這個心沒敢發,所以地藏菩薩勸他們發成佛的心,這個教求向大乘的|夢老講《佔察經》

這個心沒敢發,所以地藏菩薩勸他們發成佛的心,這個教求向大乘的|夢老講《佔察經》

爾時堅淨信菩薩摩訶薩問地藏菩薩摩訶薩言。汝云何巧說深法。能令眾生得離怯弱。

堅淨信菩薩就跟地藏菩薩說,你說這個不是深法,應該說甚深的法。汝云何巧說深法,能令眾生離怯弱?意思就說這種世間的禪定不是深法,還希望地藏菩薩善說巧說,加方便善巧,能令眾生離這個怯弱思想。怯就是不敢去修,怯的意思就含著弱、沒有力量,這一類眾生是指著鈍根的眾生,要想修大乘的。空假中三觀是四教定的,《華嚴經》是真空絕相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容觀,這種觀即是定、定即是觀。這段的意思,就是要怎麼樣善巧方便,讓他們能夠修大乘的觀行,能起甚深的覺悟。堅淨信菩薩就說,你向來所說的是世間的禪定,這是沒了生死的;要想了生死、證涅槃,大乘的方便善巧的禪定功夫,一實境界的禪定與智慧不是這樣子的。是不是菩薩顧慮這些眾生都愚鈍,對於一實境界不能頓入、也不能理解,這種觀行不是一實境界的觀行,

所以堅淨信菩薩請地藏菩薩要說一乘境界的真如實相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容觀。

因為不能夠信一實境界才假方便善巧,堅淨信菩薩又請地藏王菩薩說甚深法,不要顧慮眾生他的怯弱。怯弱就是大乘法不能進入,根性下劣的意思。就是勸請的意思,勸請地藏菩薩說深定說深的智慧,地藏菩薩就用方便善巧再跟堅淨信菩薩說。

【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當知初學發意。求向大乘未得信心者。於無上道甚深之法。喜生疑怯。我當以巧便宣顯實義而安慰之。令離怯弱。是故號我為善安慰說者。云何安慰。所謂鈍根小心眾生。聞無上道。最勝最妙。意雖貪樂發心願向。而復思念。求無上道者。要須積功廣極。難行苦行。自度度他。劫數長遠。於生死中久受勤苦。方乃得獲。以是之故。心生怯弱。】

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當知初學發意求向大乘未得信心者,於無上道甚深之法喜生疑怯,我當以巧便宣說實義,宣說實義而安慰之,令離怯弱,是故號我為善安慰說者。這段經的意思說地藏菩薩善巧方便,能夠使那沒生信心的眾生令他生起信心,這是指沒有信大乘法義的眾生。一般的眾生髮成佛的心,這是大乘義。

這個心沒敢發,所以地藏菩薩勸他們發成佛的心,這個教求向大乘的。

對於說了生死、得人間的福報,這眾生容易接受;行善事得善報,容易接受。你信佛,發成佛的心,這類眾生少。我們很多的道友信佛之後,我想沒有發成佛的心,跟這段經文差不多,我們發個了生死心就不得了了,就想現生的生活之中得到安慰,能減少無緣無故的一些個災害就滿足了。說是一發心出家,乃至一發心信佛,我為了成佛才發心信佛的,這個我聽到很少,現實如是。

末法的眾生,發大乘了義的心少,發離苦得樂,乃至發出離生死也少;要發得點人間的幸福,求現生的安慰,這類多。

這段經文地藏菩薩就對堅淨信菩薩說,假使有一類眾生求向大乘,但是信心不夠,乃至於發了求大乘心的人都容易退。在這個甚深的法義當中他懷疑,他看到說一切眾生都能成佛,這類經上說的有,一者是不信,二者是信而懷疑。對這一類的眾生,地藏菩薩對堅淨信菩薩說,

我以方便善巧來安慰他們,讓他們發菩提心。

這個例子把它說通俗一點,當初一信佛就發度眾生的心,這才叫大乘心。信佛,不為自己求安樂,當願眾生得幸福,這叫大乘心了,這是甚深之法。乃至於發了心的,自己疑惑我能做得到嗎?我經常聽到道友說:我連自己都度不了,我還度人家呢?這類話很多,好多道友都聽見了。聽見有發大乘心的是什麼樣子算髮大乘心的?從來沒談到自己,談到的都是怎麼樣讓眾生聞到佛法,怎麼樣讓眾生能離苦得樂。諸位道友互相可以聽聽,我們信佛的道友,不為自己,單為他人。所以大乘經義說,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幸福,這叫發甚深的義了。

為什麼這麼個心發不起來?怯弱。自己想,我能了個生死就了不得了,單為自己求出離心。遇著這類不發大心的眾生,地藏菩薩對他們善安慰,勸他發菩提心,要行菩薩道。這個是專對著一些個不發大心的眾生說的。

什麼叫善安慰?怎麼樣能勸眾生髮大心?把那個小心怯弱心,光為自己的心,把它去掉,安慰他發大乘心。云何安慰呢?這個安慰的言語,地藏菩薩所說的安慰的言語,是對那個鈍根小心的眾生,就是不發菩提心的眾生,就是單為自己求安樂的那些眾生,給他們講講行菩薩道成佛那種殊勝的功德微妙的法門。這個意思說,不是自己能夠斷貪瞋痴就好了,能夠讓一切眾生都斷貪瞋痴。讓他們發心,不但求出離心,而且趣向大乘的心。勸一切眾生髮心成佛,發願願向佛乘,單思念無上道。這個無上道是專指佛乘說的,究竟了成佛。但是成佛不是簡單一句話,要廣度一切眾生,把你的功德利益、眾生的功德圓滿了、成就了。這不是短時間,無量億劫的,自度度他這個時間可就長了。要是光自己了生死、斷了煩惱,乃至斷了分段生死,這個在這個道義上說、行道時候說容易,要讓一切眾生都成佛。

這是地藏菩薩的願,願一切眾生都成佛。那不是光一個願而已,願而後有行,行就是發菩提心,就是勸化一切眾生叫行。

我們在這個生死苦海當中,一般的都是了脫自己的。當人受苦難之中,他想到的就是自己怎麼出離,他絕沒想到讓眾生都出離;把自己的痛苦都忘掉,這才是發大心的人。

地藏菩薩說他安慰這些個沒有發道心的,那些個鈍根的,心很小;大小怎麼分呢?小心的先為了自己,而後才說度他人。大心的先度他人,沒有自己

,讓一切眾生都能夠對於佛道,甚深微妙的法能夠進趣,發願趣向成佛;同時還要積累一切功德,得行難行的苦行,一般人間做不到的事情,自己能做得到;一般行菩薩道的人,乃至捨身命幫助別人,沒有計較個人的得失,這才叫行菩薩道,

這個度他人即是度自己。

我常時那麼樣想,在我們以前燒木柴的時候,或是燒柴火的時候,那個火它著不起來,得用一個小棒子來挑一挑,那挑火棍挑挑挑的那個火都著了,柴火有空氣它才著。這個挑火棒就是行菩薩道,把眾生都度盡了,但是自己也被燃燒了,一樣的含義。

拿這個作比喻,當你度眾生,讓眾生斷煩惱,你自己煩惱也斷了,

就是這個含義。但是這個得經過時間很長,不是一劫兩劫,一說無量劫三大劫,那個就言時間極長了。

菩薩不畏生死,你度眾生得在生死苦難當中去度眾生。像我們發心求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去,是你度人家、是人家度你?極樂世界你度誰?你有那個力量度別人嗎?但是因為我們心怯弱,生了極樂世界去成了道了,我再回到娑婆來度眾生。如果生極樂世界的大心怎麼樣發呢?我們求生極樂世界,就等於我們去學個本事幫助別人;沒有本事幫助別人,想讓別人離苦得樂,你的方法沒有。所以求生極樂世界等於到那去學習,學了利生方法,回來再度別的人。但是這個發心求生極樂世界,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要利益眾生,而發心求生極樂世界的。

大家權衡一下,這兩個同樣,一個發心生極樂世界,為了自己了生死;一個發心到極樂世界去為了利益眾生,這就叫發菩提心。

但是我們在生死當中,就在六道輪迴當中受好多苦難,我們不畏懼,長劫在一切苦難眾生當中,度眾生苦難。你想度眾生,不到眾生當中去,你能夠度得了眾生嗎?就是不畏生死,不怕一切苦難,要度盡眾生。為了求自己的解脫,比較容易。要是讓一切眾生都解脫,這個非常難了,這個大乘義發一發就退墮了,不容易發。例如舍利弗要想發菩薩心度眾生,剛一發菩提心,帝釋天就化為人刺探他一下,看他這個大心是真的、假的。就化現一個貧窮的小女孩在路邊哭,舍利弗問她:你哭什麼呢?她說:我媽媽害病,藥抓到了,沒有藥引子。舍利佛問她:這藥引子有什麼困難呢?她說:非常難。舍利弗問她:要什麼作藥引子?她說:要活人的眼睛,死人眼睛不算,得活人眼睛。舍利弗一聽,我剛發菩提心就遇見這個事,是舍、不捨?不捨,我發了菩提心了;舍,這個佈施眼睛很困難,不是錢財,就堅定施給她,就把左眼睛挖給她了。那小女孩說:你挖錯了,我要右眼睛。舍利弗說:你怎麼不早說?他心裡就有點退悔的意思。還沒完全退悔,把右眼也挖給她。反正我有天眼,沒關係,挖給她。這小孩拿著眼一聞,說:噴腥臭,怎麼能吃藥?丟到地下,還拿腳踩一下。舍利弗道心就退了,說菩薩道難行,不是說說而已。

以舍利弗的智慧,修得的德,他見思惑都斷了,發大菩提心尚且退心。我們經常也說,如我個人也是想學發菩提心幫助別人,等到自己受苦難的時候,就想連自己度自己都困難,怎麼幫助別人。為什麼?在苦難當中懷疑佛菩薩倒是靈、不靈,心裡就起懷疑了。自己認為自己沒有什麼錯誤,為什麼受報呢?我們這都是鈍根小乘的人,要發大菩提心的人,發無上道的最勝殊勝的心,那真不容易了。發了心,發願,我們天天都發願,四弘誓願我們每天唱贊子、唱偈頌,“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一個也做不到,發的是空的,遇著境界現前了就往後退,遇到災難了,不是因災難而去幫助別人,自己先跑的比誰都快,那怎麼度眾生?

所以這是鈍根小乘的眾生要想發勝妙的心,行做不到的,苦行那就難了。我們經常聽到我自己還沒度怎麼度別人,這句話常聽到的。但是我們現在在座的弟子道友們都懂得佛法,你能夠勸那個沒信佛的人幫助他來信佛法,這是不容易的事情。不是你勸人家人家就信,你得行好多方便,遇到幾個挫折你就再不敢說了。特別不信佛的人勸他信佛,這還是一般的。特別在危難當中,你自己還在危難當中,假使說我們現在都在生死苦海當中,沒想到自己在苦海當中苦難,而且看到別人的苦難,這才是真正利益眾生。因此難行的苦行,自度度他,這個時間長,不是一次二次、一天、一劫兩劫,不是咱們這百年的壽命,無量無量的生中。

地藏菩薩對於這一類的眾生,善安慰說巧說方便。這就是我們講《佔察善惡業報經》的真實定義,我們看見《佔察善惡業報經》好像一個一般的經典,或者看前半部是小乘經典,這後頭完全是華嚴境界。

【我即為說真實之義。所謂一切諸法本性自空。畢竟無我無作無受。無自無他。無行無到。無有方所。亦無過去現在未來。乃至為說十八空等。無有生死涅槃。一切諸法定實之相而可得者。又復為說。一切諸法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干闥婆城。如空谷響。如陽焰。如泡。如露。如燈。如目[目+壹]。如夢。如電。如雲。煩惱生死性甚微弱。易可命滅。又煩惱生死畢竟無體。求不可得。本來不生。實更無滅。自性寂靜。即是涅槃。】

遇著這類眾生,地藏菩薩用善巧方便給他說真實意義。真實義就是成佛的意義。什麼是真實意義呢?一切諸法本性自空,這就是真實意義。你看見任何一佛法門,眼睛見的,耳朵聽的,心裡所想的,六根門頭所接觸的,就是真實意義。這個得要你自己先理解,因為它都是從自性而發生的。

先理解到自性本空,一切諸法都是空的。自己理解到,又把這種的法方法給一切眾生宣講,說一切諸法無我、無人、無自、無他。

沒有一切法,是空的,你自己證得,而後給人家說。自己沒證得,如是信了,這是信位菩薩,而後向別人宣傳,說一切諸法畢竟無我,了達諸法無我。一切大乘經典都如是說,在這個無我當中,我們自己觀想的時候,這是我執,不執著我;我見,我所見到的一切問題,不假我自己的我見來看一切問題,達到沒有我見的來認識一切諸法。你認識嗎?沒有自己,也沒有他人,一切諸法皆空。

沒有行,也沒有修道成道了,也沒有什麼方所,也沒有什麼過去現在未來,這個是講一切法皆空的。乃至於為說一十八空等,一切法都空,沒有生死涅槃。

這十八空,講下文會講的。生死涅槃是相對的,一切諸法皆無。為什麼?沒有定實的體相而可得。

又復說一切諸法如幻如化,都是幻化的不實的。一切諸法像水中月亮一樣,水中的月亮不是真的,那是影子,這個大家都懂得。一切諸法像鏡裡頭相,照的相一樣。如干闥婆城,其他都容易懂,乾闥婆城,八部鬼神眾有乾闥婆鬼神,這個是隨時現隨時沒有。如果你要在山東,山東有個嶗山,離青島六十華哩,我們到那個嶗山,在太陽沒出將要出之前,站在嶗山的頂上看東海,看海里頭,這時候海里頭影像像一個城市一樣的。如果天氣很清明,你有時候看見就跟咱們人間一樣,那裡頭行住坐好多人走的幹什麼的完全有。太陽剛一出,沒有了。乾闥婆城是沒有的,只是一個影像。如干闥婆城,就形容著沒有,空的。但是它有時候現那影子,在嶗山很多人跑到嶗山頂上看海市蜃樓,那叫海市蜃樓,在我們佛經上講就是乾闥婆城。八部鬼神眾有乾闥婆,那是祂的城,祂的城根本是沒有的,但是祂現影子。還有一個空谷,你到山谷裡喊一聲,那互相的音聲就響,容貌沒有。如陽焰,如水上的泡。如露,太陽一出就幹了。如燈,如目“目+壹”,如夢,如電,如雲,形容詞,都是空的,形容空的義。

拿這個比喻我們的煩惱生死,有嗎?空的。但是我們眾生空不了,那煩惱來了,睡不著覺,吃不下去飯,他不空。為什麼空不了呢?他不認得,就是執著。水上的泡,露水、電,眼裡的空華,像睡覺作夢,作夢能是真實的嗎?但是凡夫執著,他要做個好夢,他會高興一天;要做一個惡夢,他兩三天都過不去。本來沒有,這叫妄執。

所以這樣來看煩惱、來看生死。我們的性體,自性的本體,沒有煩惱,也沒有生死,在那個性體當中它不存在的。

就是咱們人的一個壽命,佛給我們講的讓你修觀,說假的,在你生老病死現前之後,你能夠把它斷成是假的,你就減輕痛苦了。但是我們修不到,但是它事實就是假的,真的是不壞的。每個人都認為我們身體是真的,但是它是壞的。當父母生下來很小,咱們變變變老了,老了滅了,滅了沒有了,咱們是這樣來認識的。但是消滅的是你形相,而不是你的心性。

你要對你的煩惱生死,沒有實體,假象,實體是不壞的。你想求得長壽,不可得,得不到。你要達到不生了,也就沒有滅了,不生實在也沒有滅。體性是寂靜的,這個咱們沒證得。

沒有證得,咱們明白。怎麼明白了呢?佛教授我們的明白。佛說生死即涅槃,你在生死當中你認得到,你可以舍掉生死,證得涅槃。因為這個生死是假的,你要把它當成假的,認得它是假的,你就可以有道了,就修得道了。這個是完全講空義的,地藏王菩薩跟我們說空,空就先從這些個觀。這一切事物,生死也好,涅槃也好,一切法沒有個真實的,沒有一定的,這個相是假相。為什麼?真的就不變了。咱們每位都是,都在變,變變沒有了,消失了,死亡了。煩惱、生死、涅槃,假名而已。

【如此所說能破一切諸見。損自身心執著想故。得離怯弱。】

地藏菩薩跟我們說,你要把你的見,見者就是看問題的看法,能見見於所見,能見是你的性,所見是一切相,能見見於所見,對你的身體,對你的心,你的身心就是個執著而已,沒有實體的。那我們現在有個肉體,這肉體是壞的,它會消失的,它不是永久的。當你十歲時候,你一兩歲的時候死亡了,你九歲的時候都死亡了,十歲在。

當你二十歲的時候,那十歲也沒有了。這叫生滅法,這是我們的執著

。要把這個執著破掉,破掉就破掉一切見,這是妄見。大家讀到《楞嚴經》就知道了,十番顯見那是顯見性的。你這個身體的身心是執著,你執著它有,實際它沒有。但是我們現在有個肉體,在他有肉體時候能夠認識它必定消失,這是肯定的,一定要達到。達到什麼呢?消滅掉了。為什麼?虛妄的,它不是真實的。所以能離開這樣的觀點,要能夠深入的話,你什麼都看得破放得下了。這讓你破見,是你執著這個妄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