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知多少?(一)

中藥知多少?(一)

麻黃別名草麻黃、華麻黃等,為買麻藤綱、麻黃科、麻黃屬植物草麻黃、中麻黃或木賊麻黃的乾燥草質莖。秋季採割綠色的草質莖,曬乾。性溫,味辛、微苦,入肺經、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抗菌、抗病毒的功效。

中藥知多少?(一)

1、發汗解表:麻黃性味偏溫,具有辛散發汗的作用,對於身體出現的外感風寒表證,有良好的調理治療功效。

2、宣肺平喘:麻黃性味偏溫,入肺經,具有宣肺平喘的功效,可以宣暢肺氣,溫散肺寒,可以用於胸悶喘咳、支氣管哮喘等。

3、利水消腫:麻黃中含有大量的麻黃鹼,麻黃鹼有較強的利尿消腫功效,可以治療各種原因所致的浮腫。

中藥知多少?(一)

具體運用:

1.風寒感冒本品味辛發散,性溫散寒,主入肺與膀胱經,善於宣肺氣、開腠理、透毛竅而發汗解表,發汗力強,為發汗解表之要藥,常用治風寒感冒。

2.咳嗽氣喘本品主入肺經,可宣發肺氣而止咳平喘。若風寒閉肺,咳嗽聲重,惡寒發熱,身痛無汗者,常配杏仁、甘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三拗湯;若傷寒頭痛,無汗咳嗽,惡寒發熱者,常配前胡、防風、細辛、桔梗、陳皮等同用,如《醫學入門》麻黃杏仁飲;若素有寒痰停飲,又外感風寒之邪,咳嗽胸滿,痰多稀白,氣息喘促者,常配細辛、桂枝、乾薑等同用,如《傷寒論》小青龍湯。

3.水腫腳氣本品上宣肺氣,下利膀胱,可通調水道,利尿消腫,又宣肺解表,發汗除溼,治療水腫尿少之證。若風邪襲表,風水相搏,一身悉腫,惡風脈浮,微有口渴者,常配生薑、石膏、甘草等同用,如《金匱要略》越婢湯。

中藥知多少?(一)

4.風溼痺證本品辛散溫通,常用於治療風寒溼痺。若風痺疼痛,遊走不定,遇風冷加劇者,常配桂心同用,如《太平聖惠方》方;若風溼合邪,襲於人體,一身盡痛者,常配杏仁、薏苡仁、甘草同用,如《金匱要略》麻黃杏仁薏苡仁甘草湯。

5.腰腹冷痛本品性味辛溫,可散寒通滯,治療寒滯諸痛。若寒邪直中於裡,或飲食生冷,胃脘冷痛,脹悶攻撐,嘔吐洩瀉,不欲飲食者,常配桂枝、厚朴、草豆蔻、吳茱萸等同用,如《蘭室秘藏》麻黃茱萸湯或術桂湯。

6.瘧疾寒熱本品辛以發散解表邪,溫以宣通鬱結,可用治瘧疾。若風寒暑溼傷人,邪入半表半里,往來寒熱,每日一發熱,常配紫蘇、白朮、陳皮、半夏曲等同用,如《三因極一病證方論》麻黃白朮散。

7.疹出不暢本品開腠理,透毛竅,解肌表之邪,可治療風寒束表,疹出不暢之證。

8.黃疸尿少本品利尿除溼,可用治黃疸、淋證、尿閉等病證。若外感風寒,內蘊溼熱,發熱惡寒,身目俱黃,黃色鮮明者,常配連翹、赤小豆、杏仁等同用,如《傷寒論》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9.陰疽痰核本品辛溫,散寒破結,活血消癰,用治陽虛寒結,氣血凝滯於面板之陰疽或痰核諸證,可配伍鹿角膠、肉桂、白芥子、熟地黃等藥,如《外科全生集》陽和湯。

中藥知多少?(一)

注意事項

適宜人群

風寒感冒、水腫者

禁忌人群

失眠、陰虛盜汗者

中藥知多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