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被國人誤解百年的「民族英雄」?

很久以前跟朋友合作過一本書,梳理了一些民國期間的奇人軼事,後來因為某個機緣,重新收集並閱讀了大量材料,對這些人物也有了新的認知。

接下來要寫的,可能是一個系列專題,講述那些散落在歷史中,似乎寥若晨星螢光熹微、卻又在後世影視界大放異彩的武術家們。這些武術家,包括霍元甲、黃飛鴻,還包括方世玉、蘇乞兒、葉問……等等

那麼第一篇,我們談談歷史中真實的霍元甲。

【一】

上面這首耳熟能詳的歌,來自於1981年香港麗的電視劇《大俠霍元甲》,由徐小明監製,黃元申、米雪、梁小龍主演。兩年後,這部電視劇被內地引入,

首次在全國範圍

進行播映,跟後來的83版《射鵰英雄傳》、周潤發版《上海灘》一樣,萬人空巷,風光無兩,成為一代人心中永恆的經典。為延續熱度,之後麗的電視還接連推出了同系列的《陳真》、《霍東閣》。

霍元甲:被國人誤解百年的「民族英雄」?

以至於多年後,人們甚至不知道,第一部引進內地的電視劇,其實是在某個地方臺悄然上映,由潘志文、張國榮主演的《鱷魚淚》(1980年引入)。

霍元甲成為影視迷心中的民族英雄並非淵源於此,早在1972年,李小龍在《精武門》中扮演陳真,腳踢“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牌匾,手撕“東亞病夫”喂鬼子,就讓無數華人血為之沸。此後“精武系列”的影視劇一再翻拍,除了香港麗的電視的三部曲(2001年梁小龍再次在大陸版《陳真後傳》中出演),還有1982年梁家仁的電影《霍元甲》、1994年李連杰主演的電影《精武英雄》、1995年甄子丹版《精武門》電視劇(甄子丹於2006年在電影《精武風雲》中再次出演陳真)、2001年趙文卓吳樾版《霍元甲》、《精武英雄陳真》、2006年李連杰扮演的《霍元甲》電影,還有2007年重又翻拍的鄭伊健、陳小春古惑仔兄弟版《霍元甲》、《精武陳真》。

霍元甲:被國人誤解百年的「民族英雄」?

成龍:????

真實人物霍元甲及原創人物陳真總是秤不離砣,被捆綁銷售,故事脈絡也是基本維持一致:

霍元甲從小體弱,自學迷蹤拳成才,此後擂臺上打洋人(一般是俄國大力士波索夫/卡洛夫或英國大力士奧皮音),結識同盟會的革命黨人農勁蓀,共同創立愛國進步的習武團體精武體操會(“精武門”的稱謂純屬虛構),卻在同一年打敗日本柔道高手而被設計毒死

緊接著陳真為師報仇,再打日本鬼子,慷慨就義——或其實並沒有就義而在續集中歸來。

霍元甲:被國人誤解百年的「民族英雄」?

甄陳真:我沒就義關你什麼事??

精武英雄們成了影視娛樂的常客,80年代後衍生的小說文學作品也隨之誕生,天津作家馮育楠《津門大俠霍元甲》成為大眾文學的代表作,號稱霍家人的鄰居晨曲同樣在《大俠霍元甲》熱播時,寫了長篇小說《霍元甲》、《霍東閣傳奇》,之後似嫌不夠,又寫《正說霍元甲》、《走近霍元甲》紀實傳記,號稱“拒絕戲說”,其實書中除了個別真人訪談,其他仍是小說家言,大多細節也沒啥特別靠譜的文獻依據。作者本人還頻頻在各種揭秘霍元甲的紀錄片現身說法,跟那些霍家拳後人、各色權威人士一道,將霍元甲的事蹟說得活靈活現,甚至最後打鬼子用了什麼招式,也是繪聲繪色,猶如親見,然而有些細節,卻又彼此矛盾,說法不一。

霍元甲:被國人誤解百年的「民族英雄」?

霍元甲:被國人誤解百年的「民族英雄」?

你們這麼牛逼一定在現場吧?

我們現在,便不採用小說裡、影視作品中及當代霍家後人、霍家拳傳人、精武會人士從眾口相傳中得到的“證詞”,這就回到百年前,讓真實存在的文獻記載說話。

讓我們重新勾勒出一個史料中的霍元甲。

【二】

在網路上,很容易可以找到霍元甲在上海設擂登報的訊息,於是我搜羅1908至1910的《申報》、《時報》,的確找到了當時的記載。

最早的記載源於1909年12月3日的《申報》,裡頭有一則新聞,摘錄如下:

霍君元甲直隸人,精拳術,為北省之冠,此次

偶來滬上

,頗覺

技癢

久仰南方多剛強之士

,順道訪友,特設臺於上海靜安寺路

張園出品協會

大會場音樂廳內大戲臺上比較拳力,如能勝霍力士者,贈以貴重之彩物。滬上中西人士願來比試者請於念一念二念三日下午二點鐘起至五點鐘入內

掛號

可也。——《中國大力士請入比力》

霍元甲:被國人誤解百年的「民族英雄」?

讓我們記住這個地點,張園出品協會。

次日《時報》上也刊載一則《中西大力士比較拳力之創舉》:

又聞大力士霍元甲前日已登場試演,拳力精勇絕倫,無敢與之較量者。

昨日有美國大力士奧皮音與霍君訂立生死書

,循例報明捕房,備英洋一千元以為彩物,準今日下午二點鐘在音樂廠歌舞臺上各以死力相拼,屆時必有一場狠鬥,是誠我中國從來未有之創舉也。

也就是說,

霍元甲這人是真實存在的,武藝高強應該是肯定的,(差點)與外國人打擂也是有的

,在許多影視作品中,奧皮音設擂吹噓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辱罵中國是東亞病夫,霍元甲憤然應戰,如李連杰主演的《霍元甲》電影裡,四爺霍元甲就用高超的武藝、高尚的武德折服了這個大力士,並順帶將中國文化友好地傳播了一下。

霍元甲:被國人誤解百年的「民族英雄」?

但撇開電影,我們看下報紙上這幾個關鍵詞:“偶來滬上”、“技癢”、“久仰南方多剛強之士”、“掛號”,就會發現,這不過是一次商業表演,初衷之一也是會會南方武人,至於中美兩人間的生死決鬥,根本看不出什麼攸關民族榮譽的火藥味,另外,這場決鬥究竟有沒有打成呢?

並沒有

12月5日,報紙上除了再次發文宣傳霍元甲設擂一事,又對中美雙方比武一事進行後續報道:

中西證人未齊,捕房又以為忽促不及繕發照會

,故須另行改期,昨日午後三點鐘時中美兩力士均在會場互相討論,

奧皮音議及將來角力時均不準用腳勾、指戳諸法,而霍君以中國拳術自有心傳,不能捨所長而用短

,故彼此議論亦未能妥洽雲。——申報《大力士改期較藝之原因》

霍元甲:被國人誤解百年的「民族英雄」?

霍君千元之款亦已備齊,在臺上待至多時,因角技不成而觀者甚眾,耐請臺下諸人任便於彼身上可隨意擊打三下,

良久無敢應者

,乃演拳法多套而散。 ——時報《大力士角技未成之原因》

也就是說,當時因為霍元甲及奧皮音之間並沒有打起來,最終因為證人未齊、比武的許可護照來不及印發、規則難以統一等多項原因而作罷,甚至也沒人上擂臺,他只好在臺上表演了幾套拳法以饗觀眾。說是改期,其實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霍元甲的擺擂之旅並未結束,次年4月,《時報》上再次刊登一則《張園立擂比武廣告》:

中國大力士霍元甲君為北省拳術之冠,

去年在敝園演技三日

,無不稱讚。走後有病僧、英國大力士、李德海、童有朋、

軍界大力士“東海趙”諸君來函登報奉訪

。故霍君重遊上海,已在工部局領有比武護照。準於本月初七初八午後三點鐘至六點鐘仍在敝會候教,屆時諸君登臺一試可也。入場劵每位五角,

軍學二界服操衣者減半

……

霍元甲:被國人誤解百年的「民族英雄」?

這個報道我們看到,這是霍元甲除了去年12月3日到5日設擂三天以來,再一次出現在張園的公眾視野,演練武藝,吸引的也多是軍界、學界的人。而且,除了後世的衍化,當時的的確確,

並未有明顯的證據證明國外大力士在辱罵挑釁國人

,那麼,為什麼霍元甲要從天津大老遠跑到上海,一而再、再而三地設擂比武呢?

【三】

我們先談談張園和出品協會。

張園全稱“張氏味蓴園”,是晚清張叔和創辦的私家園林,它是晚清上海最風靡的公共活動場所,不分民族階級,皆可入內,其中賞花、看戲、評妓、宴客、競賽、集會,乃至西洋魔術、設擂競技……幾乎無所不包。

請西洋大力士設擂表演,登報宣傳,本就是張園的常用戲碼,那個美國奧皮音的出現也只是慣例,當然也很難說得上什麼“世界第一大力士”,更難跟辱華掛鉤。

在辛亥革命前夕,張園一直是進步知識分子集會演說的所在,1903年5月11日《蘇報》記載,

海上愛國學社特開議會於張園

,初會議拒法事,再會議拒俄事,三會則議聯合中國國民總會,設義勇隊以拒外侮為目的。三次到者均不下數百人。”

近代中國資產階級革命家章太炎也曾經在是年5月18日《與吳君遂書》中寫道,

“向在張園,嘗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昭示大眾。是時教育會初開,愛國學社初立,……”

汪康年

、溫宗堯、蔣智由、薛仙舟等也曾發表過反帝國主義的演說,這裡一直不乏仁人志士、進步青年的身影。

而“出品協會”由則由李平書、王一亭等人組織,李平書早年從事過

團練與武備學堂組織,

王一亭後來成為“中華武士會”的董事,看過《一代宗師》的朋友應該都聽過這個協會,它與後來的精武會各分南北,都是在晚清尚武氛圍濃厚的背景下,所孕育誕生的進步武術團體。

霍元甲:被國人誤解百年的「民族英雄」?

不難推想,霍元甲為什麼要設擂?如果是為了謀生,那當然不足掛齒。既然不是為了刻意迎戰列強,揚我國威,那麼又是為什麼呢?

1910年6月起,《時報》、《申報》先後報道——在技擊專家霍元甲的發起組織下,精武體操學校成立了。

我們也終於找到了答案。

時至今日,我們進入精武會的官方網站,還會看到幾個主要創始人。

霍元甲:被國人誤解百年的「民族英雄」?

1、陳其美,浙江吳興人。

中國同盟會會員

,曾任滬軍都督。二次革命時,被推為上海討袁總司令。1915年10月被孫中山委任為淞滬司令長官。中國精武體操會(上海精武體育總會前身)倡導者。

霍元甲:被國人誤解百年的「民族英雄」?

2、農勁蓀,名竹,字勁蓀,原籍河北。

中國同盟會會員

。中國精武體操會(上海精武體育總會前身)創始人、首任會長。農勁蓀出身滿族官僚家庭,曾赴日本留學,

後在天津淮慶會館

開設淮慶藥棧,宣統年間遷居上海閘北。

3、陳公哲,廣東中山人。

中國同盟會會員

,中國精武體操會創始人,第一屆董事。創立初期主持日常工作。十歲進入正規現代書館學習,曾就讀於復旦大學。精通英文、法語、書法、繪畫、音樂、京劇、攝學(攝影),並有著述傳世。

4、盧煒昌,廣東中山人。中國精武體操會創始人,第一屆董事。曾就讀於上海堡黎英文書院,後在上海德國禮和洋行任英文秘書。陳公哲離任後,較長時期主持精武日常工作。

5、姚蟾伯,江蘇吳縣人。中國精武體操會創始人,第一屆董事。姚蟾伯對中國柔派武術頗有研究,造詣甚深,是精武體育會中練習中國柔派武術的傑出代表。

精武會的發起者參與者並不僅霍元甲一人,也不僅農勁蓀一個,它的身後是廣大的社會名流(如陳公哲、盧煒昌、姚蟾伯,並稱“精武三傑”,是精武會第一批學生,也是商界鉅子,更是精武會早期得以發展壯大的功臣),甚至包括同盟會(代表人物陳其美、農勁蓀)。

而霍元甲,只是他們推到臺前的代言人。

聯絡當時的時代背景,同盟會創立之初,屢屢受挫,組建一支強有力的武裝軍事力量勢在必行。萍瀏醴起義、雲南河口起義、廣東新軍起義堪稱辛亥革命的前哨戰,早已先後發動。彼時陳其美在上海發展黨羽,廣交社會各界人士,對於支援成立精武體操會,無疑對己方勢力的壯大,對日後革命的需要,軍事隊伍的建設,有著相當臂助。這一點,聯合日後孫中山特意褒獎精武會、並題贈“尚武精神”牌匾的言行,似乎也說得過去。

所以我認為霍元甲在上海張園的高調錶現,

更多的,是同盟會在背後推動的炒作、造勢及宣傳。

【四】

當然會有人提出質疑:就憑几篇報紙的報道,能證明霍元甲擺擂的行為,不是為了痛擊列強,一雪“東亞病夫”之恥嗎?申報雖然是中國人主筆,但終究是外國人辦的報紙,而上海當時是租界,媒體喉舌被當局管控粉飾,是不是也有可能?

的確也有可能,所以我去找了其他的資料佐證。

汪康年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報刊出版家、政論家,與黃遵憲、梁啟超等創辦《時務報》,後又在北京辦《京報》。汪康年提倡在報紙中講真話,持公正立場,他跟霍元甲在同一年病逝。

作為經常出入張園的人,他恰好有一本《汪穰卿筆記》,記載了當時的事件:

近有霍力士,大獲名於上海。嘗與美之大力士約比力。已而美力士不至,乃罷。後聞美力士聞華人搏時用足,又有手點穴之法,而西人無之。與霍言,欲舍此二者乃可。霍以此傳之師友,不能捨己之長,以短與人角,因此遂罷。

你看,與《申報》、《時報》的記載一模一樣,並不存在民族衝突。

除此之外,1913年出版的《虞初近志》,裡頭收錄了一則丕文的《記霍元甲逸事》:

霍力士元甲,直隸產也。兄弟十人,鹹以拳藝名,而君為之冠。北人多知其勇,且號稱「黃面虎」雲。前載其友某箋君書,謂美國大力士某,力能扛鼎,身載重千斤,問君願與較否?君謂如是勇夫,為吾北方人見,烏足雄?遂慨然應之。

來申,與某力士約,

某懼,不果

。有東海趙君欲與君較,君不允;後以趙登報激刺,乃命其徒賽於張園。敗之。未幾,

趙又聘其友與君約賽,先仍與其徒相鬥

,無勝負;然卒為君所辱,斯時君慷慨言曰:「

餘所以來申者,欲與異族猖獗之力士戰耳

!至自殘同類,非我之志也。

凡我同胞,嗣後幸勿相擾

。」

今年夏創辦精武學堂,鼓勵尚武精神甚力。嘗曰:「欲國強,非使國中人人尚武不可!」

又曰:「西人精研一技術,輒救百年始奏膚功。今餘之拳藝,已傳自七世,亦不啻研究數百年矣!」

最多也就提到了外國人是因為害怕,所以沒能赴約。也跟什麼“東亞病夫”無關。

但是霍元甲與“東海趙”的一席話:“餘所以來申者,欲與異族猖獗之力士戰耳”,的確振奮人心,請注意,這個“東海趙”前面的報道也有提及,他是誰呢?這個我們賣個關子,後面會知道。

在這則《記霍元甲逸事》裡,又提到了霍元甲打擂後的故事——

未幾,某國之著名擅柔術者,慕其盛名,思之傾之,乃十人聯袂來申,與君角力。然皆懼死,要君以勿拳戰。君面駁之,卒以手勢決勝負。聘雙方公正人各一。君又使其徒先與賽,某國人相繼敗者凡五。大恚,急選一最有力者與君奮鬥。某知君為勁敵,出臂欲中傷之,君微以手格之,而其臂已折。怒甚!反誣君爽約,卒以眾目共睹,理屈而退,然心終不甘。

後宴君,賀其健勇,君曰:「餘已患咯血癥!」某國人曰:「何不治之?」君以未遇良醫對。某國人乃默唸有機可乘,顧首而言曰:「若某君者(即某國人也),誠良醫也!」

君信之,服其麻醉藥,致病漸劇,而含恨以死。

丕文曰:吾國之武術,吾國固有之國粹也,彼剽竊吾一言餘緒者,烏足與吾較角。

角而不勝,出其伎倆,以中傷之,此固小人陰險之常計,吾何足責!

而獨怪夫有如是精深之國粹,國人不知提倡而光大之。而霍先生具有武力,又不克終天年,反飲鴆身亡,使彼小人日益猖獗,悲夫!

我們看到了

“某國人”挑戰霍元甲不勝,得知霍元甲患有“咯血癥”,便為其醫治,致使霍被害而亡。

這大概是“霍元甲被日本人毒死”的最早的雛形。

根據1917 年出版的筆記小說集《清稗類鈔》,裡頭有一則三百餘字的《霍元甲七世善拳》,基本照搬了《記霍元甲逸事》的故事,不同的是,這則筆記直接標註“某國人”其實就是“日本人”,但卻在霍元甲打敗日本人後戛然而止,絲毫不提被毒死一事。

在歷史上,霍元甲的確是在1910年9月左右,也就是精武體操會成立不久,便即暴斃而亡。

但是霍元甲過世後,精武會卻沒有停止運作,霍君的故事遠未結束——

因為後世熟知的霍元甲“高大全”的形象,將從此刻開始,不斷被建構完善起來。

【五】

在霍元甲過世前,我們能看到的文字記載,就是《申報》、《時報》,最多加上汪康年的文字,無一例外,寥寥幾十字,都只與打擂相關。

霍元甲過世後,關於他的傳記,卻突然豐滿了起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竟越來越詳盡

上述《記霍元甲逸事》可謂最早的傳記,但最完整的,當屬1916年於陳獨秀主編的《青年雜誌》(即《新青年》前身)所刊載的蕭汝霖《大力士霍元甲傳》。

這則文章裡頭,補充了霍元甲從小到大的枝蔓,重點講了幾個故事。

霍元甲身體孱弱,從小偷看父兄習武,練成一身武藝,後來在懷慶會館藥棧,打退了不少尋釁滋事的人;

義和團作亂時,霍元甲為保護傳教士,隻身行刺義和團首領,還有“元甲瞥然入,斷首二臂,以號於眾。眾皆股慄,遂潰。津報紀其事,疑為劍仙”這樣瞠乎其技的描寫;

敗盡群雄,戰績超群。俄國大力士登報挑釁,被霍元甲嚇退;著名武師李富東挑戰,被打退;英國大力士在上海設擂,霍元甲挑戰,大力士逃了;黑人大力士設擂,被嚇退;霍在張園擺擂一個月,先後打退“東海趙”和其師父“張文達”。

打敗日本柔道隊,然後病死,但未明確說是日本人毒死的。也就是說,

其實霍元甲究竟是不是被日本人害死,其實應該是存疑的。

從這則故事我們可以看出,這篇所謂霍元甲的傳記,幾乎是一部精彩武俠小說的標準範本:自強習武、愛國愛民、力抗群雄未嘗一敗,活脫脫一個郭靖張無忌,讓人肅然起敬。

但是我們也發現了幾個問題——張園擺擂不是三天嗎?什麼時候打的義和團怎麼報紙上都找不到?本來好好的打擂只是打個奧皮音,現在加上黑人、李富東,是要湊齊黑白黃三個人種了??

以及——作家晨曲採訪到了張文達的兒子,明說東海趙、張文達都是霍元甲的徒弟,這是因為無人上擂臺、

他們不得不串通好做的戲!

(《正說霍元甲》)那霍元甲面對東海趙、張文達的時候一番義正辭嚴,又算什麼……?

無意咬死孰真孰偽,只是這篇被後世奉為霍元甲正統傳記鼻祖的文章,的確與其他資料互有牴牾,疑竇叢生。

在這篇文章的末尾,我們還看到這麼一句話,“蕭汝霖曰:宣城農勁蓀君,為餘道霍公平生。”也就是說,

這段故事,是同盟會的農勁蓀告訴他的

。在同一期雜誌後面,還刊載了另一篇文章《述精武體育會事》,談到霍元甲在上海時感嘆國人身體孱弱,而自己空有一身武藝,無力報國。後來經過友人的鼓勵,終於成立了精武會。當時正是精武會壯大力量的關鍵時期,不難猜測,這篇傳記的出現,並不是為了宣傳贊美霍元甲,而是為了宣傳推廣精武會。

此後幾年內,以蕭汝霖的傳記為藍本,又一個作家跳了出來,加入了為霍元甲畫像創作的大軍中,這個人就是筆名“平江不肖生”的向愷然。

霍元甲:被國人誤解百年的「民族英雄」?

身為民國武俠小說的奠基人,向愷然一直是個武痴,他先後在《拳術見聞錄》、《留東外史續集》、《近代俠義英雄傳》裡多次撰寫霍元甲的故事,尤其是作為民國最風靡的武俠小說之一《近代俠義英雄傳》,除了將霍君習武打抱不平、義和團、三打洋人、打日本柔道隊諸事寫得細緻入微而跌宕起伏,

他寫外國人蔑視我國人為“東亞病夫”,渲染民族義憤

,他還加入了大刀王五,描述了兩人可歌可泣的事蹟。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向愷然曾在《趙玉堂》這篇筆記中說道:

十年前,舊友皖人農勁蓀曾為餘言霍大力士俊清事甚詳(霍元甲字俊卿), 餘既為之傳於《拳術見聞錄》中矣

。農與霍公交甚久,霍公平生一言一行,無不能言之纖悉靡遺。上海精武會之創設,農一言啟之也。”

向愷然描寫霍元甲的作品,居然也是農勁蓀告訴他的。作者與其說是他,毋寧說,仍然是同盟會、精武會。

《近代俠義英雄傳》在民國的風行,使得霍元甲成為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也成了精武會宣傳、後世搬演霍元甲故事的範本,甚至有人忘了,這明明是一部武俠小說……隨著時間推移,精武會勢力不斷擴張,又接連推出《精武本紀》、《精武會五十年》等刊物,比如其中有一部《南溟精武大事記》提到:

1923 年霍元甲次子霍東閣南下印尼爪哇島,於泗水、巴達維亞、三寶壠等地建立精武會。他在一次表演會的演講中提及:(霍元甲)時人號為劍俠,厥後有亞非利加人名奧皮音者,設擂臺於上海之張園,垂數年,天下無勝者,庚戌春,遂敗於先生之手,於是乎蓬蓬勃勃之精武體育會,乃應運而生矣。

此事《近代俠義英雄傳》一書言之甚詳

(大哥,霍元甲跟奧皮音不是沒打起來嗎……= =)

總之就這樣,霍元甲過世以後,關於他的生平,關於他的文字,基本被“精武會”壟斷了話語權,成了一面之辭。霍元甲打洋人、被日本人害死的事,就這麼一再被著力渲染,反正事實真假哪有這麼重要?畢竟,只要能宣洩民族情緒,只要能推廣精武會就夠了。跟報紙史料記載前後矛盾又有什麼關係?

【六】

寫這些東西,並無口誅筆伐的撕逼意思,只是要把找到的一些資料公佈出來,供諸君評判。

看完上述冗長的文字,相信你們對霍元甲一定會有一個更全面的認知,一定會有一些獨立的思考。

需要提醒的是,切勿矯枉過正,儘管霍元甲離小說中、影視劇中高大全的民族英雄形象相去甚遠,儘管他的確有被建構、被過度神化的可能,

但他依然是一名值得敬仰和尊重的愛國青年

霍元甲:被國人誤解百年的「民族英雄」?

自精武體操會成立後,各地民間武術團體如雨後春筍,諸如次年在津由葉雲表、馬鳳圖、李存義等人參與創立的中華武術會,也是由華北同盟會發起的。既然同盟會要組織起這麼一批強健的力量,霍元甲身上存在炒作的成分,也是不得不為。

這些年來批判霍元甲的人並不在少數,但是批判的人只顧揪著政治家的真面目、揪著國民的意淫性不放,不知不覺卻忘了所謂政治家們的另一個目的:救國。

霍元甲設擂的過程,並沒有“東亞病夫”的挑撥,但這個稱謂的的確確存在於那個時代。早在1896年,就有英國人在上海的英文報紙《字林西報》上發表文章評價甲午戰爭,梁啟超將原文一句譯為:“

夫中國,東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

。”

清廷的腐敗與軟弱,讓無數愛國志士奮臂疾呼,梁啟超一篇《中國之武士道》,更是激盪起國人的熱血,趙武靈王驅盡胡虜、墨翟摩頂放踵,自是滿腔正氣,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莫不揚威天下。救國之道,就在孫文題贈精武會的牌匾上:

“尚武精神”。

精武體操會作為第一個民間武術團體,

需要一個合適的代言人

。民國武術家多如過江之鯽,霍元甲能執掌總教師,並非一時之幸。在強身強國的道路上,他能積極地挺身而出,他不吝將霍家拳對外相授。不管有無實際交戰,不管他的武功是否能夠敗盡夷狄,他的大無畏,他的滿腔正氣,都不是任何政治因素和適度炒作所能抹殺掩蓋的。

霍元甲逝世後一年,武昌起義打響第一槍,波瀾壯闊的辛亥革命讓清政府走向了末日。緊接著精武三傑及元甲之子霍東閣繼承遺志,將精武體育會發展壯大,促進了日後無數個武術團體的誕生,對後來中央國術館、地方國術館等官方機構的設立也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這個時候,再強大的武術依然擋不住槍炮,精武會等諸多武館也沒能成為武裝革命的中堅力量,但是那股叫“尚武”的浪潮始終在國危家難時潛流暗湧,終成為堅韌的民族氣節。無堅不摧、無往不勝的利器從來都不是武術。津門大俠霍元甲也從未走下神壇,他其實一直都在神壇之上,從古至今。

下一篇打算談談黃飛鴻?可能是三個月後,也可能是一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