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農村,正在加速消失

▣作者:老船長

1

封閉人員流動三年後,大城市的Jack終於能回到老家過年了,終於能變回老人口中的狗蛋了。

此刻的老船長,也在老家敲下這篇文章。

三年未回,村子的模樣絲毫未變。

也許是冬天本身的肅殺感,在村子裡逛了一圈後,總感覺衰敗感越發明顯。

網路圖,和老家幾乎一樣

最直觀的印象,便是人少了。

兒時的玩伴、眾多的親戚朋友,也都不在村子裡生活了。甚至過年的時候,也見不到面了。

衚衕口,只剩下曬太陽的老人。

我專門找村小學校長要了就讀學生的資料,可謂是直線下滑。

2018年,就讀學生230人;

2019年,就讀學生190人;

2020年,就讀學生160人;

2021年,就讀學生130人;

2022年,就讀學生只剩下了96人。

年輕人正在逃離農村,年輕人的孩子也到了縣城或者更遠的城市。

人口流失的速度,可想而知。

即便是老家所在的縣城,也面臨同樣情況。

2012年,整個縣人口在70萬,2021年下降到了58萬。

十年時間,就流失了12萬人。

“出去了,誰還想著再回來啊!?”

或許是大多數人的心境。

很多人開始擔心,若干年後中國的農村數量只剩寥寥。

現實的資料,也證實了這份擔心。

1990年,全國村莊數量377。3萬個,到了2021年剩下263。3萬個,31年時間減少了114萬個。

平均每天消失的村莊數量是:

101個。

中國農村,正在加速消失。

2

2022年,中國人口下降85萬,出現61年來首次負增長。

同時,城鎮常住人口9。2億人,比2021年增加64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4。91億人,減少731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5。22%。

1960年時,中國80%的人都在農村。到2021年,城鎮居民已經超過了65%。

不可否認,城鎮化是撐起中國經濟奇蹟的主要動力。

但也直接導致農村人口萎縮的現實。

更令人擔憂的是,農村正在變得越來越老。

七普資料顯示中國60歲以上人口占比18。7%,65歲以上人口占比13。5%。

但在農村,60歲、65歲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別為23。81%、17。72%,比城鎮分別高出7。99、6。61個百分點。

中國鄉村,早先一步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

如果我們把各個年齡段的人口,按照城市和農村佔比拆分,更能說明問題。

其中:

0-14歲:農村與城市佔比相差不大,大致都在35%-40%左右。

但在15-49歲勞動力主力的年齡段,城市佔比都在40%以上。尤其是20-24歲年齡段,去往城市的人口占比超過了50%。

而這一年齡段的農村人口占比,都不超過30%。

農村的勞動力正變得越來越少。

到了老年人階段,勢頭又出現了反轉。

60-64歲年齡段,城市人口占比37%,農村人口占比42%。

65歲以上的比例分佈,更為明顯。這一階段城市人口占比都在35%以下,而農村佔比都在45%以上。

65-69歲:農村佔比46。3%;

70-74歲:農村佔比48。6%;

75-79歲:農村佔比49%;

80-84歲:農村佔比46。7%;

85-89歲:農村佔比46。4%。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前往城市,越來越多的老人,包括進城務工人員年齡大了之後,都常住在農村。

這在有些地區,表現的更為明顯。

在勞動力輸出大省四川,65歲以上農村人口占到了總人口的9。5%,早早進入老齡化階段。安徽、重慶的這一比例,都超過了8%。

年輕的城市,衰老的農村。

這就是當下中國城鎮化的現狀。

如果這一趨勢行進到50年後,老人也在變得越來越少,農村怎麼辦?

只能不斷萎縮,直到消失。

3

人口萎縮,不只發生在農村。

那些人口稀少的小城市或者縣城,也正走在下坡路上。

以七普資料看,十年間全國一共有158個城市人口出現下降,而下降最多的15個城市都超過了50萬。

甚至,黑龍江的綏化、齊齊哈爾都下降超過了100萬人。

農村人口流向縣城、流向中小城市,最終,大城市成為他們最終的去向。

城鎮化沒有錯,確實是所有發達國家所走過的正確道路。

而我們65%的城鎮化率,離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80%還有很大距離,粗算下來將來還有1億多人將要從農村流向城市。

未來的農村怎麼辦?農業怎麼辦?

這是很多人擔心的問題。

但從長遠的宏觀視角看,農村人口的減少帶來的直接結果,是農村人均資源的提升,加以機械化在農業的普及,整個農業的態勢會發生質的轉變。

只不過,時間有點久遠。

未來,那些交通便利、資源稟賦強的農村,會活的更好。但那些交通不便、遠離大城市、資源貧瘠的農村,或許將被時代淘汰。

同樣的小城市,也將被拋棄。

城市化的程序無可阻擋。

只不過在我們的內心裡,希望擁有更好的物質生活的同時,又不想失去精神故鄉。

成年人的世界,果然不要選擇。

趁過年在家的時候,多在老家走走吧。

老家農村,正在加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