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偶像及偶像異化

國外的偶像及偶像異化

國外的偶像及偶像異化

國外的偶像及偶像異化

舞臺上的“偶像”(Idol)或“偶像藝人”,指雖然以從事文藝表演為職業,但主要依靠個人/團體形象和魅力,而非藝術表演的實力與技巧贏得人氣,透過與“粉絲”的密切互動保持和提升人氣,並以此作為主要生財之道的藝人和文藝團體。

儘管“吃青春飯”、以造型和包裝吸引歌迷和影迷的“偶像型演員”、“偶像型歌手”,在歐美歌壇、影壇早已有之,甚至不妨說“有流行文化的第一天就存在偶像型文藝”,如波姬小絲、“小甜甜”布蘭妮等演“青春偶像劇”出道的影星,和比伯這種“賣造型圈粉”的“小鮮肉”型歌手等,但這些歐美偶像型演員、歌手一般僅僅是在其演藝風格和演藝生涯中更多突出形象、造型等方面,透過“揚長避短”來賺“巧錢”,以彌補和迴避自身“硬實力”暫時不足的缺陷,尚不足以構成一個獨立的產業鏈。

真正的“產業化偶像藝人”,則是從日韓開始的。

二戰後的日本,隨著電影和後來流行樂、電視的崛起,出現了一些側重“青春人設”的明星組合,如“三人娘”(美空雲雀、江利智惠美、雪村泉)、“火花三人娘”(中尾美枝、伊東由佳里、園真裡三)等。演藝公司會特意為這些偶像型明星、明星組合量身打造一些是和其發揮的作品、活動,以便他們靠“人設”賺錢。上世紀60-70年代,隨著歐美流行樂的舶來,樂隊組合(group sounds)也風靡一時,其中自然不乏走“偶像路線”的樂隊組合,如著名的“少年隊”(其臺灣翻版“小虎隊”在中國大陸曾家喻戶曉)。不過不論早期明星組合,或偶像型group sounds,都仍然是傳統商業性文藝明星產業的一個側面,本身尚不足以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偶像產業”。

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偶像團體”,以及幾乎獨立存在的“偶像產業”,其標誌是1985年出道的“小貓俱樂部”。這一年,製作人秋元康依託富士電視臺黃昏演藝節目“晚霞貓咪”,創立了一個嶄新的演藝形式“偶像團體”,這個團體由眾多經過刻意挑選、“可愛、親切,但看上去不帶任何明星氣質的鄰家少女”組成,為“晚霞貓咪”量身打造,主要演繹“專屬歌舞”,不追求表演質量和藝術表現力,而主要靠“賣人設”和“互動”圈粉,並從中拓展各種有形、無形“周邊”市場。由於偶像團體和所依託節目間的共存互利關係,節目團隊及其所屬電視臺等機構也會賣力宣傳、推廣偶像,形成了極大的連鎖效應,“小貓俱樂部”一炮走紅。不滿足僅在“一棵樹上吊死”的秋元康等製作人很快讓“小貓俱樂部”和多個節目、平臺掛鉤,為免偶像團體成員不堪負荷,他創造性地大肆“擴編”,併成立“分團”,將偶像團體編為一個個2-4人的“隊”,分別掛鉤不同的節目、平臺,僅在大型活動中才“傾巢而出”,並設定了輪換、遞補等體制,讓團隊始終保持“青春活力”。儘管“小貓俱樂部”本體僅“存活”兩年,臺上通常也只有2-4人、至多十多人,但先後加入該團隊的偶像藝人居然在50人以上,其中一些“分團”至今還在活動,且成為“日本型偶像團體”的濫觴。

2005年,仍然是秋元康,以日本“平成時代”異軍突起的“秋葉原文化”和“御宅族”為消費物件,推出了被戲稱“小貓俱樂部2。0版”的AKB48,這個新型偶像團體除繼承“小貓俱樂部”幾乎一切偶像元素(依託“眼球類”平臺和節目、“人海戰術”、主打互動和“周邊”販賣、“分隊”、海選和輪換遞補,等等)外,還增加了“固定劇場化表演”(在秋葉原建立專門劇場,每天進行表演)、公開分隊和定期研修生選拔培訓等新的“偶像養成要素”,按照秋元康的說法,其宗旨就是打造並販賣“能接觸到的偶像”概念,透過讓偶像與“粉絲”密切頻繁互動,讓後者產生“我們和偶像共同成長”、“這是我們自己的偶像”的歸屬感,從而心甘情願地持續“消費”。AKB48以“團隊轟炸”、“車輪戰術”和“飽和攻勢”為特點,且針對不同“口味”的“粉絲”,拆分出側重不同“畫風”的“分團”(Team),統一以“XXX48”為名,意在將各型別可能的“消費物件”一網打盡。

至今活躍的AKB48包括各“分團”,一線偶像多達350人以上,如果算上被“自然淘汰”退出者,總人數遠遠超過四位數,2013年3月創下“人數最多流行組合”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目前日本幾乎所有偶像團體都有AKB48的血統或影子,它也是世界其它許多地方偶像藝人/偶像團體和偶像產業的模板。

韓國偶像藝人和偶像文化最初亦步亦趨模仿日本,上世紀90年代末,韓國“推陳出新”,推出了由演藝公司牽頭並量身打造,以“小團隊偶像組合”為特點的“天團”,如H。O。T、“水晶男孩”、“g。o。d”等,其特點是較日本式偶像團體更注重“賣相”,單個偶像藝人的“顏值”通常較高,且擁有近乎“工業化標準”的統一模板,以圖形成獨特的“偶像式審美標準”,較日本式偶像團體更重視“小團隊作戰”,一般不採用過大的團隊,力求“每個偶像的名字都被‘粉絲’牢牢記住”。此外,和日本偶像團體主打“鄰家女孩”,側重圈“御宅族”、“電車狼”之類“秋葉原男性”不同,韓國“天團”從一開始就“男女並重”,甚至“男團”多於“女團”,炮製了大量“小鮮肉”,之所以如此,是其背後的演藝公司精準計算到大量有消費能力、較男性“粉絲”更具“衝動消費”特質的女性(包括中年女性),更容易被這種“互動性粉圈”所牢牢“鎖定”。

和日本式偶像團隊將固定舞臺設為中心不同,韓式“天團”更熱衷於開脫海外市場。這是因為韓“男團”、“女團”等流行組合更加依賴包裝,而本土市場狹小、唱片業近年來又不景氣,海外演出和周邊銷售成為營銷賺錢的重要渠道,自2006年RAIN“雨季來臨”搞了所謂“環太平洋”演出並讓RAIN人氣爆棚後,各包裝公司受到鼓舞,在2010年後“扎堆”搞起了“全球巡演”,SM娛樂2010年9月4日洛杉磯演唱會甚至放出公告牌音樂榜演唱會收入排行榜前十、票房1101582美元、入場觀眾1。5萬的“衛星”。2012年Bigbang“ALIVE GALAXY TOUR”世界巡演在北美選擇了洛杉磯、阿納海姆、新澤西3個城市,並首次在阿納海姆Honda center舉行“巨蛋規模演出”。儘管聽上去很“宏偉”,但實際上所謂“全球巡演”只是“賣人設”,如至今被稱為“全球巡演模板”的2010年SM家族全球巡演,實際上一共只有3站,還包括首爾“大本營”的一站(另兩站是“韓流”當年主打的上海,和韓裔雲集的洛杉磯)。

不論日韓偶像團隊產業,都存在許多“黑點”:不論小型事務所或大型演藝公司,都存在欺騙式簽約、高壓式管理和滿負荷運轉等問題,合約壓榨、職權騷擾、“過勞”司空見慣,且普遍存在“情色包裝”等“打擦邊球”問題(韓國“天團”還屢屢曝出“情色尋租”醜聞)。日韓偶像產業演藝公司一家獨大,為確保關乎“品牌效應”的“人設”不破產,嚴格控制偶像藝人的私生活、交際,甚至言談舉止,旗下偶像藝人偶有“出軌”,動遭封殺替換。由於“品牌競爭”空前激烈,加上“產業鏈批次製造”,不論日本式的“鐵打營盤流水兵”,團隊名稱十幾年不變但成員幾乎每場都變,還是韓國式“你方唱罷我登場”,“天團”稍有過氣之嫌立即“推陳出新”,甚至不惜將“天團”拆散,讓“過氣天團”中人氣尚好者重新組合為新的“人氣天團”,其背後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大多數“偶像男女”在“出道”後匆匆來去,曇花一現,短暫的“演藝人生”所獲無幾,自己大半生前途卻被白白耽誤。近年來,日本、尤其韓國偶像藝人精神崩潰、甚至自殺的新聞層出不窮,這並非偶然。

“偶像異化”人為促成了一些社會問題。如日本近年來所反映的“中年御宅族痴迷偶像團體不再探望老人”、“年輕粉絲寧願‘追團’而不願在情感問題‘奔現’”,韓國“天團”粉絲痴迷“握手會”耽誤學業、工作一擲千金,以及模仿“電車狼”對偶像成員進行騷擾、“群追”自己“愛豆”影響公共秩序,導致“路人”無辜被殃及等,由於日、韓等國金融管理體制較完備,網路支付和網購尚不及中國大陸“包郵區”發達,在“粉圈經濟異化”方面,較後來居上的中國大陸尚有一些差距。

“存在即合理”,對於盛行商業經濟的國外而言,忽視“偶像文化經濟”背後的現實市場乃至社會需要,恐怕是不現實的,而如何應對“偶像異化”,最大程度控制其所滋生的副作用,恐怕並不是一道容易解答的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