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理想國》:為什麼哲學家與民眾總是互相嫌棄?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柏拉圖的《理想國》,上一講中我們提到了柏拉圖的“洞穴之喻”,文末留下了一個思考題:“如果那個逃離的人回到洞穴,將真相告訴其他人,希望喚醒他們的覺悟和真知,他能夠做到嗎?”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里,妄圖想去改變別人的思想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所以答案是:不能。

柏拉圖《理想國》:為什麼哲學家與民眾總是互相嫌棄?

我們只有想到這一點,才能真正感受到古希臘思想世界是多麼的豐富多彩與氣衝霄漢。但,當我們又聯想到希臘是對數百個城邦的統稱,並不是一個統一國家的時候,所有疑惑又會有所釋然。

如果古希臘的思想繁榮與中國百家爭鳴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希臘思想更加超脫,中國的思想則更加務實。這樣一種區別是由不同的政治土壤帶來的。古希臘城邦爭霸無非是爭奪所謂的“盟主”,形勢遠不如中國戰國時代那樣你死我活。

柏拉圖《理想國》:為什麼哲學家與民眾總是互相嫌棄?

如果就此斷言古希臘人缺乏雄心壯志那就錯了,原因僅僅在於希臘的城邦過於分散,即便是雅典和斯巴達這樣的“超級城邦”也遠遠不具備吞併四海的能力。我們假設如果有人可以做到“一統古希臘”那麼他也會被驚人的管理成本給迅速壓垮。

我們反觀中國其實也是一樣,秦帝國統一中國以後面臨的問題就是:管理水平趕不上擴張的速度,最終迅速滅亡。所以到了漢朝管理模式反而出現了“讓步”,除了建立諸侯王之外,更是採取“無為而治”。

柏拉圖《理想國》:為什麼哲學家與民眾總是互相嫌棄?

事實上,這個問題是在很晚近的時候才被完全解決,不過我們並不需要重點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只要知道漢朝雖然“開了歷史的倒車”,但在最無為而治的漢朝初期,百家爭鳴也沒有再次發生,所以思想繁榮需要的各種天時地利人和,是很難被複制的。

話說回來古希臘的思想繁榮,我們要知道即便在古希臘第一流的思想也不會被大眾所接受,無論是何種年代裡,多數人都習慣於生活在“思想統一”的模式下,因為這樣才是最安全、最簡單、最節能的生活方式,往深處說這是基因的選擇。

柏拉圖《理想國》:為什麼哲學家與民眾總是互相嫌棄?

第一流的思想在很多時候非但不實用,而且有可能是錯的,甚至錯得很離譜,很可笑,但它之所以能夠稱為第一流的思想,必定蘊含著某種驚人的啟發性,所以就算是錯的,也是偉大的錯誤。

柏拉圖的理念論恰巧就是這樣一種東西,所以在2000年後還能啟發叔本華,又影響到了王國維。除此之外,理念論點燃的唯名論和唯實論的思想交鋒一直延續至今,在各個領域都綻放了璀璨的繁花。

柏拉圖《理想國》:為什麼哲學家與民眾總是互相嫌棄?

我們可以想到的是,當年柏拉圖在提出這種學問的時候,一定有著深深的無助感。他深知民眾的思想核心,也清晰他們並不願意接受這樣的思想,所以才會在洞穴之喻裡仔細描述了那個離開的人返回後的經歷:

他回到洞穴深處,試圖將自己的見聞講給同伴們聽。但他的眼睛已經無法適應黑暗,就連牆壁上的陰影都變得模糊看不太清。他強忍著身體的不適,為同伴們講述著外面的世界,並表達了想要解救他們的願望。同伴們卻說:“這個人到上面之後把眼睛弄壞了,那個地方肯定是極其邪惡的。這個人居然還說要解救大家,看來他不是瘋了就是要我們變得跟他一樣。所以我們一定要殺掉他。

柏拉圖《理想國》:為什麼哲學家與民眾總是互相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