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土地 三次流轉 四方共贏

本文轉自:聊城日報

■ 本報記者 王軍豪

本報通訊員 彭月勇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整合土地資源轉包給企業,企業將土地託管給合作社管護……”1月3日上午,茌平區博平鎮大桑新村黨委書記張愛華向外村的“取經”幹部介紹了他們的土地託管模式。

博平鎮堅持“黨建引領促發展、互惠互利謀振興”的理念,積極推動“村企聯建”促進鄉村振興,探索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操作、可推廣的“1+3+4”農田託管模式:村民承包地透過“合作社集中整合+企業承包經營+合作社託管服務”的執行機制,形成村民、合作社、村集體、企業四方互惠共贏的局面,為推動農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注入了澎湃動力。

第一次流轉:村民腰包鼓起來

“原先家裡有7畝多地,我和妻子長期在外跑運輸,地就包給別人種,每畝每年租金三四百元。”大桑新村赫莊村村民赫佔濤說,“2021年,我透過合作社把土地流轉給企業,每年每畝有1300元土地流轉費,150元的小麥直補也歸我。合著一年下來我啥也不幹,每畝就有1450元的收入。”

同樣得到實惠的還有同村100多戶村民,他們有的像赫佔濤一樣沒時間,有的不善耕種,有的甚至將土地擱置荒廢,但從2021年開始,他們透過土地流轉,有了一部分額外收入。

第二次流轉:新村富起來強起來

村民腰包鼓起來,得益於大桑新村黨委領辦合作社的成功實踐。“大桑新村黨委牽頭帶領新村所屬的10個自然村成立了潤土農機合作社和聯鑫種植專業合作社,並與華魯製藥和田田高科開展了合作。”張愛華介紹,合作社幫助企業完成土地流轉,並透過自身的資源和優勢提供土地託管服務,企業則需向合作社繳納管理費和相關託管服務費用。

這樣的合作方式不僅把農民從農田勞作中解脫出來,實現“一地生三金”——流轉土地有租金、外出或返聘務工賺薪金、股份合作分股金。

“現在不用種地了,可以出門打打零工增加一份收入,農忙時幫著合作社管理一下土地,也有不少收入。”大桑新村前八村村民劉金紅說。

第三次流轉:企業得到實惠和便利

“以前我們生產醫藥膠囊所用的直鏈澱粉都是在外採購。”華魯製藥農業生產管理負責人趙志勇坦言,有了自己的種植基地,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不僅節省了採購資金、穩定了原料來源,還延伸了產業鏈條,對公司科研攻關也有積極作用,可謂一舉多得。

張愛華說,帶領群眾致富要多走幾條路。他們積極與山東省魯研農業良種有限公司對接,開展小麥、玉米良種種植,一方面透過訂單農業增加村民收入,另一方面全面提升大桑村土地的附加值。據瞭解,僅良種種植一項,每年就能為企業減少50萬元左右的運營成本。

2022年,茌平區的88個新村全面推開新村黨委領辦合作社,成立不同領域的合作社聯合社等,從基礎上保障和推動了農民增收致富,也進一步壯大了農村集體經濟,推動鄉村振興。

釋出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