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製造 ,現代生產管理模式的最新發展

正恆諮詢朱鋒博老師導讀:系統全面地滿足高效、低成本、高質量、多品種、迅速及時、動態適應、極高柔性等敏捷製造將成為 21 世紀的生產和管理戰略。

1敏捷製造的產生

20 世紀 20 年代福特開創的應用於底特律汽車廠中的流水

線生產 , 即大量生產模式 , 相對於單件小批生產模式 , 能迅速提供大量質優價廉的產品。在 30 —50 年代得以迅速推廣和發展 , 加速了工業化的程序 , 給資本主義國家帶來了物質上的極大豐富。近來 , 消費者的需求結構已普遍向高層次發展 , 於是人們認識到 , 生產管理應追求多品種、適應性、對消費者需求迅速反應的目標。以多品種、靈活、適應性為目標的生產管理模式的發展與創新也就成為企業增強競爭力、尋求生存和發展的必然之舉。

1998 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 GM) 和李海大學(Lehigh Uni2 versity) 的艾柯卡( 1acocca) 研究所共同提出生產管理模式 ———敏捷製造 , 它綜合了J IT、MRPII、及 LP 等先進的生產管理模式的優點 , 能系統全面地滿足高效、低成本、高質量、多品種、迅速及時、動態適應、極高柔性等現在看來難以由一個統一生產系統來實現的生產管理目標要求 , 因而敏捷製造將成為 21 世紀的生產和管理戰略。

敏捷製造 ,現代生產管理模式的最新發展

2敏捷製造的特點

敏捷製造和傳統的大量生產相比 , 在思想觀念和經營戰略上有以下特點:

211 使顧客富裕

按傳統的觀念 , 銷售活動總是以賺取顧客的錢為目的。敏捷製造有兩個新提法 , 一個是“使顧客富裕” ( Enriching the customer) ; 另一個是 , 銷售的是“解決” ( Solution) 而不是“產品” ( Product) 。敏捷製造把目標定位在大量個人市場上 , 主要是滿足顧客個性化的需要 , 而評價準則又只以“顧客滿意”為標準。因此 , 必須突破傳統觀念。使顧客感覺到的是他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 而不是拿到了一件和別人一樣的實物產品。

212 用合作去加強競爭

為了在競爭中壯大自己的力量 , 人們總會尋找一些夥伴。但在敏捷製造的年代又有了與以前不一樣的新思想 , “合作”可以在從前的競爭對手之間進行。

從企業內部來說 , 要鼓勵員工協同工作解決問題 , 他們要把合作看成是一種義務 , 而不是互相推諉責任。

從外部來看 , 合作概念的發展已進展到了以前競爭對手之間的合作。在 20 世紀 70 年代 , 美國三大汽車巨頭 ———通用、福特、克萊斯勒 , 都投資了幾億美元開發汽車排氣管上控制空氣汙染的裝置。在那個時候 , 他們絕不願意聯合起來開發。實際上各自獲得了類似的結果 , 白花了很多錢。現在他們都參加了多功能的集團“USCAR” , 共同開發各種新技術、材料和部件 , 從結構塑膠到電池到電機車控制系統等。日立( Hitachi) 與IBM , 在計算機主機市場上一直是兩大競爭對手 , 但現在成了合作伙伴。

敏捷製造 ,現代生產管理模式的最新發展

213 “急救室”式的工作

對於敏捷製造企業 , 可以把它類比為醫院裡的急救室。在那裡準備了一套人力、技術的和制度的資源 , 隨時可以按特殊需要 , 重新組合成各種不同的組織形式。對於敏捷製造 , 為了完成一項使用者需要的緊急訂單 , 首先是各類人員之間能主動承擔任務 , 相互積極配合; 其次是 , 裝置器材、專業知識等也將能做最靈活的排程。只有在這樣一種新的資源配置和排程的環境中 , 在同心同德、團結奮鬥的氛圍中 , 與搶救危重病人類似的商業戰場上的“戰役” , 才能一個一個地取得勝利。所以組織機構及其執行機制要慎重選擇 , 使之滿足靈活、動態的結構要求。

在管理上 , 強調權力分散 , 讓中下層管理人員在保證企業總任務的前提下 , 有更多的自主權。循循善誘的領導作風、鼓勵和信任代替了傳統的上司對下屬的命令和控制。一種各級人員都具有強烈進取心、責任分擔、榮譽分享的企業文化蔚然成風。整個企業從員工個人到組織機構 , 都能最有效地適應市場的變化 , 做出“敏捷”的反應。

211 充分發揮人和資訊的作用

在敏捷製造中 , 人是最核心的資源 , 最寶貴的東西不是技術、不是廠房、也不是裝置 , 是人和資訊。只要有錢 , 裝置、技術總是可以買到的 , 但是人 , 特別是知識淵博、有熟練技能、有突出的開創精神和有強烈的主人翁責任感的人 , 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培養起來的。因此 , 敏捷製造應該不斷地探索和時時激勵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措施。敏捷製造要求每個員工都學會從全域性需要來考慮問題 , 每個人都好像是廠主 , 都願意承擔為顧客服務的責任和義務 , 為企業的成功共同解決問題和共擔風險。還都要求自己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他們已經被授權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可獨立做出決斷 , 而不學習就不能在多變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決策。

另一方面是資訊的作用。在敏捷製造中 , “敏捷”是強調企業對市場的靈活、迅速及時的動態適應。作為一種現代生產管理模式的敏捷製造 , 則可以認為是基於以資訊科技和柔性智慧技術為主導的先進製造技術和柔性化、虛擬化、動態化的組織結構 , 以其先進的管理思想、方法、技術 , 能全面滿足現代化生產管理目標要求 , 尤其是對市場具有很好的動態適應性的生產管理模式。“敏捷”的基本思想是既快又靈 , 所以一定要把資訊的價值提高到足夠的高度來認識。

3我國生產模式未來發展方向

與發達國家的先進生產管理模式相比 , 我國大多數企業生產管理模式仍很落後。這主要表現在 : 不適應市場變化 , 難以按市場要求組織多品種生產; 生產計劃控制能力弱 , 以高庫存保證連續生產 , 難以降低成本; 採用不能對市場進行靈敏反應的“推進”而非“牽引”的生產方式 ; 生產管理手段非計算機化 , 生產管理工作非制度化、程式化、標準化 ; 市場不成熟 , 企業間缺乏明確和真正密切的協作關係 , 難以建立規範的業務往來關係 , 供貨及時性難以得到保證等等。

敏捷製造代表著未來生產管理模式的發展方向 , 應引起我國政府、企業和科研機構的高度重視。隨著我國加入 WTO , 我國必須有未來發展的戰略眼光。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應讓企業成為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真正主體 , 努力探索適合我國企業發展的技術創新模式和生產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