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和生活:日常心理學探索(一)

心理學和生活:日常心理學探索(一)

序言

心理學知識不能直接拿來生搬硬套,給別人貼標籤,要求別人怎麼做,而是要深刻的理解心理學知識,在關於人和生活的哲學指導下,用所學的心理學知識進行個人實踐提升自己,另外一個途徑就是觀察社會和人際現象,揣摩我們平常對於這些現象是怎麼解釋的,然後用所學心理學知識來嘗試重新解讀這些現象,看認識上的變化是否能帶來情感和應對方式的變化,能否以更好的心情面對,用更好的方式來應對,讓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人際關係處理得更好,活得更幸福。

為了做到這一點,我準備收集自己工作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用心理學和心理諮詢理論進行剖析,分享給大家,共同交流進步。

一、和動機分析有關的現象

在日常生活中從某個角度來看我們大家都是心理學家,都要分析他人言行之後的動機,我們應該聽過這樣一句話“聽其言,觀其行”,也就是說我們有時候並不相信別人所說的話,還要觀察他人的行為,看他說的和他做的是否一致。僅僅做到這一步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在人際交往的當下分析別人的動機,看別人心裡想的和嘴裡說的是否一致,那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在人際交往中很多時候我們很多時候不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的話和自己內心的真正想法並不一致,有的時候我們知道自己內心是怎麼想的,有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只是感到不舒服。要分析這種現象,需要做哪些工作和思考?

我想有這個幾個工作要做,第一個是觀察現象確定這些現象發生的情境,就是什麼情境下會發生這種現象,然後進行分類,第二點是初步確定這麼做有沒有意義,只有有意義才值得繼續向下探究。第三點就是我們在觀察時會發現一些互相關聯的現象,那麼把重點先放在自己要研究的主要現象上,這個點研究的差不多了再研究相關現象,要不然各種相關現象攪在一起就很難深入下去,第四點就是分析之後對於這種現象看法會有什麼改變,情感上有沒有變化,應對方式是否可以改變能夠把事情處理得更好。

以前做過這方面的工作,但是真正這麼坐下來認真梳理是第一次,先講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作為開始,比如說我讓弟弟或孩子把某個家務幹一下,是為了鍛鍊他們,因為我們除了工作還要生活,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那麼他們是否願意幹,能不能支的動?在這個問題上我自己平時是怎麼做的很重要,我平時如果很勤快下班經常幹家務,那麼有可能容易說動他們幹,如果我平時下班之後很懶不幹家務可能就說不動他們,原因很簡單,我自己沒有做好榜樣沒有進行身教,那麼我說的話就很難讓人信服,他們心裡會不服氣覺得我懶得不幹還要使喚他們。

後來我再讓家人幹某個家務的時候會這樣做,先判斷一下自己當下想不想幹,如果我當下想幹願意幹我就直接讓他們把這個事情幹一下,如果我不想幹就會換一種說法告訴他們自己因為某種原因不想幹活,請他們幫助把這個家務幹一下,這樣根據自己的真實動機採用不同的交流方式來處理實際效果明顯比以前會好一些,還有其他的一些注意點就是不要在別人心情不好的時候或者正在幹自己想幹的時候指使別人幹活等等。

今天本來想舉一個自己的生活事件進行剖析,但是生活事件略顯複雜,而且分析起來比較耗時,就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分享一下,剛開始準備朝這個方向進行正式探索,經驗不足歡迎大家提意見指點交流,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