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類與民族的述說——俄羅斯人類學民族學博物館

導語:

這是放得大帝親自下令建造的博物館,是俄羅斯第一座自然科學博物館,但進館參觀前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展品有些驚悚。

對人類與民族的述說——俄羅斯人類學民族學博物館

彼得大帝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對近代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研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貢獻。俄羅斯人類學民族學博物館,就是18世紀初彼得大帝下令建造並免費對公眾開放的自然科學博物館,大帝認為人們對科學知識的追求應該得到滿足,應該“受到教育和接待,而不是還要剝奪他們的金錢”。

對人類與民族的述說——俄羅斯人類學民族學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聖彼得堡市瓦西里島大學沿岸街、著名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對面,是一座薄荷綠色與白色相間的巴洛克式建築。在這座色調淡雅清新的建築內,展覽著彼得大帝花重金從世界四大洲收集而來的人類學和民族學資料,其中包括許多人體標本,但更多的是畸形兒標本。展品林林總總100萬件有餘,其中人種學、人類學和考古學方面的藏品不僅數量龐大、品質精緻而且科研價值極高。

對人類與民族的述說——俄羅斯人類學民族學博物館

博物館的一層主要介紹俄羅斯及俄羅斯周邊國家的人類發展史,館內展示了多個不同種族的歷史及生活文物,蠟像和服裝道具、人體標本、動物標本等一應俱全,是瞭解人類學和民族學的絕佳去處。但博物館的二層展廳的展品有些“駭人”,被解剖的畸形兒和反常人類的展覽讓遊客多少有些不適,好在許多“怪胎”都經過了藝術化的處理。展館內比較引人注目的是由荷蘭醫學博士、著名的解剖學家弗雷德裡克·勒伊斯製作的“溼的”標本作品,包括嬰兒標本、人體器官和頭部。

對人類與民族的述說——俄羅斯人類學民族學博物館

勒伊斯在製作標本上有獨特的天賦,不但能使標本幾百年不腐爛,還可以將標本美學化和娛樂化,一如勒伊斯本人所言:“我死都死得這麼迷人。”1717年,愛好收集人體標本的彼得大帝花費了3萬荷蘭盾將勒伊斯的全部標本收集到手,並將這些美麗而珍貴的標本安放在博物館中展出。

對人類與民族的述說——俄羅斯人類學民族學博物館

雖然這是一座非同尋常的博物館,也有人告誡說“膽小者勿進”,但作為一家向公眾展示人類學和民族學知識的教育和科研機構,博物館自然有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所以,博物館絕非是畸形的標本秀,更不是獵奇者的聚集地。

對人類與民族的述說——俄羅斯人類學民族學博物館

還有一點值得提起的是,博物館的瞭望塔三樓還有一座羅蒙諾索夫博物館,這位俄國曆史上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被譽為“俄國科學史上的彼得大帝”,詩人普希金曾經將他比喻為“俄羅斯的第一所大學”。所以,如果可以,不妨移步“探訪”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瞻仰一番俄羅斯科學界泰山北斗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