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度的手藝》:“大匠之夢”背後,是我們所有人的精神食糧

1968年7月出生,12歲開始拜師學藝。從事民族歷史建築工作三十餘年,完成了一百多項建築作品,創造了十多項吉尼斯世界紀錄,人稱“湘西鬼才”。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李宏進。

李宏進的傳奇佳話,引起了周衛平的興趣,更引起了他對於傳統手藝的興趣,促使他深入傳統手作和古建的第一線,從泥濘的工地,到骯髒的工棚,與工匠交心,聽他們吐露心聲,並最終依據他們的創作經歷和心路歷程,寫成了《有溫度的手藝》一書。

在《有溫度的手藝》一書中,共載入了17篇文章,涵蓋了20餘位手藝人的經歷,分別述說了這些匠人背後的規矩、溫度、匠心與夢想。這其中,既有父業子承的掌墨師,也有精雕細琢的銀匠,他們雖平凡而低調,但在他們背後,卻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諧共生的處世哲學、堅定自信的文化傳承,在熠熠發光,照亮了後人的迷途。

《有溫度的手藝》:“大匠之夢”背後,是我們所有人的精神食糧

一、工匠精神

中國古代建築中,有一種常用的結構方式,叫做榫卯結構,主要是透過兩個部件之間的凹凸部位結合加固,常用於柱、梁等建築結構中。這種連結方式十分牢固,通常不需要使用釘子,體現了中國古老的建築文化智慧。其中榫是指突出的部分,卯是指凹進的部分。

在榫卯結構的使用上,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嚴絲合縫”。兩個部件之間,越是連線緊密,就越能使結構穩固。這就要求施工工匠一絲不苟,分毫不差,是十分考驗技術的專案。王氏父子正是這樣經驗豐富、技術高超的工匠。

王東凡、王東其父子是一對掌墨師。所謂掌墨師,就是掌管墨斗的師父,在傳統房屋建設中,他們擔任著總工程師的角色,統籌房屋建設的各項工作。大到選址設計、小到放線上梁,都是他們要操心的內容。掌墨師對於匠人的要求很高,要想使整個工程協調有序,不出差錯,掌墨師必須要事先在心裡有個輪廓,每個物件要多少材料,怎麼樣做才好看,細節怎麼設定才更協調,這些問題都需要提前考慮清楚,然後才能畫線。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只要一個不留神,那麼對於這項工程來說,就會是“滿盤皆輸”。

所以在掌墨師的字典裡,沒有“粗糙”二字,每一個細節都必須做到極致,精準到毫釐之間,才能做出完美的作品。而這不僅考驗掌墨師的經驗技術,更考驗他們的耐性與專注力。幾十年如一日,把手皮磨破,板凳坐穿,不斷地錘鍊,才能繪製出大寫的奇蹟。

現如今,生活節奏加快,人心浮躁,社會上湧現了一大批“差不多先生”、“差不多小姐”,凡事秉持著一種得過且過的“差不多哲學”,但中國有句老話,叫“玉不琢,不成器”,意思是說,玉不經過細心的雕琢,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琢玉、掌墨、打鐵、雕石皆是如此,只有耐心打磨,才能做出有用的器物。而做人也是如此,只有規規矩矩,一板一眼,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極致,才能成為有用的匠人。

正如王東其所說“做一個工程,要比前一個更滿意。做一個工程,要比前一個更滿意。”這種精雕細琢,一絲不苟,更上一層樓的精神,正是我們的工匠精神。

《有溫度的手藝》:“大匠之夢”背後,是我們所有人的精神食糧

二、處世哲學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古訓,是長者教育後輩最常用的一句話。這句話正好體現在了木匠活裡。

木匠是一個古老的行當,古代大到承載人類生活的住房,小到人類各項活動所使用的工具,大都是依靠木匠製作而成。我們非常熟悉的成語“班門弄斧”中的“班”——魯班,就是木匠的祖師爺。在歷史上留下了一段段傳奇的佳話。

木匠之所以如此“神通廣大”,住、行、用的器物都能製作,有一個十分關鍵的因素,就在於繁雜的工具種類。斧、錘、鋸、刨……數十種,五花八門,每一種又有數十種型號。每樣工具、每種型號在什麼時候使用,怎樣使用,這都是木匠必須掌握的技術,也是木匠人的“規矩”。

《墨子·法儀》中說道:“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對於木匠人來說,工具的使用就是他們要遵循的重要法儀。在木匠作業時,每一工序,每一部件,都要使用專門的工具,遵循專業的操作規程。只有如此,才能創造出讓人驚歎的作品。

除了工具的使用外,木匠行當裡還有很多其他的規矩,比如專用的斧頭不能借給外行人,以防止工具受損;不能用斧頭削新斧頭的斧柄,這寓意著“自毀自藝”等等,這些規矩不僅給匠人,也給後人傳達了這樣一個觀念,要“規規矩矩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除此之外,木匠活也是非常講究合作的。自古以來,我們就有“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古訓,這一點在大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尤其能夠體現。以亭子為例,在亭子的建造中,往往會使用相當大而粗壯的木材,這些木材單憑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翻動的,必須要所有工匠密切配合,聽口哨,看指揮,一下一下地撬,一點一點的移,才能把它放到該放置的位置,從而完成這件作品。

現如今,在“個性”與“自由”的呼聲之下,我們欠缺的,正是這樣一種規矩意識與合作意識,形如散沙,卻鮮少有人重視這些傳統美德的巨大力量。如今在木匠人身上,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力量,正是因為遵守規矩,懂得協作配合,他們才能創造出無數的建築奇蹟。而這也正是使我們融於社會的處世之道,是推動社會前進的發展之道。

《有溫度的手藝》:“大匠之夢”背後,是我們所有人的精神食糧

三、文化傳承

談到寫作這本書的初衷,周衛平說,“‘為手藝樹碑,為工匠立傳’一直是我的夢想”。他的外婆和母親都是裁縫,在那個年代,她們依靠穿針引線來養家餬口,但在這一針一線背後所延續下來的卻是一個家族的血脈。而這就是“傳承”,是血脈的傳承,更是文化的傳承。

“湘西鬼才”李宏進,也被稱作“當代活魯班”,2017年,由周衛平牽頭製作的《大匠之夢》在 中國教育電臺、北京東奧紀實等平臺熱播,其中便講述了他的故事。只可惜至今為止,這個傳統手藝領域的“時代英雄”,仍然鮮為人知。

李宏進出生於湖南省永順縣,長期從事民族建築、木雕與石雕等工作,善於鑽研,對傳統民間技藝飽含深情。1996年,他帶頭創造了佔地八百餘畝的民族特色建築群——張家界土家風情園,園區包括九重天、魯班柱、擺手堂等二十多座民族構築,其中九重天更是因為體量巨大,且全部採用榫卯結構,而堪稱中國民族建築奇蹟,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李宏進遭遇了很多的質疑,他一人掌管設計、技術、施工等各個環節,同時全程採用民族傳統工藝,連住建局的專家都不敢進行驗收,怕工程整個垮掉。但事實證明,這個連書都沒讀過的工匠,用他的技術與熱忱,創造了民族建築史上的一例奇蹟。

這是他的第一項世界紀錄,然而這並不是他的終極目的,他立下誓願,這一輩子要創造七十二項世界紀錄,這是他的夢想,在他的這份夢想背後,是對民族文化的自信,以及文化傳承的決心。

匠人、手藝人一直是一群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組合而成的團體,他們為了謀生而從事某種行當,在從事的過程中萌生出熱愛與熱忱,不斷融入新的思想和創意,賦予作品靈魂與生命。但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這種智慧的傳承,不願風餐露宿地吃苦,轉而走向更安穩安逸的“高階”崗位;此外,各類精密儀器的發明,也大大擠佔了手作產品的生存空間。在人才流失,市場流失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是文化的流失。

正如李宏進所說“原來我的師父說,民間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半壁江山,但現在很多手藝瀕臨失傳,有些手藝已經失傳。”有一些我們發現了,及時予以挽救,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這些文化,而另外一些卻被埋沒在了時代發展的車塵裡,被永久的遺忘。

文化是民族的瑰寶,一件件手作品其精緻的外表與精細的內裡,都讓人讚歎不已,任何一項手藝的失傳,對於一個民族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所以李宏進要讓它們走出國門,走進尋常百姓的視野中。他的七十二項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夢想正是來源於此,“金銀銅鐵錫,木瓦窯石漆……”七十二個行當,他要給每一個行當一個世界紀錄,引起更多人的興趣與關注,從而達成對於文化的傳承。

《有溫度的手藝》:“大匠之夢”背後,是我們所有人的精神食糧

文化的傳承不單單是某個人的任務,更是時代的任務,是我們每個人的任務。這是《有溫度的手藝》一書,向我們傳輸的重要觀念。

《有溫度的手藝》這本書中,沒有什麼驚天駭地的故事,也沒有感人至深的言辭,卻通篇都是對文化的告白,對行為的勸誡,對精神的引領。它用文字記錄了一個時代的匠人,也傳承了一個時代的匠人精神。他用紙筆讓我們見證了真正的大匠風範,見證了他們所創造的奇蹟。我們可能無法做這手藝的傳承者,但可以做這精神的傳播者,世代誦讀,共同守護大匠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