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氣球到飛艇再到藝術品,看看人們利用氣球的歷史

如果說《飛屋環遊記》裡用一紮氣球開始環球旅行只是動畫裡的白日夢,那不如來看看歷來那些天馬行空的藝術家、建築師們是如何把充氣裝置運用到現實中,除了飛上天,充氣裝置在藝術、建築、工業、軍事等領域還有許多價值。

從氣球到飛艇再到藝術品,看看人們利用氣球的歷史

梅斯蓬皮杜中心(centre pompidou-metz)最近以“飛行夢”(aerodream)為主題策展,分為七個部分,描繪了過去百年來的充氣裝置發展中的關鍵時刻,帶領觀眾遊歷夢幻的充氣裝置、充氣建築、充氣設計及其歷史,穿越入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的“充氣熱潮”,展覽現場透過裝置、設計圖紙、海報、照片、短片等形式展示出各類充氣概念藝術品、大規模的充氣建築、軍事應用等。

展覽的第一部分以“藝術中的空氣”為主題從義大利藝術家皮耶羅·曼佐尼(Piero Manzoni)的作品,再到2011年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的大型作品Leviathan,展示了20世紀60年代早期設計充氣藝術品先驅者的創作。

從氣球到飛艇再到藝術品,看看人們利用氣球的歷史

展覽的第二部分主要著眼於充氣結構在工業領域的創新。其實早在20世紀上半葉,充氣結構主要運用於軍事用途,比如飛艇的製造。這部分的展覽展示了當時的建築師、工程師的作品,比如 巴克敏斯特·弗勒

(Buckminster Fuller)

在1954年獲得了測地線穹頂*的專利,弗雷·奧托

(Frei Otto)

因創新了充氣和張力拉伸的結構而獲得了普利茲克獎。

*測地線穹頂是指在球體表面周圍以正多面體的形式排列支柱來近似球體或部分球體的結構,或者其他多面體。這種結構非常堅固穩定,體積重量比是所有已知的線性結構中最大的。

從氣球到飛艇再到藝術品,看看人們利用氣球的歷史

從氣球到飛艇再到藝術品,看看人們利用氣球的歷史

從氣球到飛艇再到藝術品,看看人們利用氣球的歷史

從氣球到飛艇再到藝術品,看看人們利用氣球的歷史

除了充氣結構的現實運用之外,本次展覽還向觀眾了充氣裝置是如何成為一種媒介,得以想象全新的烏托邦式生活、促成城市互動。例如,展覽的第二和第四部分展示了範可·馬祖切利(Franco Mazzucchelli)、COOP HIMMELB(L)AU等藝術家透過實驗性充氣結構來研究如何改變人與環境的關係。

從氣球到飛艇再到藝術品,看看人們利用氣球的歷史

當觀眾來到展覽的第五部分,便能看到塑膠和充氣結構的發展興衰與復甦,20世紀60年代,塑膠的大規模生產導致Quasar khanh、A。J。S。 aérolande等藝術家、設計師在創作時放棄了傳統的材料,轉而使用塑膠進行充氣傢俱的設計。儘管在不久之後,塑膠和充氣設計在70年代的石油危機後便不再受歡迎了,而觀眾還是能夠在此次展覽中看到Kengo Kuma和Diller Scofidio、Renfro等當代建築師與第一批充氣設計先鋒重新建立聯絡,包括當時的小型專案和大型的地標性建築。

從氣球到飛艇再到藝術品,看看人們利用氣球的歷史

從氣球到飛艇再到藝術品,看看人們利用氣球的歷史

從氣球到飛艇再到藝術品,看看人們利用氣球的歷史

從氣球到飛艇再到藝術品,看看人們利用氣球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