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系統MRI影像學習:膠質母細胞瘤(顱腦惡性腫瘤)

患者66歲男性;

主訴:頭暈20天。

現病史:患者20天前開始頭暈,開始伴視物旋轉、站立不穩,有噁心、嘔吐,症狀呈持續性,無飲水嗆咳、視物重影,無跌倒及意識不清,目前患者精神一般。

我們先看下病灶部分影像影象:(5幅橫斷面影象)

神經系統MRI影像學習:膠質母細胞瘤(顱腦惡性腫瘤)

T1WI橫斷面影象

神經系統MRI影像學習:膠質母細胞瘤(顱腦惡性腫瘤)

T2Flair橫斷面影象

神經系統MRI影像學習:膠質母細胞瘤(顱腦惡性腫瘤)

DWI彌散橫斷面影象

神經系統MRI影像學習:膠質母細胞瘤(顱腦惡性腫瘤)

SWI磁敏感橫斷面影象

神經系統MRI影像學習:膠質母細胞瘤(顱腦惡性腫瘤)

增強橫斷面影象

病理結果:膠質母細胞瘤

神經系統MRI影像學習:膠質母細胞瘤(顱腦惡性腫瘤)

膠母細胞瘤:

又稱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屬星形細胞瘤3~4級。

膠質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腦膠質瘤之一,佔膠質瘤的25%,佔顱內原發腫瘤的10%~15%。男性多於女性,男女之比約為3:1。大多發生於成人,特別是40~65歲間,兒童很少見,兒童的膠質母細胞瘤常發生在腦幹。膠質母細胞瘤呈浸潤性生長,惡性度高,病程迅速進展,手術切除後常很快復發,預後差。

臨床表現:

膠質母細胞瘤為高度惡性的腫瘤,生長快,病程短,自出現症狀到就診時間多數在3個月內。個別病例病程較長,這可能與腫瘤早期為良性,以後轉化為惡性有關。由於腫瘤旁水腫較重,患者顱內壓增高症狀更為明顯,幾乎全部病例都有頭痛、嘔吐和視神經乳頭水腫等。當腫瘤侵犯運動或感覺區後可出現偏癱、偏身感覺障礙以及運動性或感覺性失語等。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癲癇發生率明顯低於星形細胞瘤和少枝膠質瘤。

影像表現:

CT表現:

平掃多表現為混雜密度影,腫瘤內部常見囊變、壞死的低密度區,亦可見斑塊狀高密度出血灶。腫瘤邊緣模糊不清,瘤旁水腫明顯,佔位徵象多比較嚴重。增強掃描一般呈不規則花環樣強化,環壁厚薄不均。

MR表現:

平掃時,膠質母細胞瘤表現為訊號不均勻、形態不規整、邊緣欠清楚的長T1和長T2異常訊號影。瘤旁水腫一般比較重,鄰近腦室可見明顯的受壓變形以及移位。腫瘤內灶性壞死和出血比較常見。增強掃描腫瘤多呈不規則花環樣強化。

鑑別診斷:

1、淋巴瘤:

好發於額顳葉、基底節、胼胝體及腦室周圍白質,大多呈類圓形腫塊或結節狀,部分呈不規則條片狀,累及胼胝體者可呈蝴蝶狀;CT 平掃呈略高密度;T2WI 呈等或略高訊號,DWI 上呈高訊號,ADC 值偏低;腫瘤囊變少見,佔位效應輕至中度;增強呈均勻顯著強化。

神經系統MRI影像學習:膠質母細胞瘤(顱腦惡性腫瘤)

2、節細胞膠質瘤:

WHOⅠ-Ⅱ級,是神經元和混合性神經元-膠質腫瘤中最常見的腫瘤。顳葉好發,多見於30 歲前,癲癇為主要症狀;多呈類圓形,分為實性和囊性,後者多見,典型的表現為單個大囊加壁結節,1/3 的腫瘤見鈣化,瘤周輕微或無水腫;強化方式不一,可不強化到明顯強化。

神經系統MRI影像學習:膠質母細胞瘤(顱腦惡性腫瘤)

3、少突膠質細胞瘤

:WHOⅡ級,發病高峰為35-45 歲,主要症狀為局灶性癲癇。以額葉最多見,其次為頂葉和顳葉,多位於皮質或皮質下區;CT 平掃多呈低密度,病灶鈣化較常見,表現為條帶狀或團塊狀鈣化,瘤周無或輕度水腫,佔位效應輕。20%腫瘤見囊變;增強腫瘤無或輕至中度強化。

神經系統MRI影像學習:膠質母細胞瘤(顱腦惡性腫瘤)

影像資料整理僅供學習,歡迎收藏。

@頭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