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雲:留在記憶裡的年畫作品

最後一次買傳統年畫已經是很遙遠的事了,大概是78年的春節,那時候在外地讀高中,過年放假後準備回家,想著要去奶媽家帶的禮物,就出去買了幾張年畫,當時買的是傳統年畫年年有餘,兩個胖娃娃,喜氣洋洋地抱著條大魚,還有一張是財神,後來再沒有買過這種傳統年畫。

張麗雲:留在記憶裡的年畫作品

年畫是過年時家家戶戶都要貼的一種喜慶牆飾,它既有喜慶的意思,也有吉祥的寓意。以前的年代,文化生活比較枯燥單調,每到過年就是一件最大的事情了,除了做過年的食品,穿新衣服,大掃除以外,最大的喜慶就是準備過年牆上貼的畫,窗戶上貼的剪紙,年畫主要以購買為主,剪紙可以自己製作。

當時年畫的內容有主席像,有樣板戲,有革命故事,還有傳統的農村版畫,年年有餘,財神,門神等等,對聯更是家家必備了,還有一種就是吊掛,貼在房簷上的一種黃色的剪紙,樣式挺簡單,每年都是由奶哥親手製做,再一一掛到房簷上。

最有意思的是剪紙,有大有小,內容豐富,大的貼在牆上,小的貼在窗戶在,現在辦喜事的時候也會有。

張麗雲:留在記憶裡的年畫作品

製作剪紙的過程還挺複雜1、找圖樣,那時賣圖樣的基本沒有,主要是從巧手的民間藝人手裡借,然後由小夥伴們互相傳播。2、燻圖樣,圖樣要想留下來自己用,必須燻在一張白紙上,方便剪紙。3、燻圖樣一般用樺樹皮點燃以後熏製,有點技術含量,火不能大也不能小,必須恰到好處,火大點著了,火小了燻不好。4、有了圖樣還得有工具,能擁有一把得心應手的小剪刀,那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5、剪紙,我不拿手,笨笨的,但是熱情高漲,當成一件開心的大事做,每年的年畫裡總會有我的一幅剪紙作品。

張麗雲:留在記憶裡的年畫作品

記得我家牆上過年換上新年畫以後,總要貼一年,年畫的主題不變,主席像,樣板戲,英雄人物,內容略有變化。其中有沙家浜,紅燈記,杜鵑山、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的劇照就是年畫的一種,偶爾還有雷鋒,董存瑞、張思德等英雄人物。

張麗雲:留在記憶裡的年畫作品

現在基本不用貼年畫,經濟實力強的人家牆上掛的是貴重的書畫作品,有請名人寫的,有購買的。一般家庭的牆上也是十字繡,花鳥魚蟲書法,油畫等,過年不用更換,換換對聯就行。現代年輕人的家裡基本上都掛巨幅結婚照,以及現代藝術品,俗氣的年畫只能留在記憶裡了。

年畫是一種文化產物,具有時代特徵,是隨著社會大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對於我來說留在記憶裡傳統的年畫喜慶吉祥,還是一種激勵。樣板戲是過去時了,傳統的福娃一直也喜歡,只不過不是原來的那種紙畫了,是貼片而已。一篇年畫文章也是留在記憶裡的一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