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一首名作,構思精巧,只有李商隱的無題詩可以與之匹敵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珍寶,每次吟誦一首言志抒情的優秀詩篇,不僅可以感受閱讀的樂趣,而且還能體味作者融進作品中的深情。詩歌重在表達情致、展示意境,並讓讀者涵詠體味、感同身受。比如人們讀到李清照的《聲聲慢》,就能強烈感受到女才子心中的悲怨。而當誦讀到李煜的《虞美人》,讀者也會立刻被帶到一種淒涼、苦楚的氛圍中去。唐代一位才子的作品經常有言不盡意的效果,細細體味,才能理解其中微妙的思想感情。下面介紹杜牧的一首名作,構思精巧,只有李商隱的無題詩可以與之匹敵。

杜牧的一首名作,構思精巧,只有李商隱的無題詩可以與之匹敵

贈別唐代:杜牧多情卻似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杜牧的一首名作,構思精巧,只有李商隱的無題詩可以與之匹敵

杜牧是晚唐傑出詩人,他才華橫溢、志向遠大,可是由於當時社會藩鎮割據,宦官弄權,皇帝和王公大臣們都是醉生夢死,才子們即使一心報國,也無晉升之路。杜牧唐代大和九年,由淮南節度使掌書記,升任監察御史,離揚州奔赴長安,這首詩就是與在揚州結識的歌妓的分別之作。

杜牧的一首名作,構思精巧,只有李商隱的無題詩可以與之匹敵

在古代社會中,婚姻的基礎不是兩位當事者的愛情,而是雙方家庭的社會地位。也就是說,愛情不是婚姻的基礎,而是其附加物,基本上都是先結婚、後戀愛。杜牧立朝剛正、很有氣節,論政談兵、也有見解,但由於才不經用,於是便放浪形骸、風流不羈,生活上更是不拘小節。他在揚州時經常流連於青樓楚館,也為一些歌女寫過詩,其中有許多詩寫得很有感情,因為他的確也曾經真誠地愛過她們。

杜牧的一首名作,構思精巧,只有李商隱的無題詩可以與之匹敵

這首詩抒寫別夜離筵的惆悵情懷,前半首賦情,“多情卻似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詩人回想過去的歡聚,感覺自己非常多情,因為若不是多情,怎麼會經常聚在一起?而今即將回長安赴任,與她不能不分別,卻又好像非常無情,若不是無情,怎會狠心離開?究竟是多情,還是無情,詩人想來想去,內心感到極其迷惘。

杜牧的一首名作,構思精巧,只有李商隱的無題詩可以與之匹敵

詩人舉杯在手,還希望可以像以前那樣縱情歡笑,可是他卻怎麼也笑不出來。於是他又覺得多情是真、無情是假。正如柳永所言,多情自古傷離別。分別既是萬不得已,又是無可奈何。經過這樣一番襯托騰挪,就顯出彼此都難捨難分,更有無數委婉曲折的心思。

杜牧的一首名作,構思精巧,只有李商隱的無題詩可以與之匹敵

後半首賦物,即以比情,“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蠟燭有心(芯),燭芯燃燒,則蠟淚下流。蠟燭通夜不滅,則蠟淚也一直流到天亮。按照一般寫法,情侶即將分手,應該珍惜良宵,並流著眼淚說著綿綿情話,彼此徹夜無眠。可是杜牧是晚唐傑出詩人,不僅出語含蓄,而且構思精巧。燭本無知,就算有心,也不過是一位旁觀者,豈能代人流淚?蠟燭尚且如此,這對情侶又該如何難受,簡直無法形容。

杜牧的一首名作,構思精巧,只有李商隱的無題詩可以與之匹敵

杜牧的這首絕句,前半以無情襯托多情,深情幽怨,全從側面顯示;後半以燭為喻,語意極其新鮮而又巧妙,所以一直為人傳誦。估計可以與之匹敵的,只有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它們都同樣富於創造性。這種使無知之物人格化,以襯托人的感情的方法,確實水平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