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宿命的閥門已經開啟。”在安妮寶貝(現筆名為“慶山”)同名小說《八月未央》正式出版20年的關口,這個有關兩個女孩與一個男人的糾葛故事在大銀幕上重生,的確有宿命輪迴的意味。

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然而,從目前的票房和口碑來看,電影卻未能複製小說的成功。豆瓣3。9分,票房不足5000萬,《八月未央》“撲”得很徹底。 網友在熱評中寫道:“閨蜜反目、小三、車禍、自殺,沒想到2021年了,國產片還在拍疼痛青春,還在靠灑狗血圈錢。” 原著作者安妮寶貝也在微博發文:“《八月未央》有誠意靠近原著風格,但是力有不逮,有其明顯的侷限性。”

前有《七月與安生》的成功,後有《八月未央》的慘敗,再加上《沙漏》《三重門》《草樣年華》影視化的一波三折,我們不禁要問,安妮寶貝、韓寒、饒雪漫、明曉溪等等那些曾用青春文學影響了80、90後一代少男少女審美與愛情觀的名字,如今在大銀幕、小熒屏上的生命力還有幾何?青春文學大IP的影視化改編又應往何處去?

1.那些年的青春文學

導演李凱想拍《八月未央》的願望始於2006年,在駛往雲南的火車上,坐在他對面的女孩手捧著一本小說邊看邊哭。“什麼樣的書可以讓她哭成這樣?”《八月未央》就這樣在李凱心裡種下了種子。女孩的狀態正是其時不少青春文學讀者的縮影——沉湎於現實生活中難覓的宿命愛情,亦或渴望在通往滇藏的旅途中找尋靈魂的慰藉。

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說到新世紀的青春文學熱潮,一般以1999年,《萌芽》雜誌舉辦的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為起點,也可以追溯到1996年鬱秀創作的《花季雨季》。2000年,安妮寶貝以一本《告別薇安》創下40萬冊的銷售業績,之後透過《八月未央》《彼岸花》《蓮花》等代表作持續積累著忠實擁躉。安妮寶貝早期的作品多以都市邊緣人的宿命、孤獨和愛情為主題,被不少文藝青年奉為啟蒙“聖經”。

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與安妮寶貝同時期,韓寒的風頭更盛。《三重門》《零下一度》先後出版,銷量超過100萬冊,再加上後來的《像少年啦飛馳》《毒》《通稿2003》,韓寒憑藉叛逆、犀利的文風迅速成為青春文學的領軍人物。

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2004年,饒雪漫用《小妖的金色城堡》開啟了“青春疼痛”系列,之後的《左耳》《沙漏》《離歌》等都是代表作。

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2006年前後,郭妮、小妮子、明曉溪等一批作者則憑藉校園純愛小說紅極一時。 因《麻雀要革命》一炮而紅的郭妮號稱一年出書10本,碼洋過億,成為現象級的“億元女生”。寫出《會有天使替我愛你》《泡沫之夏》《旋風少女》的明曉溪則以描寫草根少女與富家公子之間的愛恨糾葛見長,有“小瓊瑤”之稱。

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其後,九夜茴、辛夷塢、顧漫、孫睿等作者也前赴後繼地湧現,主要陣地也逐步向網路文學轉移。 不難看出,這些作家大多誕生於80年代,作品以校園為主要背景,愛情、友情、夢想以及成長的迷茫是核心主題,文學出版與造星運動同步,形成了中國出版業在21世紀初一道光怪陸離的風景線。

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然而,在市場熱潮背後,部分青春文學也被詬病為“商業流水線作品”。著名學者周國平就曾直言:“我讀過一些青春寫手的文字……從中看到的是沒有實質的情調,沒有內涵的想象,對虛構和臆造的混淆,一句話,對文學的徹底誤解。”

2.青春小說影視化的明媚與憂傷

2013年,改編自辛夷塢同名小說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上映,頂著趙薇導演處女作等諸多光環,豪取7。19億票房,躋身年度票房前三甲。 一時間,青春片憑藉低投資、高回報、週期短等特性成為資本的寵兒,那些曾經風靡一時的青春文學也自然而然地成為影視改編的沃土。

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改編自九夜茴代表作的《匆匆那年》輕鬆拿下5。89億票房,《左耳》《何以笙簫默》《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也分別吸金4。85億、3。53億和3。37億。

大熱青春文學IP打底,流量演員陣容吸睛,再加上“墮胎、車禍、出國”等極致元素的殘酷青春片配方可謂無往而不利。然而,與高企的票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路走低的口碑,除了《致青春》,以上幾部評分無一及格,狗血懸浮的設定、虛榮拜金的價值觀也備受爭議。

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2016年之後,如法炮製的青春片在票房上已逐漸顯露頹勢。梁詠琪監製的電影版《泡沫之夏》和饒雪漫編劇的《秘果》票房均不足千萬。口碑上佳的《七月與安生》也僅有1。67億落袋。觀眾的觀影熱情被嚴重消耗,可謂“聞青春片色變”。

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曾幾何時,這些青春文學爆款在小熒屏上也同樣火熱。

明曉溪的《會有天使替我愛你》《泡沫之夏》《旋風少女》《烈火如歌》《第一夜的薔薇》,安妮寶貝的《彼岸花》《告別薇安》《七月與安生》,饒雪漫的《小妖的金色城堡》《秘果》《左耳》,郭妮的《壁花小姐奇遇記》等均被改編成劇集。

但與電影版類似,除了尚未上映的作品,這些劇集幾乎無一能逃過高期待、低口碑的命運。空有IP和流量,這些套路化的“青春”故事已經無法符合觀眾的品味。

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在青春文學IP頻頻影視化的同時,不少作家也不甘於屈居“原作者”之列,紛紛親自上陣,構建著自己的影視版圖。

從2015年的電影《左耳》到2019年的《大約在冬季》,再到備受期待的電影版《沙漏》,饒雪漫一直深度參與著自己作品的影視化改編,從編劇到策劃、製片、發行,跨界之路也越來越深入。

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落落則是大膽完成了從作家到導演的“飛躍”。《悲傷逆流成河》《如果聲音不記得》兩部作品雖然褒貶不一,但接連而至的票房成功,也算讓她在導演界站穩了腳跟。

對比之下,孫睿似乎欠缺了一些運氣。北電導演系研究生畢業的他一直有個“電影夢”,但由他自編自導的電影版《草樣年華》自2017年官宣以來卻一路難產,至今未能與觀眾見面。

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在作家跨界影視的大軍裡,韓寒依舊是一個特例。號稱寫小說的時候腦子裡就在“畫分鏡”的韓寒,一直有顆做導演的心,《他的國》《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的前身也都曾是電影劇本。 但當拍電影的機會真正擺在他面前,韓寒卻選擇“另起爐灶”,從《後會無期》《乘風破浪》《飛馳人生》到已經開拍的新片《年輕的故事》無一例外都是全新的故事。

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隨著韓寒個人導演作品票房突破30億大關,也許距離許諾已久的電影版《三重門》更近了一步。

3.青春文學與青春片有多遠?

“原著與改編,其實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表達途徑。”在電影《八月未央》的觀後感中,安妮寶貝這樣寫道,也點出了文學本體與影視化改編之間不可忽視的“鴻溝”。對此,韓寒也曾直言,自己的作品語言風格很強、故事衝突較弱。這可能也是他遲遲未將小說搬上大銀幕的原因之一。

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安妮寶貝在微博分享《八月未央》觀後感

在《八月未央》創作的過程中,導演李凱自稱通讀了安妮寶貝的所有小說,併力圖將她作品的風格和精髓融入到了影片之中。但從成片來看,導演過多地執拗於原著略顯矯情的語言風格和狗血氛圍,又缺少符合當下觀眾審美的改編和表達,在保留與改編之中,失去了平衡, 安妮寶貝也坦言:“救贖”、“創痛”等主題,與心靈相關,在鏡頭表達上具備詮釋難度,改編需要更周全的考慮。

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對比之下,同樣是安妮寶貝的作品,《七月與安生》的改編顯然更加成功。監製許月珍在接受1905電影網專訪時,曾對我們剖析《七月與安生》的改編思路:沒有拘泥於具體情節,而是提煉出原著的精神核心,“原作中最打動人的是孤獨和陪伴,而這也是全世界共通的,我們就從這個點發展出了現在的電影。”

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四位女性編劇也從個人經歷出發,將自我分別投射在七月與安生身上,加入了更多接地氣的情節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尤其是對安生的改編,讓小說中的文藝青年搖身一變成了略帶世俗痞氣的叛逆女孩,更能引發普通觀眾的共鳴。

3.9分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們的終曲嗎?

王國維曾說:“一代有一代之文學”。這些曾經風靡一時的青春文學身上也有不可避免的時代烙印。

雖說IP與流量皆無原罪,但縱觀近幾年來叫好又叫座的幾部青春片,我們不難發現,“疼痛青春”的年代已經過去,觀眾需要更寫實的改編和更具現實關照的思考。

當安妮寶貝已改名慶山,當曾經的讀者已不再青春,青春片的創作者也該與時俱進了。

(文章來源:1905電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