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中水域發現的“中華鱘”實為雜交鱘,專家建議:疑似瀕危物種,先保護再鑑定

有媒體不久前報道稱,在揚中雷公島水域發現“中華鱘”。長江中華鱘是國家一級保護水生生物,瀕臨滅絕,所以這個訊息引發廣泛關注。記者瞭解到,專家透過形態特徵等認定,這條近1米長、重12。7斤的水生生物不是中華鱘,而是西伯利亞鱘與施氏鱘雜交鱘,也被稱為西雜。

出現在雷公島水域的這條雜交鱘魚,系被途經船舶螺旋槳擊中,受傷嚴重。當地公安、漁政執法人員檢查發現,這條魚“尾部有大面積傷痕,下腹有洞形創口,發現時還在流血。它的致命傷在頭部,頭骨部分碎裂”。經救治無效,11月28日傷重死亡。

“這是西伯利亞鱘與施氏鱘雜交鱘,就是西雜,而不是中華鱘。”根據鱘魚形態特徵,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鱘魚專家組唯一中國成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所研究員、武漢長江中華鱘保護中心發起人危起偉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判斷。“你看魚頭特別尖銳,觸鬚長和粗大。西雜是目前國內養殖比較多的品種。”危起偉估計,這條雜交鱘4—5齡,應該是養殖逃逸的雜交鱘,但不是2016年湖北清江逃逸的雜交鱘,也不是該批逃逸的雜交鱘和中華鱘在長江的雜交種。

揚中市將相關資料上報省農業農村廳,專家鑑定結果幾乎同時出爐——這條魚不是中華鱘。

實際上,類似的“怪魚”曾多次被誤認作中華鱘。

2016年7月,湖北清江潰壩,萬噸雜交鱘逃逸到長江。長江原有的“土著鱘魚”有白鱘、中華鱘和達氏鱘3種,而逃逸的“外來鱘魚”包括匙吻鱘、俄羅斯鱘、西伯利亞鱘、施氏鱘、達烏爾鰉以及雜交鱘(大雜、西雜)等。當時,長江辦發出對雜交鱘的緊急“通緝令”。江蘇省海洋與漁業部門要求沿江各地加強對長江沿岸巡查,對沿江漁民捕獲的“怪魚”做及時鑑定,沿江各地漁政部門也對養殖逃逸的雜交鱘魚進行了回收。

當年,泰興漁民周小山捕了一條“怪魚”也曾被誤認作中華鱘,經專家鑑定,這是從湖北清江逃逸的雜交鱘。本報記者在《泰興漁民捕到“水中大熊貓”?專家:是雜交鱘應處死》報道中報道了這件事。

“雜交鱘是外來物種,儘管不像鱷雀鱔對其他水生生物傷害那麼嚴重,但對長江土著水生生物的影響也很大,全省各個養殖單位要做好管控,不能讓雜交鱘逃逸到資源水體中。”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危起偉表示,雜交鱘進入長江會與中華鱘等“土著魚類”爭奪生存空間,大量擠佔“土著魚類”在生態環境中的位置,使瀕臨滅絕的中華鱘數量進一步下降。而且,雜交鱘可能與中華鱘進行交配,大大破壞中華鱘種質純度,造成“基因汙染”。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基層單位及相關執法部門有搶救保護瀕危水生生物物種意識,值得肯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要有積極性和敏感度,如果不確定情況,也可以先保護起來,經鑑定後再作適當處理。雷公島這條魚的救治過程,體現了人們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意識在增強。”

記者瞭解到,曾經廣泛分佈的中華鱘如今僅存於長江近海區,生存現狀不容樂觀。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每年進入長江中的中華鱘超過5000尾,2005年前後只剩50尾。近幾年,長江流域中華鱘數量在20尾以下,分佈範圍不斷縮小,2017年至今,5年沒有自然繁殖。

記者 丁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