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 | 71.【北宋】蘇軾《臨江仙》: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臨江仙

楊雨 | 71.【北宋】蘇軾《臨江仙》: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本期關鍵詞】

醉酒 頓悟 超脫自然

【詩詞原文】

《臨江仙》

北宋·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精華賞析】

這是一首極有情趣的小詞,上闋是敘事,講的就是蘇軾自己喝醉了酒,深更半夜回家,家人都已經熟睡了,把他一個人關在門外的故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晚上蘇軾在東坡喝酒,估計是和朋友們聊得太開心了,他的酒量本來就不行,醒了酒再繼續喝,就這樣醒醒醉醉,酒局直到半夜三更才終於結束。

“彷彿”這個詞用得尤其可愛,活脫脫勾勒出一個醉態可鞠的蘇軾,半夜從野外回家的蘇軾,在醉眼朦朧中只能判斷出一個大概的時間,可能是三更天了吧

當他醉意醺醺告別朋友,晃晃悠悠回到臨皋亭的住處時,家人已經熟睡。

“家童鼻息已雷鳴。”這句詞至少透露出三層含義。家童睡得這麼死沉死沉的,鼾聲如雷,首先再次印證了蘇軾“歸來彷彿三更”的時間判斷,其次也暗暗透露出東坡住所的簡陋,這房子隔音措施實在是太差了,屋裡人打鼾,在屋外都能聽得清清楚楚;最後,家童的鼾聲也襯托出了蘇軾的樂觀精神,這麼艱苦的日子,依然能被蘇軾過得有滋有味。蘇軾心大,所以他身邊的人一個個都會受到感染,心無城府,毫不在意生活的艱難,還能過得這麼簡單輕鬆。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被關在門外的蘇軾,一邊聽著家童雷鳴般的鼾聲,一邊敲著門,而且因為鼾聲太大,家裡其他的人在熟睡中也聽不到蘇軾的敲門聲。

     蘇軾不但不生氣,反而覺得很有趣,他索性倚著竹杖,悠然地欣賞起夜色下籠罩的江景,聽著一陣一陣的濤聲,彷彿和家童打雷一樣的鼾聲彼此呼應,此起彼伏。

詞的上片寫到這裡,

我們的眼前已經呈現出一個既瀟灑率性、又十分接地氣的蘇東坡。

上闋將故事的背景簡單交代清楚之後,下半闋就開始發議論了。別人回家被家人關在門外,可能只會單純地生氣,可是蘇軾被關在門外,卻能生髮出一番人生的哲理:“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這一番人生哲理是從《莊子》化用而來。大意就是

人的身體不是你自己的,而是天地所付與的,只有全形抱生,忘卻世間的功名利祿,從往來奔波的利益追逐中超脫出來,隨緣自適,才能養護生命,成就生命的真正意義。

可是,這畢竟是道家的價值觀。

蘇軾早年受到的是正統的儒家教育,胸懷濟世之志,他是懷著滿腔熱誠投身於政治理想的。

一旦理想受挫,要讓他一下子從多年的理想追求中迅速地抽身出來,像莊子所說的那樣,完全忘懷世事,順應自然之道,養性全身,了無掛礙,這樣的話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實在太難太難。

蘇軾是一個真誠的人,所以他不會空喊口號,而只是老老實實承認:“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長恨”這個詞,實在是蘇軾對自我矛盾心態的真實解剖。

“夜闌風靜縠紋平”這一句就是對前兩句心態矛盾的反思,當蘇軾佇立江邊,隨著夜色越來越深,風漸漸停了下來,江面上的波紋也平靜了下來。萬籟俱寂的夜晚,讓浮躁的心靈彷彿得到了溫柔的撫慰,也如同水面一樣波瀾不興了。

這一番頓悟,似乎讓蘇軾豁然開朗了,宇宙之博大,天地之浩淼,自然之永恆,和它們相比,人是何其渺小,人生又何其短暫,何必糾結於人世間的種種紛擾起伏呢?於是,如何解決平時困擾自己的“長恨”,答案就自然而然明瞭了,那就是最後兩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原來解脫困擾的途徑就在眼前:

一葉扁舟,消逝在茫茫江海中,讓渺小的生命融入廣闊的宇宙,讓博大的自然來包容、化解生命的困境,

這難道不應該是生命的原生形態嗎?

一首《臨江仙》,從敘事到抒情,從抒情到議論,從議論到頓悟,

這既是蘇軾至性至情的真實流露,也是感性的蘇軾和理性的蘇軾在碰撞中昇華出一個更加超然、更加智慧的蘇軾。

【知識點·速讀】

1、被貶黃州的第二年,蘇軾就帶著家人在黃州東門外的一塊荒地上開墾、耕種,並且將這塊地命名為東坡,還自號東坡居士,寫了《東坡八首》詩來記錄他人生當中第一次幹農活的經歷。蘇東坡這個名號也是由此而來。後來,蘇軾又在東坡相鄰的一塊廢地上蓋了五間茅草房,房子蓋成的時候,正趕上春雪紛飛,於是蘇軾就把正中間的堂屋取名為“雪堂”,將親手寫成的“東坡雪堂”四個字的匾額掛在門上。除了全家人居住的臨皋亭之外,雪堂雖然簡陋,可是這裡是蘇東坡看管田地、經常聚會朋友的重要所在。甚至時常有不遠千里趕來黃州,看望、追隨東坡的朋友,在雪堂一住就是好多天,東坡雪堂成了蘇軾在黃州的一個精神寄託。

2、《莊子·知北遊》中講了一個故事:“舜問乎丞曰:‘道何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莊子·庚桑楚》亦云:“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莊子對“道”的闡釋總是玄妙,大意就是人的身體不是你自己的,而是天地所付與的,只有全形抱生,忘卻世間的功名利祿,從往來奔波的利益追逐中超脫出來,隨緣自適,才能養護生命,成就生命的真正意義。

楊雨 | 71.【北宋】蘇軾《臨江仙》: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