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以翔猝死,他不是娛樂圈的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後一位。

高以翔猝死,他不是娛樂圈的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後一位。

11月27日凌晨,演員高以翔在節目錄制過程中暈倒搶救,粉絲還曬出了救護車的照片,並表示高以翔已經送到醫院搶救。

網上曝出高以翔就醫的細節,情況十分危險。爆料者透露,高以翔到醫院時瞳孔已經放大到邊緣。

之後,高以翔經紀公司證實了死訊,釋出了宣告:“高以翔於節目錄制過程中突然暈厥,經近3小時急救,不幸地離開我們。”宣告一出讓許多祈禱著高以翔平安歸來的人們無法接受,許多網友直呼無法接受高以翔的突然離世。

高以翔猝死,他不是娛樂圈的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後一位。

高以翔猝死,他不是娛樂圈的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後一位。

高以翔是一名臺灣演員,高大健美的身材,英俊帥氣的面龐,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

高以翔猝死,他不是娛樂圈的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後一位。

讓他更為人熟知的因素,一個是在《康熙來了》節目中小S經常“調戲”他,另一個就是電視劇《遇見王瀝川》了。

小編是《遇見王瀝川》的書迷和劇迷,高以翔在劇中完美的詮釋了紳士溫柔的海外華人王瀝川這一角色,儘管是2012年的電視劇了,但在劇迷心中熱度不退,一直期盼著能出第二部。

可是如今,高以翔卻如同他在劇中的角色一樣,離開了這個世界。

高以翔猝死,他不是娛樂圈的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後一位。

國內的綜藝節目審題材、審嘉賓的頭髮顏色、審臺詞裡的敏感詞,紋身和耳釘要打碼,笑“死”了 嚇“死”了,都要給死字加引號,但是錄製節目的時間是否合適?節目流程是否有安全隱患?節目組配備的醫療人員和儀器是否到位?這些稽核反而不需要那麼嚴格嗎?

高以翔猝死,他不是娛樂圈的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後一位。

令人遺憾的是,高以翔並不是第一個因為錄節目去世的藝人。

1993年6月24日,也是一個凌晨。黃家駒在日本節目的遊戲環節錄制中,由於道具設定的疏忽,從三米高臺墜落,陷入昏迷,被緊急送往醫院。30日,一代搖滾巨星與世長辭。

高以翔猝死,他不是娛樂圈的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後一位。

高以翔猝死,他不是娛樂圈的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後一位。

我們常說,中國鄰居有個發展早我們三十年的日本,很多套路,照著日本三十年前的模仿就能搞成,很多錯誤,參考日本三十年前的教訓也能避免。

前車之鑑已經擺在這裡,真心希望我們的節目製作單位,能把腳步放慢一點,能把安全帶繫緊一點。不要總是追著廣告費,追著收視率跑,甩開責任,也是甩開觀眾,早晚,不可彌補的過錯會追上你。

高以翔猝死,他不是娛樂圈的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後一位。

近年來,不只是娛樂圈事故頻頻,許多設計工作者、程式設計師突發猝死。之前的“996”工作制度,引人詬病。

其實在影視圈中,又何止是“996”,經常是早上6點出工,拍到凌晨,強度之大,早已超過普通人承受能力。(據現場訊息透露,高以翔錄製的該節目從早上8點錄製到凌晨一點,高以翔出事)

後期工作更是需要大量的熬夜,電影《哪吒》團隊在採訪中說,

幾乎是整宿整宿的工作,連軸轉

高以翔猝死,他不是娛樂圈的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後一位。

高以翔猝死,他不是娛樂圈的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後一位。

我們可以猜想到,最有可能發生的是從此以後這類競技綜藝一刀切的不見了,而不是開始重視安保,梳理流程,反省節目賽制。

但其實我們要的是原因和解決方案,我們要的不是殺雞儆猴不是一刀切了,然後反過來問我們“都已經這樣你們還鬧什麼。”

這樣的問題不解決,高以翔的事故,還會重新上演。

高以翔猝死,他不是娛樂圈的第一位,也不會是最後一位。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夠注意身體健康,也希望高以翔在另一個世界能夠平安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