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兩超”問題, 合理做好入學準備(之四)

教育部《關於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以下稱《指導意見》)在重點任務中提出:“改變過度重視知識準備,超標教學、超前學習的狀況,規範學校和校外培訓機構的教育教學行為,合理做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做好科學銜接。”在工作措施中提出“要防止和糾正把小學的環境、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簡單搬到幼兒園的錯誤做法。”

一、“超標”“超前”的不合理做法

改變“超標”“超前”,防止和糾正“簡單照搬”,《指導意見》明晰而準確地指出了幼兒園在入學準備教育中需要注意、需要克服的問題。具體說來,大概有以下幾方面的表現:

在教育環境上,照搬小學佈置,擠佔活動空間。幼兒園和小學的環境有非常明顯的不同。《幼兒園工作規程》要求,“創設開放的、多樣的區域活動空間,提供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兒讀物”。幼兒園的活動室,從方便孩子“玩”出發,空間大,材料多,直觀性強,有互動性,便於開展各種活動。小學的教室,從桌椅到環境都體現出“教學”的特點。有的幼兒園,把大班教室佈置得類似小學,桌椅排滿活動室甚至直接使用小學生桌椅。沒有活動區角,缺少玩具圖書,牆面滿是拼音漢字甚至英語單詞。這種“超前”進入小學環境的做法,往往會傷害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如果桌椅與身高不匹配,還會損害幼兒健康。

在教育內容上,偏重學科知識,忽視全面發展。《幼兒園工作規程》要求,“綜合組織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各領域教育內容,滲透於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互動作用。”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五大領域並非五個學科,而且在教育活動中要相互融通相互滲透,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但某些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安排,簡直就是小學課程表的翻版,把不同領域的教育內容機械地分為閱讀、計算、音樂、美工、外語、國學、電腦等學科類課程,科學領域被侷限為數學課,社會領域、健康領域則變成了區角活動與課間體操。幼兒天天都是以小學的拼音、寫字、計算為主,這是嚴重背離幼兒園教育原則的。

在教育方法上,過多采取灌輸,忽視啟發引導。很多教師採取“滿堂灌”“填鴨式”的教育方法,甚至規定幼兒必須背手聽課,不許隨意講話和活動。教育活動呈現出形象展示少、提問引導少、遊戲形式少的特點。這種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把活潑好動的幼兒變成了教師手裡的木偶。強制幼兒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孩子變得木然呆板,未上學先厭學,嚴重扼殺了兒童的天性。

在教育手段上,過多依賴媒體,忽視情感投入。一些幼兒園園長教師的素質不高、責任心不強,把多數教育活動都交給了電腦電視。教育目標僅僅在於保證孩子不出事,教師則退到幕後變成了操作員。於是,語言活動變成看動畫片,科學活動變成看科普影片,健康活動變成看電視做操,藝術活動變成看電視唱歌畫畫。有的幼兒園甚至直接將一些名園、名師的課件或課堂實錄放給孩子看,還美其名曰“引進現代資訊科技,促進幼兒智力發展”。這不僅僅是手段不科學,而且是嚴重的失職。

在教育評價上,片面重視知識,忽視學習品質。《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幼兒教育“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識和技能,忽略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傾向。”但在一些幼兒園特別是民辦幼兒園,不顧幼兒感知、體驗、操作的心理需要,不尊重幼兒的好奇心、想象力、創造力,不承認幼兒的個體差異。教育活動多是枯燥的講授,還要佈置大量的書寫、背誦作業,甚至搞一些測試、比賽,把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多少作為評價教育質量的惟一標準,讓孩子從小就揹負了沉重的學習負擔。

在教育效果上,注重短期效應,忽視長遠發展。一些幼兒園,不是從幼兒一生的健康發展出發,而是為了追求一時的光鮮,博得社會和家長的盲目稱讚,民辦幼兒園更有生源利益的驅動。在家長開放日和家園活動時,著力展示的是什麼國學經典的背誦、珠心算的特長、小大人的表演、美術音樂的考級成果等等。其實這些特長對孩子以後小學、中學階段的學習未必會產生多大益處,由此帶來的驕傲、炫耀、攀比,或者厭煩、牴觸的心理,反而會給以後的學習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二、怎樣合理做好入學準備

幼小銜接是一項系統工程。教育部《關於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及其附件《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建議。我們應該怎樣做好落實呢?

要堅持正確的辦園方向。端正幼兒園辦園思想,貫徹執行《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從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出發,從幼兒一生的健康發展出發,站穩腳跟,不跟風,不逐利,不“超標”“超前”學習。從身心、生活、社會、學習各方面做好入學準備,辦讓幼兒快樂成長的教育而不是讓家長一時滿意的教育。

要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援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援、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很多情況下,幼兒園的教育行為是迫不得已,是為了迎合家長。家長限於其育兒知識的不足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對幼兒園提出多學知識的需求可以理解,但幼兒園不能無原則地向家長讓步,要以自身對教育理念的堅守來影響、引導家長。要加強家園溝通,透過家長開放日、親子游戲活動、家庭教育講座、家長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反覆對家長進行科學育兒理念和技能的培訓,讓家長認識過度強化知識準備、提前學習小學課程內容的危害,認同並配合幼兒園實施科學保教,形成家園共育的良好局面,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要做好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加強對幼小課程銜接的研究,尋求一種既能提高效率又要科學合理的銜接方法。幼兒園不超前講授小學知識,不能把大班辦成一年級的“預科班”。小學也不要人為地把一年級的課程推向幼兒園。學前教育要以遊戲活動為主,入學準備教育以培養幼兒的生活適應能力和學習適應能力為主。對中大班幼兒可以進行閱讀、書寫、預習、聽課、作息等項學習興趣與學習習慣的培養,透過適合的方式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為適應小學階段學習打好基礎,但不要過多地、機械地學習小學知識,更不要佈置讀寫算家庭作業。同時,還要加強對小學辦學行為的管理,嚴禁小學入學進行各種形式的知識性測試,糾正小學超標教學、加快進度的錯誤做法。

(作者 廊坊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省政府督學 趙建新 編輯 王靜)

釋出於: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