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收稻穀的場景,現在很難見到了,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

又到了金秋時節,也意味著是一個收穫的季節,農村這會兒各種農作物也開始成熟,農民伯伯也開始忙碌起來,趕收各種成熟的作物,這也是他們大半年的勞動成果,收玉米,收稻穀等。如今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加快,很多農民也走進了城市,遠離土地,去從事著其他工作,也不在起早貪黑,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但筆者小時候就生活在農村,雖然很多年都沒回到過農村,但小時候隨著父輩們一起在田裡勞作的場景還是歷歷在目。

農村收稻穀的場景,現在很難見到了,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

我家在陝南,家裡也種水稻,每到農曆八月也是水稻成熟的季節,這也意味著幾個月的精心管理和辛勞有了收穫。在我們那兒插秧和收稻穀都是一件喜慶的事,鄰里之間都會互相幫忙。在收稻穀的前幾天,爺爺就會先把田裡的水放掉,這樣在打穀子的時候就不會在水裡了,影響勞作。

農村收稻穀的場景,現在很難見到了,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

既然要幹活,那肯定是需要提前準備一些工具的,鐮刀,揹簍或者籮筐,拌桶,圍席,一樣少不了,這些工具說出名字來,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沒有聽說過,更別說見過了。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一一做個介紹,還原一下我們哪個年代的勞動場景。

農村收稻穀的場景,現在很難見到了,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

鐮刀是割稻穀用的,稻穀是一蔸一蔸的生長的,長在田裡很整齊,割稻穀時剛好一把握住水稻的根部,一鐮刀下去,齊整的割倒放到一遍,大小要放的合適,不能多也不能少。

農村收稻穀的場景,現在很難見到了,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

拌桶,顧名思義是用來將穀子脫離的一種用具,由於當時還沒有現代化的稻穀脫粒機,只能用人工來脫粒了。這種木桶是一種長方形的,兩邊留有耳朵方便握手拉著在田裡走動。要脫粒時四周要用圍席圍起來,以防穀粒到處飛散,在脫粒時在拌桶裡要放上一個木柵欄一樣的東西,穀子就在這上面來回擊打,讓穀粒完全脫掉。一般進行脫粒的都是有經驗並且還有一把手勁的男人,兩人一組,拿起提前割好的稻穀把就在上面來回擊打,就像打鼓一樣,很有節奏感,打多少下都是有規律的。

農村收稻穀的場景,現在很難見到了,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

揹簍或者籮筐是用來裝脫粒下來的稻穀的,由於那時道路不方便,也只能用這種原始的方式進行運輸,拌桶裡的稻穀要滿了,就把它裝好揹回主人家的院子裡進行晾曬。

農村收稻穀的場景,現在很難見到了,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

脫過粒的稻草也不能浪費了,也要捆成大小合適的把晾曬乾,以後會有大用途的,比如養蠶時,可以用這個來做蠶架,成熟的蠶可以在上面結繭。所以這個是不能浪費的。

農村收稻穀的場景,現在很難見到了,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

雖然老家以不在種田了,當年父輩們耕作的土地也以退耕還林,爺爺也過世多年,但那時的勞動場景卻讓我難以忘懷。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