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470年古村因馱碳得名,曾有五座廟兩口井,現只剩老年人

山西470年古村因馱碳得名,曾有五座廟兩口井,現只剩老年人

近日,筆者從山西臨汾的鄉寧縣去往運城的稷山縣,在兩縣交界的路邊,忽然看到左手處的山坡上有很多老舊的石頭建築,而山坡下則是鱗次櫛比的現代民居,出於好奇,也出於平時攝影的敏感,筆者決定去探訪一下,看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古村落。於是,驅車拐上一座小橋,駛入了鋪著水泥路面的村道。圖為村中儲存完好的石頭房屋。

山西470年古村因馱碳得名,曾有五座廟兩口井,現只剩老年人

停好車,沿著兩座現代的農家院之間的小路往裡走,拐過一個小彎,發現小路竟是陡然向上的,好在坡道不長,緩步上去後,就來到了一條橫穿村子的村道。村道兩旁有一棵高大的國槐,樹身上綁著一塊村民敬獻的黃綢布,上寫“槐神老爺之神位”,而樹杈與對側民房之間拉扯了幾根鐵絲,上面掛滿了新鮮度不一的紅燈籠,想必也是村民的祭祀之物。在民間,據說百年以上的古樹都有靈性,能保一方平安,故而都被百姓尊為神樹,從而開始承載老百姓的精神寄託以及美好生活的願景。

山西470年古村因馱碳得名,曾有五座廟兩口井,現只剩老年人

距離百年古槐不遠,有一座石頭砌就的小房子,房子對著村巷的一面是半截的牆,人們可以一眼看到房內的場景。一套圓木製作的房梁支撐著屋頂,房梁立柱邊是一個敞開的門,穿門而進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口用石板砌成八角形井口的古井。探頭看向井內,一孔清澈的碧水頓時映出了一個圓圓的大腦袋,驚得筆者趕緊後退。原來,這是村子的井房。

山西470年古村因馱碳得名,曾有五座廟兩口井,現只剩老年人

在石井旁邊,一塊碑記鑲嵌在石牆上。抵近細看,發現這是村民建井時的記事碑,碑上寫著這口井叫作“遷井泉”,村子從明嘉靖二十二年開始有人居住,而碑記的落款時間為道光十五年四月。如此看來,這口井距今已有187年的歷史,村子的歷史則為479年。

山西470年古村因馱碳得名,曾有五座廟兩口井,現只剩老年人

沒想到自己不經意間走進的竟是一個400多年曆史的古村,筆者感嘆河東歷史文化之悠久,隨隨便便的一個普通村子都已存在了數百年。雖然知道了村子的歷史,但村名叫什麼,碑記裡卻沒有寫清楚。筆者只好沿著這條不寬的應該是古村老街的村巷邊走邊拍攝,希望能夠找到人問一問。走了大約兩三分鐘,很快就在道路的盡頭看到了幾位聊天的大叔大媽。

山西470年古村因馱碳得名,曾有五座廟兩口井,現只剩老年人

“我們這個村子叫鋪頭。”已經81歲的閻大爺告訴筆者,他的祖上是村子裡第一批居民之一,家族傳承到現在已經是21代,“我是第18代,重孫子是21代,如果按照每代之間20年計算,我們村的歷史是400多年。”老人的推算基本和建井記事碑上的說法一致,也算村史的一個旁證了。

山西470年古村因馱碳得名,曾有五座廟兩口井,現只剩老年人

閻大爺介紹,他們村所在的這個峪口是河東最大的峪口,名字叫馬壁峪,古時的人們常常從峪口進出大山,用牲口來往鄉寧馱煤拉碳。馱煤拉碳是個苦力活,一般只要走出峪口,往往都是人困馬乏,為此村裡經營了不少店鋪,供馱煤拉碳的人休息。另外,只要到達村子,就算走出了綿延百里的馬壁峪,就算走到了峪口的盡頭,久而久之,村子就被人叫作了“鋪頭”。圖為鋪頭村的古戲臺。

山西470年古村因馱碳得名,曾有五座廟兩口井,現只剩老年人

“那時候,人來人往的,很熱鬧,村裡光大大小小的廟就有5個,後來被破了‘四舊’,現在你能看到的只有一個,另一個就是個搭了棚子的舊址。”閻大爺對筆者說,村裡過去有兩口井,但村民吃水都是靠山泉水,只有水不夠吃的時候才吃井裡的,現在也是這個樣子,“井其實就是備用,是用來避天災的,可見我們的祖先想得多周全啊。”圖為村中一座廟的舊址,雖然已經沒有了神像,但立個牌位後,廟就是那個廟了。

山西470年古村因馱碳得名,曾有五座廟兩口井,現只剩老年人

“咱們村以前的房子都是石頭房子嗎?”攝影師問閻大爺。“以前的房子大都是土坯房、土窯洞,也有石頭房和石窯洞。靠山的,不是土窯洞就是石窯洞,山下的則是土坯房和石頭房。”閻大爺說,改革開放以後,村民有了錢,開始陸續在山下蓋了新房子,慢慢地都搬下來了,“都不住老房子了,畢竟新房比舊房子好多了嘛。”圖為村內兩孔已經坍塌的石窯洞。

山西470年古村因馱碳得名,曾有五座廟兩口井,現只剩老年人

據瞭解,現在的鋪頭村包含著小河自然村,共有214戶人家。若單論鋪頭自然村,村子則有120多戶,大都姓閻,另外的張姓、李姓和王姓,戶數極少,都是深山中搬遷出來的山裡戶。“我們村地理位置非常好,氧飽和度非常高,又緊挨著雲丘山景區,特別適合養老,但對村民來說,種莊稼不咋掙錢,所以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裡的全是年齡大的人。”閻大爺說,百年古村都是過去的事了,村子要想繼續興旺發達,還得看出去的年輕人是不是願意回來了。圖為村中一戶人家掙錢後在蓋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