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建議,幫你行之有效地克服“社交恐懼症”!

三個建議,幫你行之有效地克服“社交恐懼症”!

大家好我是西門君,每天幾分鐘,為你解密生活中的傳播學。

在這個資訊時代,我們每個人究竟是更善於表達了,還是剛好相反?專家給出的答案是,在網上,人們可以做到暢所欲言,可是一旦迴歸到線下,許多人就不知所措了。“社交恐懼症”患者與日俱增。

這種症狀表現為,在與他人進行社交時,會產生顯著的害怕或焦慮的情緒,同時會伴有強烈的迴避行為。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

對於人際傳播而言,“社交恐懼症”可以說是最大的傳播障礙之一。

那麼,如何行之有效地克服“社交恐懼症”呢?西門君有三個建議。

第一步,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社交恐懼的產生根源,是對別人的看法過分地看重了。比如,在一些社交場合中(尤其是陌生的環境),社交焦慮者普遍都有一種預估,那就是假設他人會嘲笑甚至貶低自己。

錯誤的思維模式帶來錯誤的行為,你想改變自己的行為,首先就得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那,怎麼改變思維模式呢?首先,學會正確地識別他人的社交訊號。比如領導發火,不一定都是因你而起。你的女神皺眉了,可能只是因為肚子不舒服,而不是因為你的表現不佳。

另一個建議,不要過分苛求自己的行為準則。比如,當你想鞭策自己邁出社交的第一步時,不要使用“必須”“應該”等強迫性的詞彙,而是用“如果我先開口……會不會比較好?”

三個建議,幫你行之有效地克服“社交恐懼症”!

第二步,突破固有的行為模式。上面說了,思維模式會影響行為,可是反過來,行為模也會影響思維模式。比如,你在談話中習慣躲避別人的視線,又或者你總是僵著一副臉。對方看到你的表現,自然也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於是你還以為對方是呈現的不友好的姿態,更加緊張了。人際傳播的惡性迴圈,便這麼產生了。

那麼,當你鼓起勇氣直視對方,或者主動露出微笑的時候,對方自然也會卸下警惕心,從而實現氣氛友好的社交。

總之,無論是逃避眼神,不苟言笑還是其他什麼安全行為,你最好都列進一個清單裡,找個機會統統把它們給摒棄掉。然後嘗試新的,有益的行為模式。

第三步,減少自我關注,或者說,客觀看待自己。許多社恐患者都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在他們臆想的世界裡,自己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存在。可事實上,沒有人是完美的。當社恐患者在現實的社交中暴露出了自己的短處後,他們便會惶恐不安,試圖透過逃離社交的方式來自我催眠。

三個建議,幫你行之有效地克服“社交恐懼症”!

對此,西門君的建議是,你應該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並且有一個合理化的期待。所謂合理的期待,就是在“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兩者間找到一個平衡的點。你當然可以幻想自己是一個天才,可是當你處於社交環境的時候,你必須意識到,和他人比較起來,其實你也只是一個凡人而已。

總之,社恐產生的原因無非是兩個,要麼是過分看重別人,要麼是過分看重自己。想要根除社恐,最好的方式就是切換自己認識世界的角度。希望你明白,別人沒這麼重要,你自己也沒有重要,地球少了誰,都照樣會接著轉。

P。S:想要加群瞭解更多關於傳播學的知識,請在公眾號《西門君不吐槽》留言“傳播學”三個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