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檢竟是噩夢開始!全球首例Au-Kline 譜系疾病PGT家庭迎來健康嬰兒降生

東方網通訊員陳松長、張麗6月16日報道: 6月9日,小麗一家迎來盼望已久的寶寶,他的平安降生一掃籠罩在這個家庭長時間的陰霾,也牽動了來自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黃荷鳳院士團隊的心。

一次產檢,是噩夢的開始

故事還得從七年前說起。小麗和丈夫是同學,從校園相識到邁入婚姻的殿堂,一路順風順水。婚後不久,小麗懷孕了,正當全家沉浸在準備迎接新生到來喜悅的時候,一次產檢卻成了噩夢的開始:大排畸檢出胎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並伴有宮內生長受限。經過慎重考慮,小麗夫妻艱難地決定放棄這個孩子。當時他們剛剛搬了新家,自然而然誤以為是裝修材料不夠環保,通風時間不夠長而導致胎兒出現了問題,並沒有進行遺傳學的相關檢查。

養好身體後,小麗重新調整心情,開始備孕。再次懷孕的過程還算順利,很快就又到了大排畸的日子。遺憾的是,這個胎兒也出現了與前胎類似的情況——先天性心臟病伴宮內生長受限,相同的噩耗再次讓小麗一家人備受打擊。從此,小麗開始了漫長的四處求醫之路,先後輾轉於浙江、上海等地各大醫院,期待能為肚裡的孩子尋求到科學合理的病因學解釋。

夫婦倆考慮到自身年紀都不小了,且在上一次懷孕過程中已經進行了一次大孕周引產,加上胎兒的部分心臟問題可以在出生後進行手術修復治療,再次引產也有些於心不忍,最終決定給腹中胎兒一次機會。41+周時,寶寶出生了,可是表型卻比預期嚴重得多:除了超聲檢測到的心臟問題外,還表現出特殊面容、腦發育不良、肌張力異常、餵養困難、發育遲緩等。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與同齡人間的差距也越來越明顯,直到2歲時仍然不能獨坐,不會說話,對外界聲音幾乎沒有反應。痛苦不堪的小麗夫婦只好繼續帶著孩子四處求醫,想搞清楚為什麼自己和丈夫明明身體健康,卻接連兩胎都出現了相似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幾乎所有的遺傳相關檢測都進行了:基因晶片、染色體核型分析、線粒體測序、全外顯子測序……一次次的希望和隨之而來的失望,讓全家都籠罩在陰暗中。

他們還能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孩子呢?

全球首例,院士團隊發現新的致病基因

瀕臨放棄之際,小麗夫婦抱著最後一絲希望來到了上海,求助於黃荷鳳院士團隊。在仔細詢問病史、對患兒進行詳細的表型調查後,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遺傳中心徐晨明/張靜瀾團隊對小麗夫婦和孩子進行了家系全外顯子組測序資料的重分析,發現在先證者的R基因上存在複合雜合變異,分別遺傳自父母。雖然預測變異有害、遺傳方式相符,但作為一個新基因,人們對其知之甚少,目前的研究尚未有具體疾病與其明確相關聯。與此同時,該患兒變異的R基因與引起Au-Kline 綜合徵的HNRNPK 基因存在相互作用,且小麗夫婦生育兩胎患兒的表型幾乎完全和Au-Kline 綜合徵重疊,黃院士認為資料重分析發現變異的R基因極有可能是Au-Kline譜系疾病另一個新的致病基因。

儘管覺得R基因變異極有可能是引起小麗夫婦不良生育史的元兇,但還是需要進一步的功能實驗驗證,動物實驗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在中科院分子細胞卓越創新中心李勁松院士團隊的幫助下,團隊利用CRISPR/Cas9對單倍體細胞進行了基因編輯,構建了攜帶R基因突變的“人造精子”,快速地構建了突變小鼠模型。研究發現,雙等位基因變異的小鼠在形態、存活率上均與野生型/雜合型的小鼠有明顯差異,表現出嚴重的胚胎致死性或結構畸形,體外的生化實驗也證實了變異對基因功能的有害性。

藉助第三代試管嬰兒,生育健康二胎

新基因的研究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同時也需要一點機遇和運氣。遍訪國內外的各大遺傳檢測中心和公共資料庫,始終沒有聯絡到另一個獨立的家系。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小麗夫婦有些坐不住了。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卵巢的儲備功能逐漸下降,他們越來越渴望擁有一個健康的孩子,也害怕因為年齡增大而永遠錯失了生育孩子的機會,希望藉助三代試管嬰兒技術(PGD)對攜帶R基因複合雜合變異的胚胎進行剔除。經黃荷鳳院士和徐晨明主任的反覆遺傳諮詢和充分知情告知後,並經過倫理委員會討論同意,小麗夫婦的PGD助孕請求獲得批准。第一個週期獲得4枚可以檢測的胚胎,然而其中3枚均有染色體異常,剩餘1枚還帶有R基因的複合雜合變異。第二個週期獲得5枚可以檢測的胚胎,幸運的是,其中1號胚胎既無染色體異常,也不攜帶R基因的兩個變異。移植後,小麗順利懷孕,產檢一路綠燈。孕中期,小麗在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遺傳中心進行了產前診斷,再次確認胎兒不攜帶與上一胎相同的R基因的複合雜合變異,同時染色體核型和大排畸等其他檢測也都正常。

最終,6月9日小麗足月剖宮產下了一個9。2斤的大胖小子,新生兒各方面都十分健康。喜極而泣的小麗給黃院士送來了感謝信,感謝團隊的付出,讓自己終於得償所願,有了個健康可愛的寶寶。

近年來,黃荷鳳院士團隊先後幫助眾多像小麗夫婦一樣受罕見基因突變困擾的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後代。團隊創立了多個研究成果/技術體系臨床應用轉化的典範,多項成功案例為國際國內首創,包括:國際首例性腺基因嵌合PGD成功助孕;首次在遺傳性甲狀腺癌、大腸癌等腫瘤家系中開展PGT,使其成功生育健康子代;首次用PGT實現HLA成功配型,為臍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同胞疾病提供保障;誕生了上海市首例全基因組篩查PGT健康嬰兒;誕生了國內首例單細胞高通量測序聯合核型定位的甲狀腺癌家系“無癌”PGT嬰兒;幫助因攜帶“噬血細胞綜合徵基因”而7次懷孕二度喪子的楊女士實現“媽媽夢”,阻斷噬血細胞綜合徵的家族傳遞;率先使用卵母細胞1/50大小的極體進行基因檢測,圓了“馬德隆畸形”媽媽的母親夢;全球首例透過PGT技術阻斷印記基因疾病Schaaf-Yang綜合徵的健康新生兒順利分娩。黃荷鳳院士團隊研究成果在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推廣,有力地帶動國內其他醫療機構的輔助生殖及PGT技術進步,獲批生殖遺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並以第一完成人先後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黃荷鳳院士表示,對於生育過新發突變或反覆相同畸形患兒的夫妻,再次生育之前有必要進行遺傳學諮詢,對疾病病因進行篩查及診斷,一旦獲得充分的證據,明確致病基因及突變位點,可針對性實施三代試管嬰兒(PGD)助孕,阻斷出生缺陷的發生。

產檢竟是噩夢開始!全球首例Au-Kline 譜系疾病PGT家庭迎來健康嬰兒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