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藝術品,讓你歎為觀止的一道麵食品

舌尖上的藝術品,讓你歎為觀止的一道麵食品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堪稱藝術品的一種麵食品,可能很多朋友不僅沒有吃過,可能聽都沒有聽過。它是一種地理標誌性麵食品-中江手工掛麵。

為什麼說是藝術品呢?因為它的製作關係到好多方方面面的,比如空氣溼度,溫度,風速,選料,製作工藝等等,過程複雜,要經過精雕細琢才能完成,並且是純手工製作。特別是溫度,溼度,風速非常重要,直接決定了面的品質。

恰好老家是四川中江縣的,我是一個大家族,隔壁大叔就是一個手工掛麵師傅,所以對製作過程有一些瞭解。先是選料,一般最好是特高筋麵粉,因為在製作過程中來回拉扯才不容易斷。,然後和麵,盤條,抻大條,抻小條,上竹拉扯,上床發酵,曬面拉扯,切面包裝。

選麵粉80到一百斤,鹽,水按比例攪拌揉搓成團,硬度和咱們蒸饅頭差不多。接著抻大條,差不多8公分左右面條周圍抹上薄薄一層菜油,像蚊香一樣在1。2米左右大木頭內盤起來,蓋上塑膠膜醒一小時左右。抻小條,把大條抻成一釐米左右小條盤入木桶蓋上膜醒四五個小時。上竹,把麵條纏繞在間隔80公分左右的一米五左右長1。5公分左右大小的面竹上面,一邊抻一邊繞,繞好再拉扯差不多一米二左右就上床發酵(一般靠牆用磚建一個高度一米五寬一米五,下面鋪有稻草,撒上水保溼的一個凹槽)。這是頭天晚上做好的,第二天早上差不多五點起來開始曬面,太陽一般才剛剛冒頭。把幾竹面先抻一下,抻至差不多兩米左右再端出去上架,架子是立幾根4米左右木樁,橫著上中下綁三塊鑽有10公分間距孔的木方(孔是插面竹用的),中間木方可以上下移動,以便中途抻面。把其中一根面竹插在最上面的木方上面開始抻,分幾次抻,每次抻完插中間可移動木方上,最後一直抻到中間差不多一釐米左右,最細的可以穿過針頭,插最下面木方什麼直到曬乾,這時候長度差不多一丈左右。最後就是切面包裝,切成一尺左右包裝成一般是一斤一個,那時候一般什麼都包有紅紙吉利的意思。中途大叔一直都是在很高的的木凳什麼工作的,辛苦,有一定危險的。這其中溫度,溼度,手藝人的技術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陽光太大,不然還沒有抻到位就已經曬乾了,風太大容易斷裂,沒有太陽,溼度太大,到晚上都不會幹,抻面過程中還要分面,不讓面絲粘在一起等等。它是不可複製的藝術品,因為每次做的天氣和手藝人都是不可複製的。

成品麵條細如頭髮絲,潔白空心,久煮不糊,不粘牙。煮的時候水寬,水開後下面菜蔬沸三沸起鍋,放調味料,最好不要放醬油(防止破壞面絲的美感和原味),碗裡湯要多,吃的時候面絲滑舌尖就像絲綢輕輕撫過臉龐柔嫩順滑,吃過很難讓你忘記。

好心情能吃出美味,美食能吃出好心情,祝你天天都有好心情!我是一壺醉相思,謝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