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往的生活》:我連六年之癢都懶得說了

《嚮往的生活》第六季第一集,看完之後我甚至連

“六年之癢

”都懶得說了。

海邊小屋是真讓人嚮往,第一集也不缺笑點,但

有限時空範圍內,依靠任務模式、遊戲模式來製造綜藝效果的生硬內容

,觀感遺憾又尷尬。

《嚮往的生活》:我連六年之癢都懶得說了

《嚮往的生活》:我連六年之癢都懶得說了

一,田園/桃花源/海邊度假模式的迭代和本質延續。

作為綜藝節目,多季之後內容上吸引人的亮點,似乎已經越來越少。

田園人文式桃花源生活、深夜談心老友記、加上常規綜藝遊戲笑點的模式,

在重複數年之後、越來越流於表面。

第一集對我而言最有觸動的,完全是“

啊我也想去這樣的海邊民宿

”。

《嚮往的生活》:我連六年之癢都懶得說了

尤其是在這個陰雨連綿的假期裡,在“

從廚房到客廳到臥室到陽臺”的大環線旅遊背景

下(哦最多再多個下樓取快遞和倒垃圾),看

藍天碧海間窗明几淨的小屋燃起炊煙裊裊

,頓生羨慕。

前幾季中《嚮往的生活》選址大多是山間、這次搬到了海邊。

此前山間的“山水田園文人歸隱式”畫卷,有讓位於海邊度假漁村的苗頭。

《嚮往的生活》:我連六年之癢都懶得說了

與其說這種質感的改變,來自於山水背景的地理因素切換,不如說這是節目所販賣的理念在多季之後、質感越來越稀薄、越來越“兜不住”的尷尬

曾幾何時看故事裡看老友們白日躬耕、深夜談心飲酒,這種虛幻的體驗濾鏡,在一波又一波綜藝節目走通告的藝人們過於喧鬧的生硬場面之後,已經

破碎

到堪稱勉強的地步。

如此

割裂背景

下,海邊小屋的相應內容,如果我去看旅遊博主照片,“啊誰不想擁有這樣的海邊小屋呢”情緒可能更直觀更強烈。

《嚮往的生活》:我連六年之癢都懶得說了

黃磊這些年不論是綜藝還是“小”系列劇作中,都持續高頻碎嘴子輸出。

早期的“黃爸爸好暖”既視感,已經逐步轉變為“中年油膩話癆碎嘴子持續嘚吧嘚”畫風。

當然,第一集的好看度不夠,或許是因為這其實算前戲。

類似正式啟動前的引入,從模組角度看約等於營業之前。

嘉賓們老友們還沒來,這

一集完全是介紹新環境+常駐卡司硬撐進度條,或許後續能撐起上海間一萬理想地的“嚮往”理念。

《嚮往的生活》:我連六年之癢都懶得說了

二,笑點自生髮機制效果不均勻,綜藝瓶頸化、生硬輸出的尷尬和困窘。

1。 前半程“小鬼當家”。

張藝興、彭昱暢、張子楓三人先行到達,安頓觀察一番之後,開始做飯。

彭彭拾掇起生火的老手藝,張藝興做飯,張子楓充當飲品小妹。

《嚮往的生活》:我連六年之癢都懶得說了

張藝興是會做飯的,掌勺有模有樣,但顯然不是天長日久長期待廚房的人,某些技能一不小心就掉線。

彭彭問:排骨焯水要不要丟個姜下去?

張藝興努力回憶,回放畫面載入失敗。

二人決定:那還是丟比不丟好吧。

張藝興拿起一塊整的巨大的沒切的姜,作勢要丟。

《嚮往的生活》:我連六年之癢都懶得說了

綜藝節目裡,

“會”和“不會”的兩極、都是看點的重要生髮器。

黃磊會做飯、一頓輸出,

美食的滿足感和節目組試圖營造的生活質感是一致

的。

張藝興會做飯但似乎又不那麼會、如今“要拿一整頭姜去炸鍋燉排骨”的黑暗操作,暈暈乎乎蒙圈圈的,也有點好笑。

更絕的是後續,黃磊在冰箱裡發現了張藝興放肉的小杯子,驚呼“我的崽”。

而睡眼惺忪的張藝興依舊很

無辜

:啊這個是杯子嗎,對我來說看起來好像和碗差不多。

《嚮往的生活》:我連六年之癢都懶得說了

張子楓做檸檬茶,畫風也一度很黑暗料理。

飲品這個版塊裡,起初不靠譜的是彭彭和張藝興,子楓妹妹問茶葉應該放多少,這倆不斷加碼、後來乾脆把一整袋都倒了進去。

此後妹妹自己上手加蜂蜜,連蜂蜜帶瓶蓋一起掉進水中。

妹妹很有禮貌道歉“蜂蜜們對不起”,

“蜂蜜們”居然還是複數

,非常嚴謹了。

《嚮往的生活》:我連六年之癢都懶得說了

真是一大桶隔著螢幕都覺得“好好好有味道”的檸檬茶。

這類笑點,和各路“讓明星更換職業、體驗嘗試不擅長不瞭解的事情”“在生手狀態下笑料百出”,是一致的。

但既然《嚮往的生活》常駐嘉賓安排了兩代藝人,自然也不可能長期使用這類“大人不在家、小鬼們瞎搞”的模式。

《嚮往的生活》:我連六年之癢都懶得說了

2。 尷尬的強行營業。

第一集中充斥著“

進度條太長、我們要努力來搞笑”的強行營業既視感

為了綜藝效果,張藝興、彭昱暢、張子楓三人找地方藏起。

黃磊、何炅兩位,

套路和反套路等內容,觀感都很疲

乏:這樣的小兒科遊戲,超過十歲就不會有人玩了吧?

《嚮往的生活》:我連六年之癢都懶得說了

拜託啊,最小的子楓妹妹都21了,張藝興30+,黃磊何炅50+,

一群加起來逼近兩百歲的人

,在幾億觀眾面前玩“捉迷藏躲貓貓”,我何止尷尬到原地摳出一棟別墅啊?我都原地摳出一片海了。

起初不同綜藝裡,

競技遊戲環節中的各路中老年男人們,在不同的任務場合和執行領域中躲藏

,是為了方便觀察其他人動向,

同時也帶著一點“老夫聊發少年狂”的反向童心

如今到了新家之後,一大夥人依舊要強行“玩躲貓貓”、觀感實在太勉強。

(沒有年紀歧視、大了就不可以玩的意思,但強行營業委實尷尬。)

《嚮往的生活》:我連六年之癢都懶得說了

無論是藝人本身還是節目組,勢必也都

清楚這種刻意

結果就是,就連“我偏偏不找你”“我也不配合你”的

反向玩法,也都顯得套路生硬。

藏在紙箱子裡藏很久、遲遲刻意不被找到的彭昱暢,努力認真扮演著一個“冤種角色”。

並不是冤種角色本身有問題,而是

套路太老、橋段太硬

,在各路綜藝裡大概出現過八萬次了,看多了分分鐘生出“

真找不到任何其他內容來填充節目了嗎”的荒蕪感

(套路反套路躲貓貓整段,全場最佳是我們狗狗,過於優秀)

《嚮往的生活》:我連六年之癢都懶得說了

《嚮往的生活》:我連六年之癢都懶得說了

同樣,一群人打牌遊戲、參與者本身或許很盡興,但觀看多季之後、已經很難get到笑點(不論彭彭多慘)。

第一集彭彭玩牌似乎是“大冤種角色”,完成心願、回答問題解鎖裝備階段,又好似“奇功附體”表現開掛。

但不論是當冤種還是當開掛少年,類似的遊戲橋段,都讓人興趣缺缺。

這也不是《嚮往的生活》一部綜藝的困境,高壽的節目都被卡在類似瓶頸中。

不僅自我重複、還彼此面目相似,甚至區域性功用卡司和玩法模式,創造力枯竭、質感枯萎

《嚮往的生活》:我連六年之癢都懶得說了

一整集看下來、我印象最深刻的畫面,居然是字幕裡所加的括號。

節目觀感的“穩中有退”,一方面或許是內容製作方躺平吃老本,換湯不換藥;

另一方面也是越來越不易的環境,每個環節都有諸多壓力,連打標註都要怕被惡意攻擊、每次出現都要詳細標註。

《嚮往的生活》:我連六年之癢都懶得說了

舒心結語

當然,還是那句話,第一集類似前奏先導(和《歡迎來到蘑菇屋》那個先導不是一個概念哈),過往幾季中的第一集、通常也都不是高光看點匯聚時刻,後續是否能突破瓶頸、觀望中。

從本質上說,《嚮往的生活》讓人嚮往的,或許是閒適鬆弛、真誠自然的生活方式;

創意層面躺平吃老本,內容層面努力生硬營業,都只會讓內容和理念越來越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