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回憶】禾稞鯉

【兒時回憶】禾稞鯉

客家山區水源豐富、水質好,素來就有利用水稻田放養鯉魚的生產習俗。稻田養鯉魚,既可以增加肉食,鯉魚又可為水稻除蟲、除草、中耕。稻香、魚肥,實現魚糧雙豐收。

每年早稻插後半個月左右,魚苗商販們就會挑著魚苗籮擔走村串戶,向農戶兜售魚苗。農戶們都會選擇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按每畝放養120~140尾魚苗的基數,購買鯉魚苗到稻田放養。

對放養鯉魚苗的稻田要經常巡視檢查,保持適量的田水。下雨時要做好排洪防澇,以免田水超過“田唇”;天旱時要及時灌水,確保鯉魚生長所需用水;特別要注意的是,要在“田缺”安插用竹篾編制的小魚柵或插上杉樹枝,防止鯉魚在排灌水或下雨時順水溜跑。

鯉魚是雜食性的魚類,不用投放任何飼料,鯉魚不但吃稻田裡的藻類植物,還以施放在稻田裡的腐熟農家肥、有機肥及稻田土壤孳生的小蚯蚓、小蠅蛆、小蜉蝣為食物,也吃為害水稻的各種小害蟲。水稻抽穗揚花時,它還會吃掉在田水中的禾花粉,食禾花粉長大的鯉魚肉嫩骨軟,特別鮮美,被人們冠予“禾花鯉魚”的美譽,深受人們喜愛。

鯉魚每天在稻田穿梭遊動,尋覓食物,起到為水稻中耕鬆土作用,促使水稻根系生長。

早稻成熟時,鯉魚每尾也長到了三兩至半斤。割完早稻,排乾田水,便可用竹篾編織的捕魚竹圈捕捉鯉魚,每畝可產鯉魚30~50斤。割禾捕鯉魚時,家家喜慶鯉魚豐收,戶戶魚肉飄香。除食鮮魚外,大家還習慣將鯉魚剖殺、醃適量鹽、晾乾,置鍋中不加油用慢火烤熟焙乾後,藏於密封的陶罐或鐵瓶中,慢慢食用。“禾花鯉魚”幹是客家人的佐餐、待客美食,也是饋贈佳品。

上世紀50年代,由於農業體制和耕作技術的變革,影響了稻田放養鯉魚的生產。在耕作技術上,推廣水稻中後期實行露田、曬田,違背了魚兒離不開水的起碼條件,稻田放養鯉魚受到制約而逐漸減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部分山區農戶又恢復稻田養鯉魚的習俗,並實行技術改革,在稻田裡挖魚溝、挖魚湖,解決魚、稻兩種生物共生的矛盾,實現了魚、稻用水兩不誤。但是,由於化肥、農藥、除草劑的廣泛推廣使用,農家肥、有機肥施用量日漸減少,嚴重影響了鯉魚的生長繁殖,利用稻田放養鯉魚這一傳統的生產習俗逐漸消失,成為歷史記憶。但在今後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山區農戶可嘗試把水源充足的山坑、低產田築壩挖塘,發展漁業,作為增加收入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