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吹爆的導彈“不可逃逸區”,其實是妥妥的偽命題

在昨天談到戰鬥機躲避導彈的時候有粉絲回覆提到了不可逃逸區域的問題。

被吹爆的導彈“不可逃逸區”,其實是妥妥的偽命題

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

導彈,尤其是空對空導彈往往都會標記一個最大射程。例如美軍的AIM-120導彈,最大射程是70公里,後期改進型射程延長到了160公里。

被吹爆的導彈“不可逃逸區”,其實是妥妥的偽命題

但是,問題來了,是不是敵人的飛機一進入導彈的射程就要開火呢?顯然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對空導彈(Anti-aircraft)的作戰目標是飛行器,這個東西並不是“反戰鬥機導彈”,打擊空中的戰鬥機只是對空導彈的一種作戰用途。在打擊戰鬥機之餘還要承擔打擊敵方運輸機、直升機、偵察機、轟炸機等一系列的任務。

被吹爆的導彈“不可逃逸區”,其實是妥妥的偽命題

做一個類比的概念,一把獵槍打一隻鴨子和打一頭野牛真正的有效射程是不同的。這取決於你的獵物大小、警覺程度和運動速度。

在軍隊裡,使用突擊步槍作戰也是這個道理,一把M16的有效射程是550米,但是士兵常用的交火距離一般都是在150 米-300米之間,並不會看到一個敵人過來在500米開外就一通亂槍打過去。

被吹爆的導彈“不可逃逸區”,其實是妥妥的偽命題

甚至有些指揮官為了保證射擊精度和節省彈藥也會要求士兵把敵人放近了再打。

話說,怎麼到了導彈身上大夥就忘記了怎麼開槍了呢?

明白這點,咱們就正經的說一下導彈的“不可逃逸區”。說導彈先得會看錶 :

被吹爆的導彈“不可逃逸區”,其實是妥妥的偽命題

在戰鬥機飛行員選定一個空中目標的時候一般在HUD(抬頭顯示器)上會根據所選擇的導彈的型別、飛機的飛行高度、飛機的姿態算出一個量表,在這個表上會標記出四個關鍵點,一般會寫作R

MAX

、R

NEZ

、R

MIN

和目標位置,或者Rmax1、Rmin1、Rmax2、Rmin2和目標位置。

這些量表其實就是所謂的導彈最大射程和導彈的不可逃逸射程。

很少有戰鬥機飛行員在對方戰鬥機進入R

MAX

後立刻發射導彈,這件事就和步兵在敵人遠在500米以外開槍是一個相同的效果,都是瞎打。

而且,對於“不可逃逸區”的計算並不像是很多軍迷所說的是一個固定數值。

被吹爆的導彈“不可逃逸區”,其實是妥妥的偽命題

飛機上的火控計算機會根據載機和敵機的飛行方向、相對高度、載機飛行高度來計算出R

NEZ

的大小,同時,我們還會看到一個數值,這就是R

MIN

,這個數值表示導彈的最小打擊距離。這是因為導彈從載機上發射,需要經過彈上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的點火加速過程。

被吹爆的導彈“不可逃逸區”,其實是妥妥的偽命題

在一定的距離上由於導彈的速度過低,幾乎無法機動,因此這段距離是打不中目標的。

說到這裡,咱們再延伸一個問題:導彈的R

NEZ

(Range of No Escape Zone)是如何計算的?

這個區域大部分是這枚導彈的動力飛行段,也就是彈上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燃燒飛行的階段。

我們還以AIM-120C導彈為例子:

被吹爆的導彈“不可逃逸區”,其實是妥妥的偽命題

在AIM-120C彈體後部有一個WPU-16/B拖進單元,這是一枚固體火箭。

被吹爆的導彈“不可逃逸區”,其實是妥妥的偽命題

在AIM-120C點火的時候這臺固體火箭發動機被點燃,會工作7。75秒。這基本上就是AIM-120的動力飛行時間,在這7。7秒的時間內導彈的速度被提高到馬赫 4 以上。

在這段時間內導彈可以飛出8。1公里,然後就是無動力飛行段。和很多人的理解不一樣,導彈在無動力飛行的時候,速度並不是直線下降。原因則在於空氣的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燃燒完畢的導彈質量不變,因此速度從1200米/秒降低到1000米/秒,阻力並不是下降了1/6,而是下降了30。5%。因此導彈的速度降低是一條隨著時間緩慢降低的曲線。

被吹爆的導彈“不可逃逸區”,其實是妥妥的偽命題

速度降低緩慢,意味著導彈可以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足夠大的動能。

被吹爆的導彈“不可逃逸區”,其實是妥妥的偽命題

只要導彈的動能/質量比大於目標機體,就可以做出比目標機體更大的機動。從而輕鬆的命中戰機。所以說導彈的不可逃逸區域是和導彈本身和目標本身的機動性相關的。

在一般情況下導彈的速度大於飛機速度的兩倍就可以佔據絕對的優勢,而我們可以透過計算來判斷以AIM-120而言,這已經是在導彈發射50秒之後的事情了,導彈飛過的距離已經離發射點30公里左右。

同時,為了讓導彈在更遠的距離上保持自己的速度,還採取了降低阻力的方式,這就是高彈道飛行:

被吹爆的導彈“不可逃逸區”,其實是妥妥的偽命題

導彈在發射後會進行一定的高度的爬升。利用高空相對較低的空氣密度在阻力較小的空域飛行,在臨近目標的時候才會進行攻擊。這樣也能有效的擴充套件導彈的不可逃逸區域。

目前還有一種導彈形式,例如流星導彈:

被吹爆的導彈“不可逃逸區”,其實是妥妥的偽命題

在固體火箭發動機之外還添加了一個衝壓發動機。可以讓導彈更大的航段在有動力飛行的狀態下。

被吹爆的導彈“不可逃逸區”,其實是妥妥的偽命題

對比於AIM-120導彈,我們可以看到流星導彈(Meteor)有更大的速度保持能力,同時也擴大了NEZ的範圍。

在這類新型導彈的運用上“不可逃逸區”的設定也就更加靈活了。

那麼為什麼說大家津津樂道的不可逃逸區是一個偽命題呢?

被吹爆的導彈“不可逃逸區”,其實是妥妥的偽命題

在現代空戰中,較量的雙方並不是在對方出現在雷達上的時候就會衝忙的發射導彈,而是依舊需要進入最好的發射位置後再將導彈發射出去。即使是在空中想對而飛行的兩家敵對的戰機已經表現出強烈的敵對意圖的狀態下,雙發發射導彈也是相當謹慎的。原因也很簡單——

被吹爆的導彈“不可逃逸區”,其實是妥妥的偽命題

載彈量再大的戰鬥機導彈的數量也是十分有限的。載彈量的限制就造成了雙方飛行員之間在進行一個技術和膽量的較量和抉擇,是選擇把命運交給導彈最大射程上的命中機率,還是快速的讓對方戰機進入到自己的打起來百發百中的區域就成了戰鬥機飛行員之間艱難的抉擇。最終都會對映到各個不同國家的戰鬥機戰法戰術上,所以單獨的討論不可逃逸區,或者誇大不可逃逸區的作用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舉個例子:2020 年 3 月 3 日,一架敘利亞空軍的L-39利用AIM-120C-7擊落了45公里以外的土耳其空軍 F-16。截至 2020 年,這是 AIM-120 殺傷時間最長的一次,而AIM-120C-7的最大射程已經達到了105公里。

再多一嘴,還有粉絲昨天提出了現代中程導彈發射擊落率偏低的問題。這件事需要美軍來背鍋。

雖然現在美軍已經改掉了一次發射2枚導彈的不良習慣,但是AIM-120上開發出了一個新的射擊模式——BORE。

被吹爆的導彈“不可逃逸區”,其實是妥妥的偽命題

BORE模式被美軍飛行員稱之為“瘋狗”模式,採用高彈道飛行到雷達探測距離之外。利用AIM-120自身的搜尋雷達進行目標搜尋。在飛行的時候導彈會做滾動機動以搜尋更大的範圍。

這個模式屬於無目標的警戒發射模式。就是向懷疑有敵機的區域放出一枚導彈,打得中目標與否不僅僅取決於導彈命中機率,還得取決於飛行員對目標空域的判斷。簡單說就是撞大運。從伊拉克戰爭後期,美軍就廣泛使用BORE模式。也就導致了AIM-120發射數量和擊落敵機的數量大幅度差異。

但這件事是個個例,雖然拉低了中程空對空導彈的命中率,卻不代表被導彈鎖定的戰鬥機一定能逃脫導彈的打擊。

釋出於: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