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晶片法案補貼大縮水,還能挽救其半導體話語權嗎?

歐洲晶片法案補貼大縮水,還能挽救其半導體話語權嗎?

擁有英飛凌、恩智浦、ASML等在全球聞名的半導體大廠的歐洲,也曾在全球半導體領域中佔據過重要地位。但是隨著整個歐洲電子產業的衰落,歐洲在半導體領域的話語權已經大大降低。

尤其是隨著亞洲各國在半導體領域的不斷崛起,美國的政策扶植力度加大之後,歐洲倍感“壓力山大”。

歐洲晶片法案補貼大縮水,還能挽救其半導體話語權嗎?

跟不上大趨勢?發展晶片行業已迫在眉睫

雖然歐洲在半導體行業中的優勢很明顯,但是他的劣勢也很明顯。

僅拿2020年的資料來看,該年全球共製造了1萬億顆微晶片,但是歐洲的所佔的份額卻原不足10%,而且還嚴重依賴其他國家的供應。長期下去的話,歐洲許多行業將陷入困境之中。

歐洲晶片法案補貼大縮水,還能挽救其半導體話語權嗎?

(來源:子圖網)

再加上現在全球新能源的趨勢越發明顯,但是歐洲在該領域的成績卻不怎麼理想。歐洲汽車工業協會統計資料顯示,由於晶片供應不足,2021年歐盟乘用車銷量同比下滑2。4%至970萬輛,且遠低於2019年的1300萬輛,創下歷史新低。

歐洲要提振晶片產業的決心顯而易見。

歐洲晶片法案補貼大縮水,還能挽救其半導體話語權嗎?

補貼資金不足引擔憂,歐洲晶片產業能加速?

在美國斥資527億美元推出《晶片與科學法案》,為在美國投資晶片工廠的公司提供補貼,從而達到推動美國本土晶片行業發展的目的之後,眼看越來越多晶片企業入駐美國,歐洲在晶片領域也有了大動作。

11

23

日,

歐盟成員國同意投入超過

430

億歐元(約合

320

6

億元人民幣)用於發展晶片行業,

旨在

扶持

歐洲

本土晶片供應鏈,

同時

減少對美國和亞洲製造商的依賴。

據瞭解,目前一些晶片製造商已經宣佈在歐洲建設新的晶圓製造設施。今年3月,英特爾宣佈將投資330億歐元(約合2465億元人民幣)在德國建設兩個新工廠,以嘗試生產2nm以下的晶片。據瞭解,德國將會為英特爾提供大約68億歐元(約合507億元人民幣)的補貼。

歐洲晶片法案補貼大縮水,還能挽救其半導體話語權嗎?

(來源:子圖網)

只不過,歐洲在發展晶片產業上也遇到了和美國一樣的問題,那就是籌集資金的困難。

哪怕是英飛凌在其最近的2022財年財報中宣佈,該公司打算建設一座耗資50億歐元(約合373億元人民幣)的300毫米晶圓工廠,用於模擬或混合訊號和功率半導體,也不得不表示“前提是要有足夠的公共資金支援”。

但是據瞭解,這比之前計劃的

450

億歐元(約合

3354

億元人民幣)縮水了足足

20

億歐元(約合

149

億元人民幣)。這引發了歐洲內部部分晶片巨頭們的不滿。

因為在今年2月的時候,歐盟當時宣佈將會投入超過450億歐元公共資金和私有資金用於支援歐盟的晶片發展。與此同時,歐盟還設下了到2030年將目前半導體產量在全球的份額從目前不到10%提升至20%左右的計劃。

歐洲晶片法案補貼大縮水,還能挽救其半導體話語權嗎?

(來源:子圖網)

今年10月的時候,恩智浦半導體的負責人就表示,歐盟為《晶片法案》分配的資金遠遠不足以實現其為2030年設定的目標,歐洲晶片製造商最起碼需要大約5000億歐元(37278億元人民幣)的投資才能夠達到20%的目標市場份額。

除此之外,WilliamMOREAU——CLEPA-歐洲汽車供應商協會、政府事務高階政策經理也表示,想要推動歐洲半導體產業發展,實際上需要2400億歐元(約合17892億元人民幣)至6000億歐元(44733億元人民幣))的私人投資總額。

但是在現在的情況下,要能源緊張、通脹高企等一系列問題纏身的歐洲拿出這麼多錢投資在半導體領域,實屬不易。

然而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歐洲的晶片產業能否實現其

2030

年的目標,又是否能夠擺脫對美國以及亞洲供應商的依賴,這依舊還是個問題。

文|韋豔松 題|黃梓昕 審|曾藝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