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了,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管用嗎?

今年的三伏,大家都領教了高溫天的厲害,

尤其是

不得不頂著烈日外出的時候,

很多人都有過

頭暈、噁心,腿發軟的經歷。

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中暑了?發生中暑後,應該怎麼辦?讓我們一起看看當專家遇到突發中暑,是如何處理的。

中暑了,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管用嗎?

冀連梅

北京和睦家醫院原藥劑師,

2018 年自由執業,創立“問藥師”藥師諮詢平臺,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學碩士,

中國藥師協會藥學服務創新委員會副主委

暑假陪女兒嘉嘉出去騎行。走到中途時,嘉嘉說感到口渴、頭暈、噁心,腿也發軟,問我是不是低血糖了?

我馬上意識到不是低血糖,而是先兆中暑,告訴她應該喝純水或淡鹽水補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和鹽分,不要喝甜飲料,甜飲料不僅不會快速緩解中暑症狀,反倒會加重身體的水分和鹽分流失。同時,我迅速扶她到路旁樹蔭下休息,把她身上的揹包、遮陽帽、太陽鏡、防曬衣等裝備去除增加散熱,並囑咐她持續少量多次補充水分。

因為應對迅速且措施得當,10分鐘左右就完全恢復了。不過,考慮到萬一發生嚴重中暑可能致命,我決定暫時不再繼續走了。我們找了個地方吃午飯,飯後在旁邊的書店裡看書,直到傍晚高溫退去才上路,最終平安到家。

中暑了,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管用嗎?

中暑不需要用藥嗎?喝藿香正氣水或者塗抹清涼油會不會更有幫助?

我的回答是:絕大多數情況下,中暑屬於先兆中暑或輕症中暑,不需要用藥,做好降溫和補水就能夠快速恢復健康。

少數情況下,中暑達到了重症中暑標準,需要用藥,但此時的用藥是針對肝、腎、血管等重要器官損傷的,也就是醫務人員常說的針對中暑併發症用藥,這時候喝藿香正氣水或塗抹清涼油等俗稱的“解暑藥”不僅無用,反倒可能會加重身體脫水或加重頭暈頭痛等症狀。

大家仔細檢視藥品說明書就會發現,藿香正氣水的適應症是胃腸型感冒,不是中暑。而且,其中含酒精40%~50%,服用後反倒會加重身體脫水。同時,在解救重症中暑患者時,少數情況下患者同時合併感染,可能需要使用頭孢類抗生素,此時如果使用了含酒精的藿香正氣水,則頭孢的選擇就非常受限,就會影響到患者的救治。

另外,人們熟知的“解暑藥”清涼油、風油精、人丹,藥品說明書上成分一欄排在首位的都是薄荷腦。塗抹含薄荷腦成分的藥物對緩解蚊蟲叮咬有一定的作用,但對於緩解中暑引起的頭暈頭痛作用非常有限。而且,對於一些敏感體質的人來說,聞到這個成分的刺激性氣味反倒會加重頭痛頭暈。因此,臨床解救重症中暑時,也不會使用到這些藥物。

根據症狀表現,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的症狀表現為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果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降溫、補充水分和鹽分,短時間內就可以恢復。

輕症中暑的症狀表現為體溫往往在38°C以上,伴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面板灼熱,或出現四肢溼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如果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平躺解衣,降溫,補充水分和鹽分,幾個小時內也可以恢復。

此時需要注意的是,快速降溫仍然是治療的首要措施。降溫最有效的方式是用涼水噴灑或用溼毛巾擦拭全身,同時扇風或者使用風扇/空調加快散熱。

切記不要為了降溫而使用對乙醯氨基酚或者布洛芬等退燒藥物

,這些藥物會加重中暑引起的肝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傷。

重症中暑(學名熱射病)的症狀表現為體溫超過40°C,伴有面板灼熱、意識障礙等多器官系統損傷。比如高溫高溼的天氣裡,當老人兒童長時間待在通風不良的臥室、媽媽們長時間在悶熱的廚房勞作、年輕人長時間在戶外鍛鍊時出現上述症狀表現,要首先考慮熱射病,務必在降溫、補水同時,及時就醫搶救。

最後,和大家重溫一句健康箴言:

一分預防勝過十分治療。

在高溫高溼的天氣裡,儘量減少外出、保持室內通風、必要時開風扇/空調,是我們遠離中暑最實用的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