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譭譽參半的《山河故人》出發,分析新十年電影的全新價值觀思路

導語:賈樟柯譭譽參半的柔情迴歸

《好萊塢報道》:

趙濤貢獻了戛納電影節最好的表演,展現了一場具有罕見優雅度的表演。

《綜藝》

“雖然第三部分有點脫軌,但是趙濤最終力挽狂瀾,她值得拿下戛納影后。”

英國《電報》

“賈樟柯透過更改畫幅來展現時代更替的中國,真是太了不起了”。

賈樟柯的電影生涯,堪稱是中國第六代導演的縮影。一個註定不被時代認可的導演,在地下和各大國外藝術節找到認同者。西方媒體對於汾陽小夥,有長久以往的認可和支援度。當《山河故人》再次在中國電影市場播送的時候,他們的評價成為賈樟柯最為有力的宣傳詞,但是中國觀眾對於賈樟柯式的溫情懷舊並不買賬。

時代,成就第六代導演在特定的年代成為被人追捧的物件。進入到二十一世紀的新十年之後,似乎一切都在悄然之間發生著全新的改變。

如何判別一部好的作品,似乎新的觀眾湧現正在重新證明時代所需要的新作品。專注於小人物、邊緣視角的拍攝影片不斷湧現,大部分人對於這樣的手法開始顯得有些疲倦。

賈樟柯依舊是那個純粹的文學性導演,但是觀眾卻不再需要人用柔情編織時代的輓歌。新十年之後的第六代導演,碰上從前第五代導演在經濟改革時代遇上的相通性問題——無法表達社會所需。

觀眾和票房紛紛離他們而去,曾經文化電影產出的高層親手為他們解禁,希望能夠看到這群敏銳的年輕人貢獻出不同於好萊塢式的中國電影,但市場證明他們的堅持和理念似乎已經走上脫軌。

以譭譽參半的《山河故人》出發,分析新十年電影的全新價值觀思路

《山河故人》粉絲自制海報

既然舊的拍攝思路無從順應需求,自然而然第六代導演便需要走上全新的變革。《山河故人》的本質,實際上是一則不同於賈樟柯早期作品的新風格探究。

從大時代小人物的背景之中抽離,他選擇站在宏偉的敘事觀演繹觀眾所需的電影藝術。但賈樟柯的溫情,即便是昇華到時代和中國人的歸宿問題昇華,也依舊出現兩極化口碑的評價。

1、 宏偉的敘事架構觀,敘事人物選取卻導致口碑兩極化

《山河故人》的創新之處,在於賈樟柯採用的全新敘事視覺概念。他不再專注於挖掘小人物,而是站在經過十年打拼中年人的角度探究,中國人的大喜大悲和歸宿問題。

這是一個鮮有導演願意上升探討的問題,分離和割裂的時代命題,在中國海量人口之下想要引發全社會性的反響本質上便存在難度。

以譭譽參半的《山河故人》出發,分析新十年電影的全新價值觀思路

《山河故人》中的三角戀關係

"大眾記憶"的探尋,成為一個困擾第六代導演創作的立

難點。實際上雖然他們捕獲時代的印記,找尋掩藏在時代之下的傷痕。但是卻很少透過講述多代人不同觀念之下,共同記憶理念中分歧的概念。

但賈樟柯卻意外的採用割裂的手法,以三段式敘事找尋自己的情誼和分離之苦。很聰明的敘事手法,不同畫幅的採用也很容易將人帶入到從前的時代中。

但是令人惋惜的是,賈樟柯的宏觀敘事角度本身便存在一個先天性的不足。《山河故人》刻意淡化男主的作用,轉而是以趙濤作為貫徹全片的女性,以單一女主不同男角色的方式演繹時代的變遷之情。趙濤的表演功底依舊雄厚,全片守護故土的寓意在她的舉止談吐和肢體表演上都有很好的體現。

以譭譽參半的《山河故人》出發,分析新十年電影的全新價值觀思路

《山河故人》的宣發海報

但是沈濤本身人物的精巧設計,並不能改變本質上的薄弱。新貴階層的概念,本身對於觀眾理解人物情感,產生大眾記憶時代變遷共鳴,就存在先天的門檻。如果不是經歷大時代的變故者,要想通透理解趙濤的行為,以及一成不變的堅守價值觀,實際上就需要從更多維度的角度和方向進行理解。

宏偉本身並非是錯誤,錯在賈樟柯不應當講敘事角色的選擇,站在一個和現實當代離得太遠的角色。

2、 現實主義的抽離,賈樟柯試圖探求的高維度概念

賈樟柯希望走出現實主義的侷限性,探索更大的電影創作舞臺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他不止一次在自己的《賈想》中表示,自己希望能夠有更多維度的電影製作方式探索。

單一的敘事小人物視角,立足於山西這篇創作溫床之上,《山河故人》呈現出一種截然不同的關係和立意。同樣是探索中國人的問題,但是此番的"情"已經從以往的現實主義視角中抽離。

以譭譽參半的《山河故人》出發,分析新十年電影的全新價值觀思路

《山河故人》海報

與其將《山河故人》稱之為三段式中國故事,它更像是一部屬於賈樟柯思想,趙濤演繹的沈濤自傳電影。一個人的人生被切割開來,站在青年、中年、老年三個時代看待不同的人生變故:

青年時期的懵懂,在愛情和友情的選擇成為沈濤人生第一個轉折點;

中年時期的變故,在婚姻、親情的潰敗之中流露出專屬於成年人的無奈;

晚年時候的釋懷,是對於故人舊事的徹底解脫。

從這個角度看待整個故事線,雖然很多地方都有賈樟柯特有的現實主義元素。礦工、大時代變革、縣城、disco等等一系列編排,

但是在此之上的創作和選擇,賈樟柯的創新和突破完全被高維度的立意所束縛。對於親情的探索,沈濤的臺詞設計以及人物動機軌跡,對於新時代的觀影者來說,帶有太多父輩的影子。刻意的溫柔和柔情,更像是獨屬於中年人的硬塞式關懷。

以譭譽參半的《山河故人》出發,分析新十年電影的全新價值觀思路

《山河故人》爆炸時刻的劇照

不得不承認在觀感上、設計理念上,賈樟柯的《山河故人》都表現的讓人覺得舒適。情感上的剋制,和對於中國人的舊情懷探討都獨具他個人的韻味。

但是當故事進展到2025年時,從前汾陽縣城內人物選擇面對中國轉型期的無力感,卻演變成一種更為飄渺的文人式緬懷。拋離現實主義的過去式土壤,賈樟柯常有的洞察力對於未來式的探究並沒有顯著的作用。

3、 故人之上的舊緬懷,《山河故人》閃光點帶來的落差感

不變的舊視覺,締造《山河故人》的閃光感

時至今日回看《山河故人》,我們對於它譭譽參半兩極化的口碑,已經有更多維度的解析。在前半段的賈樟柯,仍舊是那個時代尖銳的洞察者。每一個細節場景的佈局,都展現著他從前便具備對中國轉型期的底層視覺的研究。這份人文關懷的表現能力,實際上也是賈樟柯電影之所以經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以譭譽參半的《山河故人》出發,分析新十年電影的全新價值觀思路

《山河故人》中母子乘火車的橋段

山西汾陽之下的三角戀,在特定的環境年代人群中有著獨有的記憶。老闆批車、餃子、鑰匙三個疊加在一塊,更能凸顯出中國人對於“故土情懷”的演繹。這一切都恰到好處,

後續的階層疏離感,從鏡頭語言設計上來說,也真實顯現一代人終究走向自我孤寂的宿命觀。但是這些是《山河故人》的閃光點,但無從構成這部電影的優質感。

新時代的宿命探究,背後的硬邏輯失誤

從追憶這個角度探尋,賈樟柯的《山河故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但是劇情嚴謹度的缺失,故事完整度的抽離,讓整個影片在溫情之外給人留下質疑。主打時代牌的電影本身,需要很好的將故事和時代元素結合在一起。

賈樟柯無時無刻都在彰顯時代的印記,卻無聲將故事本身的意義淡化。

以譭譽參半的《山河故人》出發,分析新十年電影的全新價值觀思路

《山河故人》劇組工作海報

許多人在觀看過後,都會第一時間表現對於《山河故人》硬邏輯不通順的概括。母子失聯這個點,賈樟柯刻意淡化過程和中間橋段,轉而是重點表達之後的情感

。賈樟柯是寫意的導演,但本末倒置的做法,使得意境本身的意義過大,反倒給人在觀影過後缺乏回味感。

新十年之後的賈樟柯,在《山河故人》之中仍舊保有昔日的藝術創作理念。

結語:第六代的掙扎時代和向前看鞭策矛盾

《山河故人》的本質,仍舊是一部定位小眾不尋求大眾熱議的文藝電影。賈樟柯本人試圖探究昇華高維度主題,但從未設想過將其成為中國人的共同記憶。作為“作者導演”代表,賈樟柯試圖窺探社會的同時,也不忘將自己的概念融入其中。於小群體觀眾,《山河故人》是一部製作精良的優秀電影;對於大眾觀眾,它有太多的不完美存在。

《山河故人》更像是一壺清茶,需要沉得下心回味的人細細品究。

時代在變化,要想留得住觀眾在院線沉思時代的悲愴,尋找中國在變故之下的舊人故事,對於大部分的觀眾來說太過玄奧。第六代導演繼續站在小視覺之內,循跡屬於自己的導演精神世界。於社會,是一種極其幸運的事情。因為不忘故人,才有在變故之下繼續前行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