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地道小吃——灌腸

2016年2月22日,經營了半個多世紀的隆福寺廣場前街1號的豐年灌腸老店因周圍地區改造工程暫停營業。雖然門口貼著停業提示,但仍有很多老主顧趕過來吃最後一盤灌腸。他們紛紛詢問,新店開在哪裡?什麼時候開張?有的食客用自拍杆在門前自拍留影。店鋪楊經理表示:“我相信老北京的手藝是不會丟的,一定會有重開的時候。”

灌腸對北京人和北京的遊客並不陌生,被稱作北京“小吃中的小吃”,無論是在京味餐廳,還是在夜市、廟會,都隨處可見。

老北京地道小吃——灌腸

灌腸

灌腸的歷史悠久,早在明朝已開始流傳。明朝的劉若愚在《明宮史》“正月”中這樣記載:“斯時所尚珍味,……本地則……豬灌腸。”又有“爆肚油肝香灌腸”的詩句。

最早的灌腸是用豬肥腸做成的,用豬油煎焦,澆上蒜汁

。清乾隆年間的《都門竹枝詞》有“灌腸紅粉一時煎,辣蒜鹹汁說美鮮”的詩句。《故都食物百詠》這樣描述灌腸:“豬腸紅粉一時煎,辣蒜鹹鹽說美鮮。已腐油腥同臘味,屠門大嚼亦堪憐。”

關於灌腸,另有一說是滿人炸鹿尾的變體。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的滿族人以狩獵為生。狍子、鹿、野兔等野味是他們喜愛的肉食,這一習慣一直延續到入關後。其中,炸鹿尾是將鮮血一包的鹿尾,經過油炸,使其迅速凝固成塊,繼而切片食之,是為關東名吃。清代後期,滿人生活日艱,關東貨在北京日漸稀少,出現了在腸皮內灌肉末、豬血炸制的仿炸鹿尾。後來,隨著滿人生活條件下降,炸豬血肉末灌腸也吃不起了,又出現了將澱粉灌在腸衣裡,調以紅色顏料,再經油炸的灌腸,其造型與炸鹿尾相似,可以假亂真。

老北京地道小吃——灌腸

豬灌腸

灌腸,從字面上看,是將原料灌製在腸衣內,形似血腸。切灌腸時,刀工十分講究,不是直切,而是旋成有薄有厚,不規則的菱形片。現在賣灌腸的都標有“炸灌腸”,其實,正宗的北京灌腸製作方法,並非炸制而成。製作時用一鐵鐺,斜架在火上,以豬網油煎制,灌腸片上鐺“吱吱”的煎到焦黃焦黃的,然後用鏟子往小盤一扣一按,兜底兒出鐺。灌腸煎得後,四周焦脆,中間軟嫩,帶有肉香。再澆上蒜汁兒,這蒜汁兒是將大蒜瓣兒搗爛,撒上一點點鹽,用涼開水一衝。蒜汁兒一澆能煥發出灌腸的肉香。吃灌腸的時候,往往用小籤子扎著吃。如果灌腸煎老了,扎不動;煎嫩了、散了,又扎不起來。這也成為檢驗灌腸質量的方式。相傳,北京大約在清光緒年間就有專門經營灌腸的鋪子。後門橋頭路東的福興居,用真正的豬肥腸灌上上好的碎肉、澱粉,以及其他配料,灌腸做得美味地道、名副其實,在京城小有名氣,人們以店掌櫃的姓氏稱之為“灌腸普”。1926年,在福興居對面,後門橋南路西,另一家灌腸鋪開張了,名為“合義齋”。該店用紅曲水調製麵糊,加入十餘種香料,然後把麵糊灌入豬肥腸裡蒸熟,旋成片兒,最後再進行一番油煎,美味香脆。

20世紀30年代福興居在戰亂中關張,合義齋在後門橋一直經營至20世紀末,後遷至護國寺改為經營多種風味小吃。20世紀60年代開業至今的豐年灌腸老店是北京僅存的專門經營灌腸的店鋪。如今,該店的停業,將使北京難覓傳統的煎灌腸。

老北京地道小吃——灌腸

炸灌腸

現在灌腸多為澱粉調製,並無腸衣,也不再用使紅曲調色,灰灰的一坨。特別是在廟會或夜市,由於食客較多,店主為了縮短製作時間,保證供給,不再採用旋的方式而直接刀切成片,入油鍋炸制。

在一些店鋪,也有賣全是澱粉坨子,外面沒有腸皮(腸衣)的生灌腸,雖然稱為“灌”,實際上不灌,就是澱粉坨子,顏色也不再加紅顏料,這樣的澱粉坨子,顧客買回家自煎自吃,倒也自得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