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內向者的十大誤解: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內向的人了?

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周國平 《人與永恆》

關於內向者的十大誤解: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內向的人了?

都說內向的人吃不開,但在餃餃身邊,內向的人成了博士、程式設計師、醫生,外向的人成了律師、公務員、HR。哪個比哪個好?沒人說得清,只能說人各有命。

大家認為的“內向”,大多指的是安靜、離群、喜歡獨處、不接觸人。其實不然。一個人到底是內向還是外向,不能看錶象,而是要看他的能量來源。

內向者的能量來源是他們自己,他們喜歡在獨處的時候進行思考和內省,從而實現內心的平靜與成長,社交反而使他們身心俱疲;

外向者的能量來源是外界,他們喜歡透過廣泛社交獲得愉悅感和充實感,獨處讓他們覺得生活好無趣。

一言以蔽之,外向者更關注外界,內向者更關注內心。

關於內向者的十大誤解: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內向的人了?

臨床心理學醫生馬蒂·萊尼(Marti Olsen Laney)博士本身也是個內向的人,她在她的著作《內向者優勢》中結合學術研究和自身經歷,提出了大眾關於內向者的十個誤解。

1、內向者不愛說話?

性格內向的人

“在無話可說時,寧可選擇閉嘴”

,但這並不代表內向者不善言談,其實內向者只是不想說一些沒有意義的閒話。事實上,當內向者談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或自己擅長的領域時,話匣子會頓時開啟。

內向者不會為了說話而說話,當他們開口的時候,說出的話都是經過嚴謹思考的。

內向者不是不愛說話,只是大多數時候別人聊的東西他不感興趣。

關於內向者的十大誤解: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內向的人了?

2、內向者都害羞?

我們都覺得內向的人普遍害羞,但其實,“內向”和“害羞”並無關聯。性格內向的人並不害怕和別人打交道,只是與別人交往不積極。原因有二:

一,他們內心的能量來源就是他們自身,過多與關注外界反而消耗精力;

二,本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他們認為過多打擾別人會對別人造成困擾。

這樣的性格在學者群體中很常見,餃餃認識的許多科研人員都是這種行事風格,有事說事,從不廢話。餃餃接觸過一位75歲高齡的北大老教授,演講臺上侃侃而談,和業界專家談笑風生,但一到飯點就自己找個角落安靜地吃飯,離人群越遠越好。

你以為他是害羞,其實他是嫌煩。

關於內向者的十大誤解: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內向的人了?

3、內向者普遍情商不高?

許多人認為優秀的人都是外向的,舌燦蓮花,八面玲瓏;相比之下,內向者處事不夠圓滑,不會說漂亮話,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不會來事兒”。

首先,“情商”指的是自制力、情緒感知能力等自我理解與自我表達的綜合能力,而不是指諂媚、奉承、巴結、虛偽的能力;其次,內向者善於自省且心思縝密,因此他們並不是不懂所謂的“世俗規則”,只是做這樣的事有違初心。內向者的社交準則是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他們希望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基於互相瞭解和互相欣賞的基礎之上,而不是互相巴結和利用。

當然,這種願望在當今物慾橫流的大環境中顯得像天方夜譚,因此內向的人會經常感到“世與我而相違”的疲倦。

4、內向者厭惡人類?

相互輕蔑卻又彼此來往並一起自我作賤——這就是世上所謂“朋友”的真面目。

——太宰治

關於內向者的十大誤解: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內向的人了?

太宰治

我們發現,內向的人大多偏悲觀,他們傾向於關注人性的陰暗面,因此有一種“厭惡人類”的氣質。其實,內向者在作出批判時往往是以自己為反面案例的,

比起“體驗”,他們更喜歡“觀察”

。因此,

內向者那些看似扎心的“批判”並不是針對誰,只是內向者內省的結果罷了。

此外,由於內向者不需要過多社交,因此內向者往往只有幾個摯友和一群熟人,而外向者往往有一群好朋友,相比之下,內向者就顯得太高冷,給人一種“厭惡人類”的錯覺。

5、內向者有社交恐懼症?

正確答案是:

內向者並不害怕社交,而是討厭長時間社交。

注意了,“害怕”和“討厭”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

正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餃餃是個內向的人,但自知並沒有社交恐懼症,並不介意和聊得來的陌生人聊兩句。當然,一旦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結束了,在陷入無用社交之前趕緊打住,

有時間尬聊不如回家讀兩本書。

關於內向者的十大誤解: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內向的人了?

還有一點,就像前面提到的,內向者的能量來源是他們自己。

外向者越社交越興奮越不想回家,內向者越社交越疲憊越想一個人靜靜

,因此長期社交對內向者而言是一種折磨,

就像手機沒電了,急需回家充電。

6、內向者都比較孤僻?

“思考”和“交流”是最令內向者興奮的兩件事,他們有一半的時間在思考,一半的時間在交流。但是,他們不喜歡在社交平臺上將自己的想法廣而告之,和兩三知己分享心得體會便足矣。

典型內向者的朋友圈接近空白,摯友圈寥寥幾人,其他的只算熟人。

當你發現一個人不合群時,也許不是人家性格有問題,只能說明你沒有進入他的

摯友

圈。

關於內向者的十大誤解: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內向的人了?

7、內向者都很自私?

內向的人通常是

個人主義者

,他們更傾向於關注自己的生活,陶醉在自己的世界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自我”。

但“自我”和“自私”是不一樣的,“自我”是利己但不損人,在尊重別人的前提下以自己的感受為先,不怕得罪別人,也不接受任何道德綁架;“自私”則是損人利己,想盡一切辦法佔便宜,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因為內向者優先考慮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們對於別人的請求,能幫就幫,幫不了就直接拒絕,因此外人偶爾會評價他:

“這人真自私。”

8、內向者都很冷漠?

關於內向者的十大誤解: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內向的人了?

內向的人不太關心外界發生了什麼,他們對自己的思想、感情等主觀世界更為關注,因此在外人看來彷彿有些冷漠。

餃餃的朋友小M是我見過最內向的人,當週圍的人紛紛討論

“xx出軌了”“xx當小三了”

等花邊新聞時,餃餃的朋友小M一臉茫然:

“和我有啥關係?”

於是被打上冷漠的標籤。

小M很費解:

“出軌了自有原配清算,犯罪了自有法律制裁,我實在不懂,網友們這麼熱衷於湊熱鬧,千篇一律地罵人玩梗,有什麼意義?自己的日子都沒過好,還有空替明星操心,真閒。”

9、內向者的生活都很無趣?

關於內向者的十大誤解: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內向的人了?

外向者的朋友圈每天都充滿旅行、購物、PARTY,大家都羨慕他們的生活真是充實。相反,內向者的朋友圈大概一個月一更,發的都是影評啊讀書心得啊之類的,

更極端的內向者根本沒有朋友圈

,所以大家會覺得“這個人生活好無趣”。

這是因為,

內向者和外向者之間的多巴胺功能有所不同。

內向者喜歡在自己的家中找樂子,比如讀書、看電影、擼狗擼貓,不像外向者一樣喜歡在公共場所和大家一起嗨。

10、內向的人可以變成外向的人?

關於內向者的十大誤解: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內向的人了?

大家可能都有這種感覺:

這個世界好像更需要外向的人,內向的人被慢慢拋棄了。

但實際上,一個人一生所能達到的高度是透過學識、品格、德行等綜合維度評價的,與外不外向無關。隨著近年來內向性格被廣泛汙名化,許多內向的人試圖改變自己,明明不愛和人打交道,偏要進入銷售行業,還美其名曰“磨練自己”,最後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浪費了大好青春。

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這是無法改變的。內向沒有原罪,外向也未必比內向好。瞭解並接納自己的性格特點,

與其在一條錯誤的路上死磕,不如重新找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揚長避短,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關於內向者的十大誤解: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內向的人了?

————————————————-

原創宣告:非溝通不合作,轉載、投稿請務必私信餃子姐。其他平臺擅自轉載者,我們將直接投訴並保留追究責任的相關權利。獲得授權後,請標明文章出處“頭條號:精益醫療”。

精益醫療頭條號,帶你看有趣的醫療話題、醫學新知,不要錯過哦~~

點選關注,不錯失,不迷路

關於內向者的十大誤解: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內向的人了?

精彩繼續:

戀愛的本質是自戀:你體內潛在的“異性人格”,決定了你另一半的樣子

你體驗過“心痛”的感覺嗎?原來,人難過到極致時,心臟真的會痛

英國研究:性伴侶數量與患癌風險相關,性伴侶數量10個以上,女性患癌風險提高91%,男性提高69%

心理暗示有多可怕?被醫生診斷“活不過半年”的癌症患者,死後卻發現根本沒有得癌症

鏟屎官:“我家貓咪是不是有精神病?”貓咪的迷惑行為,多半和主人性格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