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分析了多個未成年犯罪案,發現了這個“教育漏洞”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教育對其產生的影響遠比他們所接觸的其它任何的教育形式更加深刻。不得不說,在很多家庭中,母親一個人扛起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而父親則像隱形人一般,在孩子的教育中長期處於缺位的狀態。對於孩子而言,他們所需要的教育是由父母共同來完成的,

如果父親長期缺席的話,那麼這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的行為出現偏差,甚至會誘發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兒童心理學:分析了多個未成年犯罪案,發現了這個“教育漏洞”

教育專家分析多個未成年犯罪案,最終發現了家庭教育的漏洞,遺憾很難彌補

此前有教育專家針對多起未成年犯罪案件進行研究,透過心理分析,專家發現這些實施犯罪的未成年人大多存在著家庭教育缺失的情況。

小童的父母在他五歲的時候就離婚了,小童此後一直跟著母親生活。母親十分要強,對於小童的要求也比較嚴格,尤其是在孩子的學習上,

母親更是提出了較高的標準,如果小童考試出了班級前三名的話,母親就會胖揍他一頓

。在母親的管教下,小童的成績一直不錯,可是就在前不久他卻趁母親熟睡,拿起錘頭把母親打成頭部重傷。

兒童心理學:分析了多個未成年犯罪案,發現了這個“教育漏洞”

鼕鼕的父親是一名海員,一年到頭也回不了家幾次,所以鼕鼕平時的照顧和教育都是由母親一個人負責的。因為心疼孩子常常看不到爸爸,鼕鼕的母親對於兒子十分寵溺。

只要是兒子想要的,母親都會盡量滿足,

可是即便如此,鼕鼕最後還是因為母親不肯給自己買最新款的手機而對母親拳打腳踢,

直至把母親肋骨打斷兩根。

在未成年犯罪中,

有60%以上的未成年出生於單親家庭或者是其他功能破損的家庭之中

。由此,教育專家們認為,僅僅憑藉父母一方扛起來的教育並不利於孩子形成健全人格,還有可能會導致孩子誤入歧途。

兒童心理學:分析了多個未成年犯罪案,發現了這個“教育漏洞”

家庭教育中,父親的缺失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哪些不利影響?

在父母教育中,父親身上的權威感更重,相對於母親溫柔體貼的照顧,父親的養育方式會更加有原則底線。

如果父親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感不強的話,那麼這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不斷地試探母親的教育底線,最終導致行為出現偏差。

教育本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如果家庭教育僅僅是由母親一個人來承擔的話,那麼這很有可能會導致母親承受的教育壓力過重,而這也容易激發母親身上的負面情緒,甚至會變得過於偏激。

看起來是母親對孩子的教育優勢,但是其實真正誘因卻是因為父親的“袖手旁觀”

兒童心理學:分析了多個未成年犯罪案,發現了這個“教育漏洞”

如果父親無法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那麼這很有可能會

導致家庭功能失衡。

孩子和母親的關係更為親近,這也使得他們更容易對母親產生較強的依賴感。這種依賴心理並不會隨著他們逐漸長大而慢慢減弱,最終孩子很有可能成為長不大的媽寶男。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應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父親們有必要明確家庭教育是需要父母雙方共同為之付出時間和精力的,所以當孩子的教育出現問題時,

父親們一定要及時反思,而不是甩鍋給妻子

。如果父親們能夠在教育中更有主動性,更有擔當的話,那麼相信孩子的成長方向一定不會出問題。

兒童心理學:分析了多個未成年犯罪案,發現了這個“教育漏洞”

教育思考是非常複雜的,僅僅憑藉著母親來做決斷,這就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明顯的不足。

這時候父親一定要在教育中保持一定的參與性以及話語權,父母倆有商有量的教育方式,才會更加有助於孩子獲得全面的教育引導。

在教育中,父母們需要保持融洽的溝通,父親們尤其應該多表達自己的教育態度。

兒童心理學:分析了多個未成年犯罪案,發現了這個“教育漏洞”

在教育上,父親的教育方式更加理性,與母親的教育方式有明顯的不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父親的教育方法就一定是正確的。所以父親們有必要和母親們站在統一的教育戰線上,不要居高臨下,頤指氣使地挑毛病。事實上,

如果父親不能夠和母親默契配合的話,總是喜歡挑三揀四的態度反倒會影響到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效果。

想要把孩子培養成才,父母們都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心力,一個躺平的父親是無法給予孩子他們想要的愛和引導的。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處於隱形模式的父親們應該有所改變,主動承擔起教育的責任,讓孩子可以成長得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