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Music

#Hip-Hop

#Intro

「Intro」作為一張音樂專輯中的序曲,往往起到「開篇點題」的作用。大多數情況下一首「Intro」往往佔 1 分鐘左右,但有時也可以是一首三分鐘的歌曲,甚至是一段幾十秒的獨白或樂器演奏。然而,在憑單曲打榜致勝的流媒體時代,如今一張專輯完整度的重要性也漸漸變得不復以往,Intro 的形式也在普遍的流行音樂專輯中變得少見。再者,隨著大多數聽眾聽歌習慣的改變——線上音樂「即點即播」的模式已讓人少有「從頭聽到尾」的規矩——一張專輯中歌曲的排序在聽眾耳朵裡似乎沒那麼受到重視,但並非等於這就變得不重要了。

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 Intro 部分卻在一張完整的專輯中,尤其是概念性的專輯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直接帶領聽者進入一種情緒狀態,或者說透露出專輯的整體風格,甚至我們可以說,一張專輯的 Intro 部分與專輯的主打歌佔據著同樣重的份量,足以構成聽眾對於這張專輯的初步印象。因此仍有一部分音樂人和樂迷執著於此,不僅因其滿足了聽感上的一種「儀式感」,也是音樂人講述一個完整「故事」必不可少的關鍵要素。就好比一本書有 preface,一場演唱會有開幕暖場,一次飛機旅行前要有登機準備工作…… 一段好的 Intro 起到的是給整個專輯 overview 的作用。

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 The Beatles | Via Parlophone

在專輯中安排 Intro 的形式早在 60 年代就有了。例如 The Beatles 在 1967 年發行的搖滾鉅作《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專輯中四位成員將自己擬作虛構的「孤獨之心俱樂部樂隊」—— 在與專輯同名的 Intro 曲目裡就混入了觀眾的笑聲與歡呼聲,使得專輯除了一首首獨立開來的單曲之外,作為整體還能營造出一種歡脫、嬉皮的現場實況氛圍。這種在當時幾近罕見的連貫性與藝術性在爾後還引發了「東施效顰」的風潮,在專輯中加入 Intro 的樂隊不絕如縷。到了 70 年代,也不乏有像是 Nick Drake 這樣的民謠藝術家在專輯中放入介紹曲目,其 1971 年的作品《Bryter Layter》就直接有名為《Introduction》的歌曲,短短的 1 分 33 秒便能讓你快速瞭解到這張專輯大概將用到的樂器型別或風格。

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3 Feet High & Rising – De La Soul | Via Tommy Boy Records

雖然音樂製作中早就流行過這樣的形式,但你不難發現,Intro 的概念在此後的 Hip-hop 音樂中是被使用最頻繁的。

Rapper 向來不喜拐彎抹角,能在第一時間讓聽者感受到他們想要傳達的情緒主題,是他們製作專輯的第一要務。

若追溯到 Intro 被運用的最初歷史,首先將這種傳統在 Hip-hop 歌曲中發揚光大的先驅者便是

De La Soul

了。這支組合於 1989 年發行的出道專輯

《3 Feet High & Rising》

是 Alternative Rap 中里程碑式的一張作品,其融合了 Funk、Soul、Jazz 等元素及各種取樣的嬉皮說唱風格完全區別於同期的 Public Enemy 和 N。W。A。。與此同時,這張作品也為 Hip-hop 音樂專輯中融入了全新的特色,製作人 Prince Paul 不僅為其加入了「Intro」,樹立了一種在當時說唱界少有的全新風尚。除此之外,為了勾畫出更完整的故事性框架,他還首次加入了「Skit」的概念,以一種短喜劇的風格將它用作為整張專輯調整節奏或具備些許提示作用的過渡曲目。幾個簡短的 Skit 和開頭的 Intro 將整張專輯串成了一個流暢的整體,以便將專輯的主旨更完整地表現出來。

De La Soul 的這張專輯誕生之後,所有人為它的豐富和完整程度感到大吃一驚。就連當時已經幾乎完成

《Paul’s Boutique》

製作的

Beastie Boys

也深深受其影響,在聽到《3 Feet High & Rising》之後,成員甚至曾萌生過想要將自己的作品推翻再造的想法。你確實能在《Paul’s Boutique》中嗅到些許《3 Feet High & Rising》的味道。無論是大雜燴般的取樣方式,開頭同樣的 Intro 介紹,還是與 Beastie Boys 上一張專輯中的核心硬搖相比變得更加 funk 有趣的整體風格,都多少借鑑吸收了 De La Soul 和 Prince Paul 開創性的音樂智慧。

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Via Death Row Records/Jive Records/Interscope Records/Bad Boy

這種「敘事」般的編排方式在後來的 90 年代被不斷引用,你幾乎能在所有當時的經典作品裡看到這樣的做法。例如

Dr.Dre

1992 年的

《The Chronic》

的 Intro 就進行了一番關於他全新個人廠牌 Death Row Records 的介紹,並開門見山地把矛頭指向了當時與其反目成仇的昔日搭檔 Eazy-E 和經紀人 Jerry Heller;與 De La Soul 風格相近的

A Tribe Called Quest

也在 1993 年的經典專輯

《Midnight Marauders》

開頭部分加入了專輯 Intro,45 秒的「導遊介紹詞」拉開了一場融合 Jazz、Funk、Soul 的趣味 Hip-hop 之旅;

2Pac

遭到槍擊後在發行鉅作

《Me Against The World》

中,Intro 部分便取樣了美國媒體對於他中槍事件的報道錄音,預示著聽眾將在此張專輯中聽到他圍繞中槍事件前後的表態和感想;另一邊的

The Notorious B.I.G.

也曾在

《Ready To Die》

中運用到典型的「Intro —— Skit —— Outro」形式,其中 Intro 部分對三段不同年代音樂的引用展現了 Biggie 的童年到少年,Skit/Interlude 當中和 Lil’ Kim 的限制級表演想必也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而 Outro 曲目《Suicidal Thoughts》更是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沉重的結尾。

當然,像是《Ready To Die》這樣的專輯幾乎整張都能稱得上名曲,然而其引人入勝的「序言」和完整清晰的結構也是這張專輯成為經典的重要原因。說唱歷史上諸如此類的經典之作實在數之不盡,除了上述的這些以外,我們還按照不同的風格型別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不同時期的代表性 Intro 案例,下面就一同來回顧一下這些 Hip-hop 音樂人是如何透過它們來完善整張專輯的表達,讓聽眾身臨其境地暢遊在其想要展示的主題性音樂世界裡。

The「Intro」Intro

其實關於 Intro 曲目型別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官方分類,但為了方便列舉,我們還是將它們大致劃分了幾類出來。首先要講的 The「Intro」Intro,顧名思義是「介紹式」的 Intro。它作為一張專輯的開篇,通常獨立於專輯中的其餘曲目,以最直截了當的方式給出關於這張專輯的介紹,或讓你感受到大體的專輯主題。這種型別的 Intro 在過去的 Hip-hop 專輯中被運用得最多,例如上文提及的這些作品大多都是以音樂人介紹式的 Intro 拉開序幕。

Striving For Perfection – Raekwon

所屬專輯:《Only Built 4 Cuban Linx》(1995)

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Via Loud Records

上世紀八十年代由 Kool G Rap 所建立的匪幫說唱型別 Mafioso Rap 出現沒多久就逐漸轉入地下,不過這種風格後來被 Wu-Tang Clan 的成員 Raekwon 所吸收,使它重回人們的視線併發揚光大,其 1995 年的專輯《Only Built 4 Cuban Linx》便成為了 Mafioso 文化在 Hip-hop 音樂範疇內的高光時刻。其中 RZA 擔任了整張專輯的音樂製作,為了突出體現 Mafioso 的冷血、淒涼氛圍,專輯中還運用到了大量黑幫電影的取樣。除了《Criminology》一曲中「I told you a long time ago…who the f*ck you think you talking to?」便有經典 Scarface 聲音取樣外,專輯從 Intro 開始就使用了我們都頗為熟悉的周潤發經典電影《喋血雙雄》裡的 BGM。一段抓人的開場之後,Raekwon 和夥伴 Ghostface Killah 以直白粗暴的演繹方式和眼花繚亂的 Slang 闡述著他們的匪幫哲學,全程驚心動魄。

Intro – Jay-Z

所屬專輯:《The Dynasty: Roc La Familia》(2000)

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Via Roc-A-Fella

這張《The Dynasty》是 Jay-Z 完美的第二起點,他在其中首次嘗試了 Soulful 的曲風,也啟用了當時的一批製作新人,包括日後走紅的 The Neptunes、Just Blaze、Kanye West 和 Bink!。然而從整體性來講,正如專輯名稱一樣,這張作品是一幅澎湃的朝代盛世圖,是屬於王者的加冕儀式。在 Intro 曲中,製作人 Just Blaze 以史詩般的 Beat 正式揭開了新千年的序幕,緊接著 Jay-Z 便開始了他的封王宣言:「It’s the dynasty, Roc-A-Fella Records。 This is ghetto to ghetto, gutter to gutter, street corner to street corner… 」。簡單的 Intro 配上小段的 rap,屬於 Jay-Z 和 Roc-A-Fella 的大好江山瞬時映入眼簾。這首 Intro 也曾在科比環球退役儀式對陣黃蜂隊時用作介紹科比出場的 BGM,令人印象深刻。

Intro – Clipse

所屬專輯:《Lord Willin’》(2002)

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Via Star Trak Entertainment

在與 Kanye West 搭檔並被大眾所熟知之前,90 年代青澀的 Terrence Thornton(Pusha T)和自己的親哥哥 Gene Thornton(No Malice)曾組成過 Hip-hop 組合 Clipse,在當時可謂風靡一時。因受到 Pharrell 賞識,Clipse 出道不久就被簽到了 Arista Records 旗下。Skateboard P 所在的製作人組合 The Neptunes 親自為他們製作了在廠牌下發行的首張專輯。有了 The Neptunes 的王牌出品,Clipse 發行的前兩張主打單曲《Grindin’》和《When the Last Time》都在當時收穫了不錯的成績。這張專輯的 Intro 曲也同樣讓人津津樂道,它極好地向世人介紹了 Clipse 這個二人組。在前奏還未響起之前,Pusha T「初生牛犢不怕虎」的 rap 就一字一字清晰地敲進了聽者的耳朵裡,緊接著 No Malice 略帶「猖獗」地唱道「I’m the reason your favorite MC’s no longer your favorite。(我就是你不再喜歡你最喜歡的 MC 的原因)」 在 2 分 15 秒的時間裡,Thornton 兄弟二人在精簡至極的鼓點上「搶」著麥克風輪番進行自我介紹,沒有一句多餘的話。

The Illest Villains – Madvillain

所屬專輯:《Madvillainy》(2004)

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Via Stones Throw

在 Madvillain 的這張專輯裡,MF DOOM 化身為 Villain ,和製作人 Madlib 演繹了反面人物的傳奇,他們的組合就叫 Madvillain。DOOM 複雜的韻腳和 Wordplay 聽起來就像是瘋子般的囈語,而這兩位兼具製作和說唱能力的藝術家充分展現 Hip-hop 取樣製作無窮潛力的獨到創意更是令人叫絕。這首 Intro 曲目《The Illest Villains》是兩位唯一共同製作的曲目(其餘曲目全部由 Madlib 包攬)。來回穿梭的左右聲道讓人感到極度不適,Madlib 編織的 strings 會讓人聯想到一本邪惡的漫畫書,而 Doom 運用的老舊語音 Skit 為他的最新形象 Madvillain 又抹上了深不可測的怪異色彩,但即便是這樣也會讓你不忍切斷。這就是 Madlib 和 Doom 這對「怪誕」二人組的與眾不同。他們證明了一個理想化的 Intro 不一定需要精緻的 Punchline 和 Flow,有時候,一個簡單的 mood-setting 就能解決。

The「Part 1」Intro

「Part 1」Intro 和上述的「介紹式」 Intro 比較相似,唯一的區別可能是在後者獨立於專輯其餘曲目的情況下,「Part 1」Intro 在專輯中實現了更具概念性和結構性的功能。這種形式的 Intro 通常在搖滾樂隊的概念專輯中能夠找到。它看似是一首單獨而又完整的曲目,卻在無形之中奠定了專輯的音樂性和歌詞意義,與整張專輯的主旨緊緊綁在一起。

Be (Intro) - Common

所屬專輯:《Be》(2005)

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Via GOOD Music

身為「說唱界的 Bob Dylan」,Common 在音樂性上的完美主義是顯而易見的。《Be》這張挽救了 Common 下滑事業的「文藝復興式」專輯,充滿了這位音樂人兼詩人的才氣與自我意識。專輯的音樂根源定位為 1970 年代的 Soul 和 Funk,Common 的敘述像從前一樣敏銳、有技巧、富於幽默感。這可能也是 Kanye West 作為 Producer 的巔峰之作(Kanye 包攬了其中大部分的製作),音樂編排上巧妙而精緻,既避免了沉悶,也不流於浮誇。《Be(Intro)》就像一首循序漸進的短詩一般,首先流進耳朵的是純淨裸露的木吉他 Bass Line,接著再不緊不慢地找到 Groove,而後逐步融入了合成器、鍵盤聲和鼓聲,等整個節奏完全成形後,Common 賦有巧思的 rap 猛地闖了進來,緩緩講述著他所敬仰的藝術傳奇、自己的母親,探討著唯物主義與他的靈魂…… 所有這些都在短暫的 150 秒內瀟灑地完成,如行雲流水般。

Dark Fantasy – Kanye West

所屬專輯:《My Beautiful Dark Twisted Fantasy》(2010)

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Via Roc-A-Fella

或許直到《808s & Heartbreak》為止,我們還暫且無法將 Kanye West 稱為一名「藝術家」,但《My Beautiful Dark Twisted Fantasy》可以。在經歷過人生最低谷,藉助 Auto-tune 的包裝吐盡心酸苦楚之後,Kanye 竟然重新迴歸說唱本源,將自己放逐到夏威夷並交出了這樣一部「浴火重生」的傑作。毫無異議,《My Beautiful Dark Twisted Fantasy》是 21 世紀最偉大的 Hip-hop 音樂專輯之一,光是序曲就已足夠震撼人心。《Dark Fantasy》是伴隨著 Nicki Minaj 的一段刻意扭曲的英腔獨白而開啟的,在這之後「Can we get much higher?」的合唱 chorus 彷彿一道聖光忽然射向大地,接著標誌性的鼓點竄入,Kanye 開啟了一場鳳凰涅槃的旅途 —— 光是一個 Intro 就足以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順便一提,這張專輯還曾配合推出過一部叫做《Runaway》的音樂電影,整張專輯曲目全程穿插在 Kanye 拯救「鳳凰女」的故事當中,十分動人。

Sherane a.k.a Master Splinter’s Daughter – Kendrick Lamar

所屬專輯:《good kid, m。A。A。d city》(2012)

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Via Top Dawg Entertainment

Kendrick Lamar 音樂中的種族尋根與文學性無需多言,他的每一張專輯都堪稱美國現代黑人的生活史詩。首張錄音室專輯《good kid, m。A。A。d city》便以如同小說般的敘事架構淋漓盡致地勾畫出了 Lamar 家鄉康普頓的混亂現實。專輯開頭的 Intro 序曲《Sherane a。k。a Master Splinter’s Daughter》便是這個故事的開始:Lamar 以一個自己去見秘密情人卻被仙人跳的情節做開場。這首歌率先引導聽者瞭解到貫穿整張專輯的音樂性,並以此作為主線精準地描繪出接下來即將發生的關於性、酒、錢、毒、謀殺等等的所有事件。如果從頭到尾聽完,你甚至會發現自己正隨著敘事者的逐漸成熟而擴張視點,整個故事以渾然天成的場景連線和對白展現讓專輯的主旨概念盡收眼底。Lamar 向來是擅長講故事的。除了此張專輯以外,你從 2017 年的《DAMN。》中也能找到他的編排巧思,不信試著把專輯倒序播來聽聽?

Days Before Rodeo The Prayer – Travis Scott

所屬專輯:《Days Before Rodeo》(2014)

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Via Grand Hustle

Travis Scott 的第二張 Mixtape《Days Before Rodeo》算是這位音樂人早期的巔峰之一了。甚至可以說,比起如今逐漸商業化(並非貶義)的 La Flame,這張專輯是保留了他初期暗黑實驗風格的最後一張作品。它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部驚悚電影的原聲帶,而非一張個人專輯。整張專輯的基調是由《Day Before Rodeo The Prayer》這首序曲設定的,這首歌可謂完美繼承了 Kanye《Yeezus》的衣缽,在一片不祥的氛圍籠罩下,鋼琴 Riff、合成器以及強勁的鼓聲相互作用,配合著背景中反覆高呼的「Jesus!Jesus!Jesus!」,La Flame 以有些「Ye 裡 Ye 氣」的 Flow 和失真的人聲來推敲打磨屬於自己的終極進化體,一趟毛骨悚然而又發人深省的迷幻夜旅就此展開。

The「Meek Mill Type」Intro

Intro 雖並非為 rapper 最先使用,但的的確確有 rapper 開創出了一種 Intro 流派。我們暫且把接下來這一部分的 Intro 形式統一歸納為 The「Meek Mill Type」 Intro。

Dreams and Nightmares – Meek Mill

所屬專輯:《Dreams and Nightmares》(2012)

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Via Warner Records Inc。

約莫八年前,Meek Mill 釋出了他的首張個人大碟《Dreams and Nightmares》。這張大作爆發出了 Meek Mill 勢不可擋的兇猛力量,這種原始能量從一首同名 Intro 中就足以見得。僅僅是作為一首序曲,《Dreams and Nightmares》在 YouTube 上的播放量就超過 5,000 萬,不僅在美國家喻戶曉,還被費城老鷹隊當做在超級碗比賽中的隊伍讚歌,屬於粉絲「處於人生低谷」及「感受勝利愉悅」的必聽歌曲。就連 Drake 也曾在一條推文裡寫道:「這首 Intro 代表著我們這一代最輝煌的說唱時刻」。為何這首 Intro 如此特別?因為它開創了一種代表性的 Intro 型別:在歌曲前半部分 Meek 在抒情走心的鋼琴鋪墊下緩緩講述自己的野心,中途突然如「觸底反彈」般,轉而使用更加詭異陰森的 Beat 兇狠地道出了痛苦與鬥爭。隨著歌曲的緊迫感越來越強,聽者也在這種即將失控的氛圍下腎上腺素激增。這種「反轉式」的 Intro 在後來不斷被 rapper 們效仿運用。

Get Up 10 – Cardi B

所屬專輯:《Invasion of Privacy》(2018)

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Via Atlantic Records

不得不說,這一型別的 Intro 真的非常容易激起人的鬥志,從而達成共鳴。Cardi B 的格萊美獲獎專輯《Invasion of Privacy》也一樣做到了。這首名為《Get Up 10》的 Intro 是一首能夠喚醒迷茫青年的勵志頌歌,是 Cardi B 最真實的內心獨白。它彷彿描繪了一個全新的美國夢:一個從貧民窟出身、靠著做脫衣舞娘生計的女生面臨著「They give a b**ch two options: strip or lose」的困境,接著一步步「Get Money Go Hard」 ,最終登頂成為 Hip-hop 界女王的過程。如果沒有《Get Up 10》的決心和勇氣,又何以燃起接下來《Drip》單曲中的囂張氣焰呢?

No Mercy (Intro) – Young M.A

所屬專輯:《Herstory in the Making》(2019)

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Via M。A Music

這首 Intro 可能是你用來認識 Young M。A 這個假小子的最好方式。從名字 No Mercy 中就可以看出 M。A 完全不留餘地的決心,它彷彿預告著接下來勢必會發生的一場戰爭。剛開始的鋼琴聲聽起來輕快,M。A 的聲音聽起來也尚且溫和,但隨著節奏的演變,這位布魯克林女 rapper 的能量也在不斷增加,嫻熟的 Flow 技巧和自帶的 Brooklyn 氣場席捲而來。「This about to be the greatest story never told。 I wasn’t welcome, I imposed n**ga。」M。A 用她獨特低沉的嗓音冷靜地打響了一場不見鮮血的「大屠殺」。

Intro – Roddy Ricch

所屬專輯:《Please Excuse Me For Being Antisocial》(2019)

這些 Hip-hop 專輯裡的“第一首歌”,你有認真聽過嗎?

Via Atlantic Records

Roddy Ricch 的這張出道專輯或許不是足夠成熟的作品,但它全然展現了 Roddy 身為一名說唱新人紮實的唱作功底,足以證明它的火爆人氣並非毫無緣由。在這張專輯的 Intro 安排上,Roddy 打了一張「保險牌」。他同樣借鑑了 Meek Mill 標誌性的緊湊 Beat 轉換和激勵人的唱詞,亦在悠揚的鋼琴聲指引下,用 2 分 15 秒的時間把自己的人生歷程講了個遍。從「I got that call, I lost my dawg, and I don’t know how to feel/Gotta stay on savage time, you know it’s war time」的街頭現實,到「I been countin’ millions every time I board/Walk inside my closet, it’s designer galore」的逆轉重生,如果你因為「The Box」才知道了 Roddy Ricch 這個名字,那麼這首序曲是你真正要開始瞭解這位年輕 rapper 的出發點。

沒錯,「Intro」在隨手點播和自制歌單的時代或許已顯得沒那麼重要了,但它卻是諸多音樂人為專輯奠定基調的關鍵因素,也是很多可能像我一樣講究聽歌邏輯的「強迫症患者」的最大訴求。如果你也曾聽到過一些打動你的 Intro 曲目,不妨也可以在留言區與大家一起分享?

WRITER

Claire.Xu

熱門內容

Nike、adidas 超低折扣,618 是運動品牌恢復元氣的節點嗎?

日本品牌 Old Park 的「古著解構」為何如此精良?

面對今年的惡劣環境,為什麼 SMFK 仍選擇開設線下精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