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吃多了會維生素A中毒?

胡蘿蔔吃多了會維生素A中毒?

背景

小雪過後,天氣漸寒。雖然由於蔬菜大棚和物流的發展,我們在冬季也能吃到各色新鮮的蔬菜,但是北方有不少居民仍然有囤菜的習慣。白菜、土豆、蘿蔔這類耐儲存的蔬菜陪伴不少人度過了物資匱乏的冬季。這些冬菜裡面,胡蘿蔔自帶甘甜,營養豐富,外號“土人參”,是不少中老年人的心頭好。不過,胡蘿蔔這類蔬菜如果吃的太多,面板會變黃,這難道是所謂的維生素A中毒嗎?

真相

吃胡蘿蔔的確可以幫助我們補充維生素A,但這並不是因為胡蘿蔔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而是由於

胡蘿蔔中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在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

透過β-胡蘿蔔素的途徑來補充維生素A是相當安全和靠譜的,愛吃胡蘿蔔的不必擔心吃多了會維生素A中毒。

胡蘿蔔吃多了會維生素A中毒?

胡羅卜 | Pixabay

β-胡蘿蔔素被吸收之後會先儲存在肝臟和脂肪細胞等部位,等到身體需要的時候才會被轉化為維生素A。而研究表明,按過量攝入維生素A的標準,

攝入β-胡蘿蔔素並不會引發中毒症狀,

儲存在身體中的β-胡蘿蔔素幾乎是沒有毒性的

。因此,透過胡蘿蔔補充維生素A的方式非常安全。

不過,過量攝入含有豐富β-胡蘿蔔素的蔬菜瓜果也不是全無影響的。這種橙色的色素大量進入血液,的確會讓人的面板變黃,其症狀被稱為“胡蘿蔔素血癥”。雖然症狀名字和表現看起來很可怕,但是隻要停止攝入2至6周,這種症狀就會自行消退,對健康也沒有影響。

此外,需要強調的是,過量攝入維生素A的確會危害身體健康。脂溶性的維生素A在體內代謝速度很慢,過量攝入的維生素A會以視黃醇的形式儲存在肝臟中,時間長了會引起慢性的肝損害;如果一次性攝入劑量太大,還會引發急性中毒,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因此,如果你患有維生素A缺乏症或者有一些需要吃維生素A的面板病,在直接攝入維生素A時一定要謹遵醫囑。

胡蘿蔔吃多了會維生素A中毒?

吃一口魷魚相當於吃40口肥肉?

背景

海鮮是不少人的心頭好,而在眾多的海鮮小吃裡,魷魚相對便宜,吃起來不費事,又很有嚼勁,做法非常多,是不少人逛街、聚會、下飯的不二選擇。不過,有傳言說吃一口魷魚就相當於吃40口肥肉,這可嚇壞了不少愛吃魷魚人。這個傳言會是真的嗎?

真相

這個傳言的由來,可能是因為魷魚和肥肉中的膽固醇含量都比較高。不過,調查資料顯示,魷魚的膽固醇含量雖然明顯要高於肥肉,但並沒有40倍那麼大的差異,所謂“吃一口魷魚相當於吃40口肥肉”的說法並不準確。

胡蘿蔔吃多了會維生素A中毒?

魷魚 | Pixabay

並且,雖然魷魚的膽固醇含量比肥肉高,但這並不意味著吃魷魚比吃肥肉更不健康。

評價食物營養價值的高低並不能只看一種營養素。

100克鮮魷魚的能量約為92千卡,而同等重量的肥肉能量為632千卡;鮮魷魚的脂肪含量大約為1%,魷魚乾的脂肪含量也只有5%,但肥肉(鮮重)的脂肪高達88。6%。肥肉的能量是同等重量魷魚的7倍左右,脂肪含量也比魷魚高了幾十倍有餘,而且大多是飽和脂肪。飽和脂肪對心血管健康更為不利。同時,魷魚的蛋白質含量為17%,而肥肉只有2。4%,魷魚對於補充人體所需的優質蛋白質也有較大幫助。魷魚中的鈣、鋅、硒等礦物質含量也要明顯高於肥肉。所以,總體來看,魷魚的營養價值還是優於肥肉的。

通常來說,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膽固醇含量最好不要超過300毫克。換算成魷魚,大約吃36克的魷魚乾或者125克鮮魷魚,膽固醇的攝入量就接近超標了。

所以,魷魚雖然好吃且吃一口也不會像吃40口肥肉那樣誇張,但每次還是不要多吃的好。

胡蘿蔔吃多了會維生素A中毒?

長期吃轉基因食品會有問題?

背景

人們在對待轉基因食品時,常常害怕“積少成多”,擔心短時間內吃轉基因食品雖然不會導致任何健康問題,但長期食用會存在隱形的健康風險。那麼,轉基因食品在長期的安全性表現上真的會有問題嗎?

真相

從轉基因食品安全性評價體系來講,轉基因食品的評測借鑑了現行的化學品、食品、食品新增劑、農藥、醫藥等安全性評價理念,採取大大超過常規食用劑量的超常量實驗,應用了一系列世界公認的實驗模型、模擬實驗、動物實驗方法,這些實驗完全可以代替人體實驗並進行推算長期食用對人是否存在安全性問題。

從生物學角度來講,轉基因食品與非轉基因食品的區別就是轉基因表達的目標物質通常是蛋白質。而

轉基因的安全評價體系,是絕對不允許轉入表達致敏物和毒素基因的。因此,只要轉基因表達的蛋白質不是致敏蛋白和毒蛋白,這種蛋白質和食物中其他蛋白質沒有本質的差別

,都是營養物質,蛋白質進人胃腸會消化成小分子成分,為人體提供營養和能量。

從實際案例來講,轉基因食品也並未表現出任何安全性問題。比如,1989年瑞士政府批准的第一個轉牛凝乳酶基因的轉基因微生物生產的乳酪,到現在已經大約有33年的歷史了;1996年,轉基因大豆、玉米和油菜大規模生產應用,迄今也有約26年的歷史了。這些產品經過大規模長期食用,都沒有發現食用安全的問題。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