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鮑魚是什麼魚

秦始皇東巡,死在了今天的河北省。丞相李斯怕訊息走漏引起諸王子爭奪皇位而造成內亂,便和趙高商量秘不發喪,把秦始皇運回咸陽後再說。

河北平鄉縣和陝西的咸陽遠隔千里,古時的交通又不發達,屍首要是運到咸陽早就發臭了。為了因臭氣洩露了秦始皇的死亡的訊息,便載了一車鮑魚同行。用鮑魚的臭氣掩蓋始皇帝的屍體臭味。

為什麼用鮑魚呢?因為那時候的鮑魚和現在位列名貴食材的鮑魚不是一回事。古代的鮑魚是鹽醃魚,鮑是腐爛的意思,食品腐爛則必定產生臭氣,所以有“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成語了。現在也有臭鹹魚之說,魚用鹽制,古語講“醃而溼者謂之鮑”,說的就是這種有臭味的鹽醃魚。不過這種味道很多人喜歡,浙東一帶帶臭味的食品不少,臭冬瓜、臭莧菜杆,都是極臭極臭的食物,可是紹興、寧波一帶的人雀趨之若鶩好此不疲。

現在流行吃的鮑魚古時叫做鰒魚,在漢朝的時候就是美味了。西漢末年的王莽就非常喜歡吃鰒魚,不過那時烹飪技巧很簡單,哪有現在這麼多的做法。不知王莽時代吃的鮑魚是哪裡的,大概也是幹鮑,因為咸陽遠在內地,鮮鮑運到那裡也變成臭的了。如果是日本的吉品鮑,按照當時烹飪水平來做,真是有點暴殄天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