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讀好博士,要主動擺脫學生心態,學會做自己的導師

讀博士是生命的轉變,固然要做出具體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鍛鍊研究能力,培養研究眼光,實現從學生到學者的脫胎換骨,也就是

學會做自己的導師

。這是個不短的過程,需要虛心耐心,更需要轉型意識,

主動擺脫學生心態

,自覺地積極培養學者心態。

1

學生心態

讀博是生命的轉變,固然要做出具體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鍛鍊研究能力,培養研究眼光,實現從學生到學者的脫胎換骨,也就是學會做自己的導師。這是個不短的過程,需要虛心耐心,更需要轉型意識,主動擺脫學生心態,自覺地積極培養學者心態。

學生心態有三個特點。

第一,

把依賴老師視為常態

,遇到難題,不是先竭盡全力自己解決,在嘗試突破自己極限的過程中鍛鍊能力,而是希望老師儘快幫忙。學生心態首先是應試心態。寫了論文,做了研究,希望老師打個分,這就是學生心態。

第二,

不喜歡老師批評,不喜歡自我批評

也欠缺自我批評的能力。

不喜歡批評,喜歡讚揚,是人的本性。“聞過則喜”,是違反人性的修養標準。如同其他高標準嚴要求,“聞過則喜”,純屬自欺欺人,能做到聞過不遷怒於批評者,就是聖賢。自我批評是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也是最重要的成就事業的能力。心理學研究發現,世人心目中的成功人士,過度自疑的機率較高。過度自疑,是自我批評過頭,從健康的追求完美變成了病態的完美主義。盲目自信與過度自疑都是病態,但是,就個人與他人的利益而言,前者危害較大,後者危害較小。

第三,

擅於批評他人,

不善於批評自己

。博士生,尤其是博士候選人,都具備導師的眼光。一旦變成批評者,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都能充分發揮,甚至超水平發揮。點評別人,特別高明,眼界也好,知識面也好,洞察力也好,分析能力也好,一下子就爆發出來。但是,一看自己的東西,神奇的本領就似乎忽然都消失了。善於疑人,不善於疑己。有當他人導師的能力,無做自己導師的心態。

擺脫學生心態,從入學第一天開始就寫博士論文,至少從透過博士資格考試成為博士候選人的第一天開始。

寫不出來沒關係,寫不出來才需要寫

。博士論文是創作出來的。博士生常有的心態是,我先把問題想清楚,文獻看完,方法都學會,資料都搞明白,再開始寫。天才或許能這樣做。中人之材若這樣想,可能永遠寫不出論文。對非天才而言,這樣想有自我迷信之嫌。

02

學會創新

做博士論文研究,目標是學會怎樣

填補空白,糾正錯誤,開拓新課題

。博士論文總得有點新東西,這個新,並不是你覺得新就新,要整個學界都承認新才算數。創新不可教,但可以在研究實踐中自己醒悟。有志於創新,就是有志於超越導師,有志於在自覺的實踐中摸索領悟創新之路。

新就是品牌。

攻讀博士學位是脫胎換骨的挑戰,是從學生變為學者

,不僅要樹立創新意識,還要樹立品牌意識,自覺地把自己打造成學術界的品牌,為將來變成名牌奠定基礎。

03

學會疑己

博士生從學生變成學者,需要從疑人轉變為疑己。學會用懷疑別人的眼光懷疑自己,學會把批評他人的能力百分之百地用在自己身上,也就是變成自己的導師。魯迅先生偉大,在於他有勇氣也有能力懷疑自己:“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培養懷疑、批判的眼光和能力,有一定的難度。李零先生說:“治學之難在於,我們常常分不清我們知道什麼和不知道什麼,特別是不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孔子也喜歡說‘不知’,但並非真的不知道,而是知道也不告訴你,藉以表示不滿。”(《喪家狗》)答這三問,

靠經驗,也靠直覺

。這直覺類似獵手對獵物的直覺。獵手的視覺不如鷹,嗅覺不如狗,但清晰知道想找什麼,隱約知道到哪裡找,大概知道怎樣找。導師之為導師,是不僅能回答三問,還能大概判斷如何找到答案。

最難的是把懷疑的眼光和能力用在自己身上。懷疑別人不如懷疑自己。懷疑別人、批評別人只能增加點虛榮,懷疑自己才能提高自己。元朝高峰和尚“嘗語學者曰:‘今人負一知半解,所以不能了徹此事者,病在甚處?只為坐在不疑之地’”(洪喬祖《高峰原妙禪師語錄》卷下)。學法修道如此,做研究也如此,學人必須常處疑地。

常處疑地,既疑人,也疑己

。疑人,不用學,自家會。疑己才是真功夫。疑己就是高度警覺自己可能犯錯。學者最重要的素質不是“自信”,而是“自疑”。稍覺不妥,就起疑;小有疑問,就起大疑。沒有自疑,或疑而不問,必犯大錯,出硬傷。方法和技術錯誤,都鐵板釘釘,無爭辯餘地。懷疑自己才對自己有用。

04

敢於學習

修水庫,往往導致逆水到上游繁殖的魚類滅絕。我猜測,

逆水而上,不到出生地不繁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也是自然選擇的機制。

以西伯利亞三文魚為例,在淡水河上游孵化,順流而下,在海洋生活。成年後逆水而上,掙扎到上游出生地繁殖,一路驚險萬狀,每一道坎都可能跳不過去,還可能正好跳進踞守等候的餓熊之口。僥倖到達目的地的,自然是強者,完成傳種接代的使命,個體生命即告結束。

一道道艱難險阻,就是進化機制,個體優勝劣汰

,保全物種生生不息。

人類也有知難而進的特點。

攻讀博士學位,就是知難而上

,有幾分像20世紀60年代的登月計劃——登月,不是因為月球有寶藏。美國前總統肯尼迪說:“這個目標能讓我們組織並測量我們的最佳能量和技巧。”讀博,能讓學生組織並測量自己的最佳能力與技巧。

從教師角度看,指導博士生,目的是幫學生突破一道道關卡,達到目標,然而手段是製造一道道關卡。在這個意義上,指導博士生是項自相矛盾的任務。我在系裡開設的研究設計課,就是這樣一門自相矛盾的課。這門課的特點是:我盡最大努力想出針對每個學生的真話,也盡最大努力以每個學生能接受的方式說出真話。

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說真話很難,老師說真話更難。老師說真話,首先得有真話可說。

真話是真言,老師的真話,就是唐僧的緊箍咒

。唐三藏念動真言,孫行者就頭疼難忍。話說回來,孫悟空雖然跟菩提祖師學了一身戰鬥本領,但要成為鬥戰勝佛,還必須約束濫殺無辜的作惡之心。約束住了,金箍就被觀音菩薩收回了,不待苦主“打得粉碎”。

這門課,很難教好,因為效果取決於師生雙方能否開展有建設意義的對話。學生是潛力股,精力旺盛,好奇心強,但缺乏自知,也缺乏自我批評精神。解剖刀鋒利,然而刀口一貫向外,針對同學,針對老師,唯獨不針對自己。勉強對自己下刀,也是避重就輕,意思意思而已。批判眼光對人不對己,疑人不疑己,是橫亙在學生與學者之間的巨大山脈。

越是優秀的學生,往往越難打破學生角色的桎梏,越難自己跨越這道險關,因而也就越需要逆耳忠言的外力刺激,甚至需要道破英雄短處的臨濟斷喝。

老師的難處首先是決定是否值得對某個學生說真話,其次是說真話時拿捏輕重。說得輕,無用;說得重,不僅無用,還傷感情。言者覺得是和風細雨,聽者可能覺得是暴風驟雨。說真話有多難?恰當說真話有多難?空口說不明白,舉例為證。有句真話,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是:從學生到學者的驚險一跳。另一個版本是:從優秀學生到平庸學者的驚險一跳。都是真話,意思相同,說哪一個,怎樣說,是教學藝術。

師生很難對話,因為有代溝。年輕的本質就是過度自信,沒有過度自信,就不可能成就偉業。年輕是莫大的優勢,但是,有優勢就有劣勢,有長處必有短處。年輕的劣勢莫過於不自知。從不自知到自知,從只知道自己的長項優點到也知道自己的短板缺點,從知道自己的長項優點到把它最最佳化,從知道自己的短板缺點到把它補到不至於拖後腿的程度,是一道道逆勢而上的險關。

老師是過來人,有經驗,也就有許多條條框框。在這門課上,時刻遇到教育的悖論。一方面,老師要引導鼓勵學生把諸多潛力中的最優潛力和最優潛力組合最最佳化。另一方面,人非神,沒有幾個老師敢說自己有識破少年英雄短處的巨眼,更沒有幾個老師敢直言不諱地道破少年英雄的短處。這是師道的真相,也是師道的風險。“從學生到學者的驚險一跳”,有點刺激,基本四平八穩。“從優秀學生到平庸學者的驚險一跳”,很容易引起誤會,需要做點說明。新科博士的綜合實力是平庸的。平庸是因為經驗不足,創新精神和充沛精力的優勢被拉平了。

從平庸學者到優秀學者,不是驚險的一跳,是漫長的修煉

。經驗的積累就是消化各種挫折,精力要儘量保持保護,不惜留下點吝惜時間的名聲,創新精神和學習興趣保持終生。研究運氣好,得貴人相助,才能從綜合實力平庸的新銳學者逐步成長為優秀學者。

優秀學者,綜合實力上乘,在學術圈穩居前10%;研究直覺上乘,穩居前5%。天資中上,就可以成為優秀學者。

從優秀到傑出,天分佔七成,運氣佔三成。從傑出到偉大,天分佔九成,運氣佔一成。

驚險,有驚,有險。有險,就不可避免有人遇險;遇險,就有無法脫險的可能。學術的路走不通,早日遇險,另選他途,是莫大的幸運。所以說,博士生要敢於學習。

05

躍龍門靠自己發力

競爭力是鍛煉出來的。衡量教育制度的優劣,標準就是看它是否有利於培養鍛鍊學生的競爭力。保送上大學不是好制度,因為學生少經受一道鍛鍊。保研更不是好制度,它可能成為弱校截留學生資源的工具。學術競爭力弱的學校或院系,透過保研截留優秀學生,可能誤人子弟。被保研的學生,往往在被保後放棄努力,特別是放棄在最需要下真功夫的科目(例如英語)上下功夫,結果耽誤自己。

導師有義務幫助學生變成他們自己的導師,博士生有責任努力把自己變成自己的導師。

從學生到學者,正如鯉魚躍龍門,歸根結底靠自己發力。

版權宣告

本文來源:李連江教授《學者的術與道》  作者:李連江,版權屬於原作者,僅用於學術分享。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