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和驢的相遇,做成了人間美味,鑄就了河間的一塊招牌

親愛的各位吃貨朋友們,大家好!好吃愛吃的小翟又來了,上一期咱們分享了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缸爐燒餅】這一次咱們在分享個北方河北的特色小吃,【驢肉火燒】。北方的朋友一定知道,南方的朋友估計都沒聽過吧!

火燒和驢的相遇,做成了人間美味,鑄就了河間的一塊招牌

驢肉火燒源自於河北河間市,其色澤金黃,外焦裡嫩,火燒中間夾滷製好的驢肉,咬一口外皮酥脆,夾雜這驢肉的清香,簡直不能太好吃,流傳至今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火燒本就是一道美食,而驢肉更是不得了,古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能把驢肉和龍來比,可想而之它的貴重之處,而且驢肉不但美味,營養價值非常豐富,驢肉富含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肉類,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能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營養補充。

火燒和驢的相遇,做成了人間美味,鑄就了河間的一塊招牌

河間市位於華北的中部地區,古代河間地區是通往南北的主要道路,所以各種民間小吃都彙集於此,早前宮中的御膳房廚師大多出自於河間,清朝沒落後,大多廚師回到家鄉,讓合作美味流傳。

據有河間獨特風味的“大火燒夾驢肉”。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的傳說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來到河間,一書生殺掉家中驢招待李隆基,他吃後連說:好吃好吃;清代乾隆下江南,從河間路過,錯過住處在民間吃飯,主人只好把剩餅拿來夾上驢肉放在大鍋裡煲熱,乾隆吃後連連稱讚美味可口。經過數代流傳才形成這樣一種形狀(還有一種是圓形的)和風味。河間有句俗語叫:“常趕集還怕看不見賣大火燒的”,這也就是說大火燒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大家對這種食品的喜愛。

河間是火燒驢肉的故鄉,其中有高瑪納、瀛香閣、青林、薄利、恩賜、孫喜樂、天賜米各莊、蛤蟆吞蜜、老孫頭、等在河間乃至全國都頗有名氣的火燒驢肉老字號品牌。這些品牌的創始人,在三十年前,卻大多數都是在集市上賣火燒驢肉的小商販。而米各莊及其周邊的配件市場的繁榮為他們的經濟活動提供了經濟條件,很多趕集賣配件的人都是在集市上吃火燒驢肉。從這時開始,火燒驢肉開始逐步成為河間名吃。

火燒和驢的相遇,做成了人間美味,鑄就了河間的一塊招牌

火燒是死麵火燒,揉好面後,拉成長條,塗上油,再合上兩折,放到平底鍋裡烙,溫度不能太高。等火燒基本熟透後,把它放到平底鍋下的爐灶中,爐灶是特製的,邊上可以放得住火燒。這樣,火燒接觸更高的溫度,卻不接觸明火。不多久,火燒外面就會有一層酥脆的外皮,咬到嘴裡十分得香脆。選擇的驢肉大有講究,也要看個人愛好。沒經驗的客人經常是要最純的肉,而驢肉中最有滋味的是有肥肉的肉,驢肉中極少有肥肉,而肥肉也不象豬肉那樣油膩,而是更鮮美、更容易進作料。

把剛烙好的火燒取出來,再由顧客指點要哪塊肉,上秤秤好,在專門的菜墩上切成薄片。如果顧客要求,還可以放入青辣椒,切到驢肉裡。再加入香燜,香燜是用烹製驢肉的湯加驢油和澱粉,調製而成,和驢肉的味道相同,可作料的味道卻濃了好多。驢肉火燒好不好吃,關鍵在香燜而不在肉。然後麻利地劃開火燒的一邊,把肉、香燜塞到火燒裡邊。一個香噴噴的驢肉火燒便大功告成。

火燒和驢的相遇,做成了人間美味,鑄就了河間的一塊招牌

好了今天的美食就分享到這裡,我得初衷就是能讓我們中華兒女領略祖國的各種美食文化,分享各個地區的美食美味,一起交流一起分享,歡迎廣大的美食愛好者留下你們的評論,比如各地的美食名稱,方便小翟記錄。

如果你愛美食,你一定要關注小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