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二胡

古老的二胡

拉絃樂器。又名胡琴、南胡、嗡子、胡胡。由唐宋以來的奚琴、嵇琴、胡琴演變而來。奚琴因出自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奚人而得名,宋代出現馬尾胡琴,沈括《夢溪筆談》載:“馬尾胡琴畔漢車,曲聲猶自怨單于”。甘肅榆林石窟元代壁畫中有一樂伎拉奏樂器,此器卷頸,二絃,以弓奏之,為我們提供了珍貴的影象。

古老的二胡

明代胡琴又有所發展。在《麟堂秋宴》一圖中,有一童子奏胡琴、此琴卷首,龍頭,二絃,用馬尾弓拉奏,琴桿上已有固定弦長的千斤。其形制與今天的二胡大體相同。明清以來,隨著地方戲曲的勃興,形成樣式繁多的胡琴類樂器,它們是各種拉絃樂器綜合發展的產物。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著名音樂家劉天華(1895-1932)對流行於民間的胡琴加以改進,固定其形制,為二胡走向專業化道路奠定了基礎,現代二胡琴筒用紅木、紫檀、烏木、花梨木製作,呈六方形,長13釐米,前口對邊長8。8釐米。有些地區則製成圓形或八方形筒,筒腰略細,前口蒙蟒皮,後口置木或骨制,雕有鏤空紋飾之音窗。琴桿,又名擔子,用與琴筒相同木料製作,全長78釐米。頂端為琴頭,常雕成龍首或呈彎月形,上端裝兩個絃軸,琴桿是張弦的支架,也是演奏者持琴運指的支柱,絃軸是一對木製的圓椎體,多用黃楊木或黃檀木製作,起系弦和調整琴絃張力的作用。弓子用江葦竹作杆,全長76釐米,繫馬尾而成,弦用絲絃、鋼絲絃或尼龍纏鋼絲絃。

現代二胡定弦為:d1、a1。音域約三個八度。音色剛柔多變,有精巧靈活的效能。既能演奏柔美、流暢的曲調,也能演奏跳躍、有力的旋律。發音可以持續不斷,強弱變化自然,還能奏出獨特的模擬效果。弓法有長弓、短弓、顫弓、連弓、分弓、頓弓、跳弓、提弓、碎弓和擊弓。指法有按音、揉音、打音、滑音、顫者、撥絃、泛音和輪指等。在今日民族樂隊中,二胡已作為主奏樂器。小型樂隊一般使用二至六把二胡,大型樂隊中則有十至十二個席位。著名的樂曲有《二泉映月》、《光明行》、《良宵》,協奏曲有《長城隨想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