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輿論的產生,有什麼定義呢,又是以何種形式出現?

人類的輿論活動不絕於史,古羅馬的元老院與古希臘城邦時期的遊說與辯論,也在一定程度上是輿論意見的表達。而孔子所編寫的《詩經》中“風雅頌”三部分,“國風”中的不少篇目,是周王派遣專門人員前往各地採訪民情民意所完成,因此,國風可以看成是對當時的輿論的一種官方記錄。

明朝:輿論的產生,有什麼定義呢,又是以何種形式出現?

如果要給輿論一個準確的定義,是非常困難的。不少人認為輿論就是公共意見,但是這隻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輿論的含義,卻並不準確。大體上,“輿論通常是指參與公共事務的公眾態度,凡是人們每天訴說的思想和社會觀念都是它要研究的內容。”而在我國,輿論出現的時間較早,在語言出現後,在人們共同的生產生活中,原始的意見交換出現了,輿論就產生了。發展到後來,輿論更是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在完成某一件事情的具體活動中,也有零散的輿論產生,當事件彙集多了,相關的意見與看法也彙集在一起,這一過程中,輿論的合意就出現了。當國家制度形成以後,國家的首腦在行政過程中,也要徵詢人民的意見,這也是輿論的出現。

明朝:輿論的產生,有什麼定義呢,又是以何種形式出現?

“輿論”二字正式見諸文字,是在曹魏大臣王朗在上魏文帝的一道奏摺中,表達不宜輕舉妄動征伐東吳的原因中,提到有一條“理由是‘懼彼輿論之未暢也”,,見《三國志·魏志·王朗傳》:“設其傲狠,殊無入志,懼彼輿論之未暢者,並懷伊邑。”這裡將“輿論”解釋為“公眾的言論”。此中輿論二字所指的意義與現代的意義相仿,因為王朗所指的背景是,孫權已經答應派其子來曹魏做人質,就不能因為人沒到而派兵討伐,擔心會造成人民對魏文帝行為的不理解而議論紛紛,這裡的輿論是指人民對皇帝的聖旨議論紛紛,是一種公共意見的表達,是人民對政治事件的態度。

明朝:輿論的產生,有什麼定義呢,又是以何種形式出現?

在三國以後,來表示社會上對某一事務的公共意見,也常常用到用“輿論”、“輿人之誦”等詞來表達。而與輿論一詞最相關的,是“輿人”一詞,談到古代的輿論,我們往往不能不討論輿人。“輿”字本來的意義為車廂,在春秋之季,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前,交戰是用戰車,而即使騎兵被運用於戰爭之後,戰車仍是戰場的重要工具,而這裡的“輿”,引申意義就為戰車了,坐在車上的人,就被成為“輿人”,後來漸漸引申為能夠坐車或繳納戰車的人,以至於推車的人、抬轎的人,都是輿人,意義就泛指眾人了。“輿人之論”或“輿人之頌”就表示眾人的意見了。

明朝:輿論的產生,有什麼定義呢,又是以何種形式出現?

歷代也常常用輿人、輿論表達相關的公共意見。例如,南宋詩人胡銼七律《吊岳飛詩》中有一句“石頭城下聽輿論,百姓肇眉亦可憐!”,這裡就直接出現了“輿論”二字,已經與輿論的今意相接近,也是表達社會上對岳飛的評論。

明朝:輿論的產生,有什麼定義呢,又是以何種形式出現?

上古時期,人們在勞動生活中產生了語言,有了社會級層,就有了輿論的產生。而我國對輿論的重視,見於史料的,始於周代。“《左傳》說,天子為了瞭解國家情況,每年正月使遒人(相當於現在的郵差)周遊全國”,這是天子為了瞭解各地區的老百姓的真實願望,而派出自己的專使前往瞭解情況的形式。

明朝:輿論的產生,有什麼定義呢,又是以何種形式出現?

以各種詩歌、歌謠形式出現的輿論,在周代是屢見不鮮。例如,在國家將發生大事或是改朝換代的時候,總是會出現以童謠形式出現的民間輿論,借用“上天示警”的方式發表輿論,表達對時局的看法。例如明代馮夢龍所著《東周列國志》中,開首第一章即點出了西周滅亡的預兆,藉助滿街小兒唱的童謠,表達對未來的看法,周宣王(周幽王的父親)有一次為出兵征伐少數民族部落姜戎,親自前往太原“料民”,即整理統計人民的戶口及各類物資,為征伐做準備。在回京的路上就聽到小兒唱童謠:“月將升、口將落,厭弧箕簸,幾亡周國!”,除了在《東周列國志》這樣的小說中之外,作為封建社會正史之首的《史記》,也記錄了這樣的童謠:“宣王之時童女謠言:‘厭弧箕簸,實亡周國’!”因此可見,在當時,是有類似的童謠在社會上廣為傳播,是毫無置疑的。而封建社會中,常常會用這樣民謠來表示預測王朝的命運。而這裡的民謠,按照本書的說法是預示其繼承人周幽王將喪身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