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名代表下基層”,點滴雨露入江海

為了能夠更好地收集老百姓對於各種議題的意見和建議,北京市連續多年開展“萬名代表下基層”的活動,聽取社會上各個不同群體對於不同立法草案的意見與建議,匯聚民智,發現問題,查漏補缺,凝聚社會共識,讓老百姓能夠在家門口就能參與到立法工作當中來,感受到法律的溫度,感受到城市治理工作的溫度。

“萬名代表下基層”,點滴雨露入江海

人民與城市、人民與國家,從來都是彼此成就的。讓人民更幸福,城市才能發展得更好,中國的現代化之路才能夠行穩致遠;同時,中國在前進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快,人民才能更幸福、更有獲得感,也更有意願為現代化道路添磚加瓦。

然而,城市治理這件事,從來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土地廣闊、人口眾多的國家來說尤其如此。按照國際公認的標準,城區常住人口達到1000萬以上的城市被稱為超大城市,而在中國,這樣的城市有7個。在2022年9月聯合國人居署釋出的全球城市規模排行榜中,前20名的城市中,中國佔據5席,北京就是其中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治理的難度可想而知。可以說,中國的城市治理工作,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找不到可以套用的模板,只能在實踐的過程中一點點摸索、一點點總結。

“萬名代表下基層”,點滴雨露入江海

“萬名代表下基層”的機制,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由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提出的。“萬民代表下基層”工作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和非常多樣的側面,但從一個普通市民的角度,我對這個機制的理解就是,在家門口給立法工作提建議。說白了,城市治理工作,是直接關係到每個人的生活品質的,不同人群需求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在實踐中面對的困難也是五花八門,如果只是單純地“紙上談兵”,別說凝聚共識了,不出問題就要“燒高香”。打比方,對舊小區進行提升改造,加裝電梯,不同樓層、不同年齡的人群,就都有不同的意見。樓層高的一般都舉雙手歡迎,而樓層低的,要麼擔心噪音、要麼擔心成本問題。這個時候,廣泛地聽取建議,儘可能地爭取居民的支援,確保專案的順利推進,就成了改造工程的重中之重。想要更好地實現治理目標,必須從老百姓的需求出發,聽取各方的意見和建議。“萬名代表下基層”機制,就是在老百姓的家門口設定代表之家和代表聯絡站,讓老百姓問題能夠及時提出來,有好的想法和方案也能夠及時地找到表達的渠道。讓民意真正反映在條例制定的過程中,反映在條例審議的過程中。

“萬名代表下基層”,點滴雨露入江海

在居民的視角之外,社群的工作人員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有街道社工在座談會上指出,節水雖然名為“節”,但其實,“開源”和“節流”一樣重要。在小區工作的過程中,空調水、雨水這類水資源都是可以收集儲存,並且進行二次利用的。如果能夠使用再生水灌溉小區中的綠化植被,也可以有效地減少水資源浪費的情況……

市民的意見與建議,是人大代表們建言獻策基礎和底氣所在,也是開啟中國超大城市治理這扇門的“金鑰匙”。點滴雨露,集為江海,生生不息,將民眾的意見建議彙集起來,也讓法律更有溫度,更富有生機。

“萬名代表下基層”,點滴雨露入江海

文/唐曉嵐

圖文來源網路,歡迎關注我們!

釋出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