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龍門石窟,一場偉大的藝術盛宴

“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洛陽龍門又稱伊闕,高闕巍峨,群山迤邐,滿山松柏,鬱郁蒼蒼,點點紅樓,分佈其間;無數清泉,從山崖旁邊的石罅中進出,似珍珠如牡丹,蓄為芳池,瀉為飛瀑。雨後斜漏天光,水汽蒸發而為雲霧,朦朦朧朧,遠觀疑為仙境,頗具奇趣。 伊水清淺,波靜沙明,水濺之聲鳴於石間,可隨波劃舟。龍門夜景更妙,唐詩人李白詩日:“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望極九霄迥,賞幽萬壑通。煙皓沙上月,心清月下松。玉斗橫網戶,銀河耿花宮。”

但龍門之名更在龍門石窟。龍門石窟開創於五世紀末北魏,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及隋、唐諸朝,連續經營近五百年。宋後諸朝,又進行了多次不同規模的修葺,並不斷有續作出現,使其石窟造像逐漸增多、完美。據統計,龍門東、西兩山,現存佛像九萬三千餘尊,各種佛洞一千三百五十二個,佛龕七進八十五個,佛塔四十餘座,碑三千六百八十品。

走進龍門石窟,一場偉大的藝術盛宴

北魏遷都以後,王公貴族都在龍門開龕造像,古陽洞遂成為北魏最早造像的第一大窟。北魏宣武帝時,更興起了一個佛像雕造的高潮,進而營建了賓陽洞,其規模之大,富麗之狀,當時無與倫比。從此,龍門石窟已經頗具規模了。

走進龍門石窟,一場偉大的藝術盛宴

但禮佛造寺並沒有福佑北魏帝業長存。龍門石窟歷時四十餘年的第一次營造高潮,隨著北魏王朝的分裂和衰亡而結束。其後,繼經諸朝開鑿,使大大小小的窟龕,密佈在伊水兩岸崖壁,綿延長達一公里之多。其中第二次營造高潮是唐太宗、高宗、武則天和玄宗四帝在位期間(六二七一七五六年),共計一百一十多年。唐代造像佔龍門石窟總數一半以上。

走進龍門石窟,一場偉大的藝術盛宴

龍門石窟群,大部分集中在伊水西岸的崖壁上,其中是大型洞窟二十九個;伊水東岸崖壁上全是唐代窟龕,其中有七個大型洞窟。在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有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普泰洞、魏字洞和石窟寺等;東魏時期窟龕具有代表性的有路洞和一些小龕;北齊時期作品具有代表性的要算藥方洞和一些小龕造像;隋代作品的代表是賓陽南洞北壁的梁佩仁造像龕等;唐代的洞窟,具代表性的有潛溪寺、賓陽北洞、敬善寺、萬佛洞、惠簡洞、趙客師洞、奉先寺、龍華寺、極南洞,以及東山的看經寺、擂鼓臺諸洞等。

建造龍門石窟的匠師,突破了宗教和禮教儀軌的束縛,在雕刻作品中融進了大量現實生活。各種人物造像的動人表情如喜悅、慈祥、威猛、矜持,以至作為至高主宰的佛的莊嚴肅穆,脅侍和供養人的虔誠寧靜,無一不是匠師們對現實的人的深刻觀察,加以高度藝術概括的結果。而構思佈局的完整、氣勢的貫注、整體的堅實有力、性格的多樣、衣紋線條的流暢優美等等,更是在千百年藝術實踐傳統的基礎上,借鑑外來技法、風格,進行的精心創造。面對如此巍峨壯觀又精緻入微的群像,想想當時落後的工作條件,不能不令人嘆為鬼斧神工!

考察龍門造像,可以明顯看到繪畫、雕刻藝術的承襲演變過程和不同的時代風格。北魏造像在這裡失去了山西雲崗石窟造像粗獷、威嚴、雄健的特徵,而生活氣息逐漸變濃,趨向活潑、清秀、溫和。面容造型都是臉型略長,眼若纖月,眉如半弧,鼻翼豐滿,嘴角略向上翹,呈微笑狀。在服式上,以前造像的偏袒右臂及通肩服式,已變化成長裙、寬袖、垂擺,即漢化了的“褒衣博帶”式。

走進龍門石窟,一場偉大的藝術盛宴

在軀體造型和衣紋雕法。上,北魏造像的特徵是胸部平直,體態平穩,衣紋用平刀雕法,堅勁質樸。而唐代的造像,肌肉豐腴,胸部隆起,身軀健美,體態勻稱;面部造型頤豐頰滿,神情和藹慈祥,雍容華貴,富有更多的人情味和親切感。圓刀雕法代替平直的刀法,佛像衣紋更加流動飄逸,力士夜叉渾身骨肉更顯凸起,充滿了雄壯的氣勢和向外迸發的力量。

龍門石窟中唐代造像繼承了雲岡石窟渾樸洗練的優秀傳統,又貫注了漢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

特點,創造了雄健生動而又柔和自然的寫實作風,成為完全漢化的世俗藝術。在裝飾藝術。上也各具鮮明的時代特點。賓陽中洞的背光、藻井、地面和洞口拱額圖案,蓮花洞、古陽洞的拱額、帷幕及串珠、瓔珞;奉先寺盧舍那佛像的背光、萬佛洞的藻井;菩薩像的寶冠、項鍊、瓔珞和臂釧,婀娜多姿的飛天,熊熊生動地火煽等,都充分顯示了古代不同時期藝術家的卓越藝術創造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