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劇裡真正的職業女性緣何仍是稀缺品

關於“職場資源向男性傾斜”的個例故事在社交平臺上時有爭議、聲浪顯見。這樣的語境下,律師、醫生、銷售、設計師、策展人,無論哪種職業,近來都市劇裡登場的女性角色,大多“順理成章”地為當代獨立女性代言。

《愛的二八定律》裡,女律師秦施的價值觀被彈幕誇了又誇;《芳心蕩漾》每集以脫口秀開場,丟擲的情感慾望話題被贊有新意也有意義;表達欲強烈的還有此前《親愛的生命》《第二次擁抱》《女士的法則》……在如今連古裝劇都要填塞女性意識的創作氛圍裡,編劇們在都市劇中大開“價值輸出”模式,為姐姐們一個個劃撥顏值與能力的高配,再把近兩年的兩性議題一網打盡,“清醒女性”接連亮相,“女性互助”不斷加碼,著實拿捏了網際網路的取向狙擊。

話題是有了,可供截圖的美圖和金句也攢了不少,但許多劇在意義的層面就此打住。誠如B站UP主們的集體吐槽,如若職業女性的塑造只剩了精英外表、傲嬌個性、臺詞辯論這三板斧,都市劇裡真正的高質量職業女性恐怕終究是稀缺品。

是女性,也應該是具體的生活著的“人”

某個角度看,楊冪個人的演藝經歷能折射幾分國產都市劇中職業女性的創作流變。本月,她主演的兩部新劇《謝謝你醫生》和《愛的二八定律》接連上線,前者由醫生肖硯展開急診科的生命保衛戰,後者述說金牌律師秦施的愛情和職場。不同於演員此前在《親愛的翻譯官》《談判官》等劇中飾演的成長型人物,肖硯與秦施的出廠設定便是職場精英。

2022年,都市劇裡的職場“小白兔”不再吃香,用女性意識激發女性觀眾的情緒能量才是流量密碼。從《女士的法則》《玫瑰之戰》到眼下《愛的二八定律》,大半年裡觀眾至少認識了六位精英女律師。她們擅長不同領域,但客戶裡一定存在婚姻糾葛裡的無助女性、職場困境中的女打工人。不僅律師行業將維護女性權益當重頭戲,相似案例還能無障礙平移到各類片場。《親愛的生命》裡,宋茜飾演的婦產科專家把金句喊得砰砰響,“為什麼一定要男人為女人負責?”《芳心蕩漾》裡,秦嵐的角色開導遭客戶性侵後擔心戀情受阻的女下屬,一番“反戀愛腦”臺詞被網友建議“所有女生觀摩學習”。最新引發彈幕狂歡的對白出現在《愛的二八定律》第14集。女企業家協會的掌門人遭遇了丈夫情感與經濟的雙重背叛,經手離婚案的律師們好一陣唏噓,“婚姻制度究竟捍衛誰的利益”激起網際網路圍觀者眾。

若按臺詞的邏輯進展,這些故事於女性群體的自省與抗爭倒不失為“救贖現實”的寓言。可惜,它們常事與願違地各自為陣。《愛的二八定律》中激發女性宣言的那間律所潛規則明朗:未婚律師沒有晉升空間,裝已婚、隱離婚成了專業人士的免死金牌;女主“能力王者”的塑造忽然就被男性消解:自打男主出現,她的案件從此需要他的一臂之力。更不消說,男女主能相遇相知,“強勢巧合的愛情”相容“現實生活的邏輯”已然跨越千重山。而當網友為《芳心蕩漾》裡替女下屬出頭的張帆叫好時,大家恐怕沒料到,只因性侵的施害者是男主角的父親,“女性互助”在“愛情”面前草草下線。

實在的人、切實的生活一旦變得面目模糊,比起講故事,這些劇集更偏向貼標籤,用風靡網際網路的言論裝點“現實主義”的門面。卻忘了,真正現實主義的出發點,是女性,也是一個個具體的生活著的“人”。茅盾當年寫《腐蝕》,他筆下的特務趙惠明是女人、更是人,他寫作中的反思批判首先基於對人性的尊重和觀察,而非膚淺的口號式表態。

生活未必沖淡職業感,但失真的細節會

一旦觸及職業、職場、職人的劇集評價,有種論斷似乎約定俗成:專心搞事業,別談戀愛。

職業濃度直接掛鉤口碑走向的氛圍下,變通發生了,醫療情感劇、律政人文劇、職場懸疑劇等應運而生,好像型別的交匯可以疏通了左右逢源的通道。有人質疑《愛的二八定律》裡的案例和辦公場所有點兒戲不嚴謹,就有人拿“職場偶像劇”的型別限定當擋箭牌;有人計較《親愛的生命》裡兩位婦產科女醫生的愛情略顯搶戲了,便有人維護“醫療情感劇”當然可以談情感……跟生活劇比職場戲,細究職場時則用生活情感的型別交叉打掩護。

生活與情感的戲份當真會沖淡職業感嗎?

前不久備受好評的《三悅有了新工作》聚焦殯葬行業。故事裡的趙三悅親歷過代際嫌隙、眼見過重男輕女家庭的悲劇、感受過女性同事間的暖意、還談了場甜甜戀愛,可沒有觀眾對她的職業戲存疑。因為這部劇中,她在昨天走過的每一步路、遇見的每個人,都潛移默化塑造著明天的她。細水長流的生活穿行在殯儀館的戲份外,不僅不會削弱職業感,相反還會共同參與主人公生死觀的微妙變遷。去年的高分劇集《我在他鄉挺好的》亦有異曲同工之妙。女孩們獨在異鄉打拼,生活、工作、情感是她們現實世界的一體多面。供職於市場部的喬汐辰被同事盜用了方案,她情緒崩潰的一瞬間,許多人在螢幕前深深共情了。值得玩味的是,這場戲裡劇本沒過多渲染方案的專業性,方案被竊也算不上職場的普遍事件,它撬動觀眾情緒的關鍵,不在乎觀照到了哪些逆境,而是在乎劇本和演員把高度概括性的詞條訴諸於逼近真實的細節,質樸又貼切。

如此再看那些飽受非議的都市劇。觀眾對《玫瑰之戰》加諸兩位實力派女演員的十級濾鏡一片聲討時,故事裡套用美版原作的人際相處模式、社會生活環境,一起拉低了大家的認可值。《愛的二八定律》被比作“律師的小時代”,誇張的服飾造型、富麗堂皇的場景佈置、與律師職業身份相悖的處事方式,其實都有責任。《親愛的生命》裡兩位婦產科女醫生都受到“不太像醫生”的評價,劇本和演員為追求差異感而刻意誇大的行為舉止,反而削弱了她們身上的職業感。

著名文藝評論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仲呈祥不止一次重申如是觀點:“中國電視劇的發展不必按照西方型別劇的辦法進行模式化裁剪。如果創作者拿一種狹隘的西方型別劇理論來套用,可能會過濾掉生活的豐富性。”都市劇裡的職場人士能否贏得認同,重質不重量,關鍵不在密不透風的職場戲含量,而在把人當成整體、把生活當成整體,用一次次接壤真實世界的細節營造,勾勒出真正的職場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