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不工作、月花費200元…年輕人不求上進,只想“躺平”?

“躺平學”火了,火得猝不及防。

兩年不工作、月花費200元…年輕人不求上進,只想“躺平”?

年輕人現在都追崇“躺平學”了,還不知道什麼是“躺平學”不是out了嗎,Lisa一定要拿下這門學科!

經過一番研究,“躺平學”的開端來源於“中國人口”貼吧裡一個叫做“躺平即是正義”的帖子。

貼主說:只有躺平,人才是萬物的尺度。

01

建立“躺平即是正義”帖子的使用者說:只有躺平,人才是萬物的尺度。

兩年不工作、月花費200元…年輕人不求上進,只想“躺平”?

他這樣介紹“躺平學”:“我可以像第歐根尼一樣只睡在自己的木桶裡曬太陽,也可以像赫拉克利特一樣住在山洞裡思考‘邏各斯’,既然這片土地從沒真實存在過高舉人主體性的思潮,那我可以自己製造給自己,躺平就是我的智者運動,只有躺平,人才是萬物的尺度。”

貼主已經兩年沒有工作,且心安理得;每天只吃兩頓飯,認為解決食物問題就是解決一切;每月的花費控制在200元以內,沒錢了,就去工作一小段時間,一年最多也就工作一兩個月;日常的生活就是“躺平”,心情好的時候還會揣著演員證,去橫店扮死屍躺一躺……

兩年不工作、月花費200元…年輕人不求上進,只想“躺平”?

年輕人不是還在“內卷”中嗎, 怎麼又開始流行“躺平”了!

這位“躺平學”大師雖然沒有錢,卻已經過著我們想過的鹹魚人生。

我們想過有錢又有閒的人生,努力工作、陷入“內卷”,都是為了獲得選擇人生的自由。

“躺平學”大師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沒有錢也可以獲得自由。

02

“躺平”乍看是個新名詞,其實之前也有與之相近的名詞,如“喪文化”“尼特族”“N拋世代”等。

韓國2011年時出現的名詞“三拋世代”,指放棄約會、結婚、生娃的一代人;2015年時出現的名詞“五拋世代”,指放棄約會、結婚、生娃、人際關係和買房的一代人。

而現在則變成了“N拋世代”,即什麼都想放棄、對什麼都不抱期望的一代人。

這些名詞都指一種頹廢、萎靡的心態和狀態。

“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什麼都不想幹”“頹廢到憂傷”是他們的內心寫照和代名詞,而葛優則是他們的代言人(葛優躺)。

“躺平”是種狀態,沒有人可以一直“躺平”。如果情況允許,或者感覺很累,可以“躺平”一段時間。但過後,還是要回歸到生活中。

怎樣活著都是活,拋開物質去生活當然也可以,但人是人社會關係的總和,我們還有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三和大神”就有點像踐行“躺平學”的人,他們住在髒亂差的廉潔旅店,以打零工為生,選擇日結的工作,工作一天要休息三天。

可以說,他們看不到未來,只是活著,而不是生活。

兩年不工作、月花費200元…年輕人不求上進,只想“躺平”?

兩年不工作、月花費200元…年輕人不求上進,只想“躺平”?

我們心裡都羨慕那些能“躺平”的人,但又懼怕成為“三和大神”,其實我們只是羨慕不用在高壓壞境下工作的狀態,但內心並無法認同“躺平”。

如果,年輕人真能心安理地“躺平”,“躺平學”也不會引起如此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