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牛之都——馬德里,旅遊王國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南歐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享有“旅遊王國”的美稱。明蝠的陽光、湛藍的海洋、眾多的歷史文化古蹟和特有的風土人情,每年吸引著世界各地遊客達5000萬人次。首都馬德里更是這個旅遊王國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鬥牛之都——馬德里,旅遊王國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馬德里地處梅塞塔高原中部,海拔670米,是歐洲海拔最高的首都。11世紀以前,這裡是摩爾人的軍事要塞和小集鎮,1561年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從特茹河上游谷地的托勒多遷都於此,在此後300多年裡,城市繁榮,人口增加,到19世紀末逐漸發展成為大城市,全國陸上交通樞組,20世紀以來,市區不斷擴大,人口迅速增長,現在城市面積達1020平方公里,人口400萬市內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和風格迥異的古建築摩肩並立,相映生輝,樹林、草坪和各種造型別致的噴泉點綴其中,市容美麗。

古代建築處處可見,王宮、博物館比比皆是。其中普拉多博物館是西班牙最有名的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美術館之一。它位於普拉多大街,建於18世紀,建築宏偉,門前有西班牙名畫家委拉斯開茲手握畫筆的坐像。內有100多間陳列室,儲存有3000多幅12-18世紀的美術作品。其中不乏西班牙歷史上的一些名家之作,如委拉斯開茲畫於1657年的《紡織女》,直接描繪了勞動者的生活狀況,為當時世界畫壇上的創舉,還有他畫的《醉漢》(又稱《酒神巴庫斯》),也很有名;戈雅的《國王的一家》,把卡洛斯四世的昏庸無道和王后的驕橫潑悍作了淋漓盡致的表現。

鬥牛之都——馬德里,旅遊王國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此外,還有義大利大師安吉利科、拉斐爾等以及英國、荷蘭、德國畫派的代表作,西班牙大畫家畢加索創作於1937年的巨幅油畫《格爾尼卡》也在這裡展出,它被視為西班牙國寶,1939年佛朗哥開始統治西班牙時,畢加索把作品送到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寄存,到1981年重又返回西班牙。這幅畫反映西班牙內戰時期,格爾尼卡(西班牙北部小鎮)遭受佛朗哥及其支持者法西斯德國的狂轟灌炸,16005慘實器等,坐落在阿爾卡拉街頭的宏偉的阿爾卡拉門,共有5道拱門,是馬灣裡著名的古建築。

鬥牛之都——馬德里,旅遊王國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馬德里城市建築中的一大特色是多廠場,全市有300餘處廣場,在較大街道的交又點兒乎都有一個廣場,廣場的中央通常有量像、鐘樓,其下為噴泉、花,廣場周圖則力歷史性建築物成現代化的商場、,別院等,百班牙廣場是馬德里的象徵,廣場中央是塞萬提斯紀念,他的名著《堂言河》中的堂吉討德及其隨從丘,潛沙的望像就在碑首,前面為水池,碑身倒映在水地之中,廣場一有百班牙摩天大重“馬德里鄧”。哥綸布廣場是市內最繁華的廣場這裡有歷史上看名的大陽門遺,所以又稱為“大陽門廣場”,它是馬德里市新,日城的分界處,廣場以西為舊城,建於15-18世紀,街道比較狹窄。

廣場以東為新城,是20世紀新建的,街道寬闊整齊。廣場周圍摩天大樓林立,數條大街由此輻射出去,廣場中心為航海家哥倫市紀念碑,碑呈圖柱形,全部用赭紅色大理石建成,環繞柱體中部,雕有7個凌空飛舞的女神底座四周,雕有8只巨大黑輛,威武雄壯,頂端是哥倫布全身立像,凝神遠望,兩手指向遠方紀念碑由圓形噴水池圍護,幾米高的水柱,在夜間彩色燈光的對映下,顯得十分迷人,特別引人入勝的是廣場下面的藝術城,這是一座龐大的地下建築,內有劇場、電影院、雕塑展覽室圖書館、兒童樂園,24小時對遊人開放,是人們休閒、遊樂的好去處西班牙有“鬥牛之國”的美稱。

鬥牛之都——馬德里,旅遊王國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全國有400多個鬥牛場,經常保持千餘人的鬥牛隊伍,每年要舉行幾千場的鬥牛表演,馬德里的文塔斯鬥牛場是全國最大的鬥牛場,可容觀眾2。5萬人,每年3-11月是西班牙的鬥牛季節,通常以星期日和星期四為鬥牛日。每逢這些日子通向文塔斯鬥牛場的路上,人如潮湧,路兩旁攤販向行人兜售著鬥牛士的照片,繪有鬥牛場面的手帕、扇子等。文塔斯鬥牛場是個圓形大沙場,用2米多高的欄板圍住,外圈是層層看臺。鬥牛前先舉行隆重的入場式,20多名鬥牛士穿著華麗的緊身衣褲,頭戴三角帽,由兩名騎士引導列隊進場。

鬥牛之都——馬德里,旅遊王國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鬥牛活動一般分為旗手鬥牛、騎士鬥牛、鏢師鬥牛和鬥牛士鬥牛4個階段。鬥牛活動最高潮是鬥牛士鬥牛,只見鬥牛士一手揮動紅色披肩,一手持劍,誘使已經負傷的野牛猛撲,猛撞,當野牛達到瘋狂頂點時,伸角朝鬥牛士胸部刺去,鬥牛士並不躲閃,而是輕輕一躍,縱身翻過牛角,利劍借牛衝力自牛肩刺入,直插心臟,鮮血進湧,龐然大物如山倒地,頓時場上歡呼聲、掌聲、口哨聲響徹天空,氣氛達到高潮,一個鬥牛日,通常有6場這樣的表演。除鬥牛比賽外,馬德里市民還愛看鬥雞、賽馬、跑狗或精彩的球賽。城市還設有第流的狩獵區和裝置齊全的體育場所,包括高爾夫球場、網球場、賽馬場、高山滑雪場和汽車賽場,被人們稱為消遣娛樂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