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泡水發皺是腎虛?科學家給出答案!

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喜愛游泳的朋友們會有這種體驗,手指或腳趾長時間泡水之後會發皺,形成一層一層的崎嶇表面。

這時候就有人說了,這是腎虛的表現!

那麼,

這真的科學嗎?

手指泡水發皺是腎虛?科學家給出答案!

其實這個問題,在科學界目前有許多種說法,其中最流行的兩個解釋是這樣的。

這兩種說法,也是用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

很多生物老師還為此打了起來。

第一種說法,一部分生物學家認為,人類在長期的進化過程當中,因褪去毛髮,所以面板上會分泌一層油脂(皮脂膜),這種油脂能有效的阻隔細菌,微生物和水透過毛孔進入身體,對人體造成傷害。可是當我們長期泡水過後,尤其是溫水熱水,這會導致面板表面的油脂分解,因此面板就開始大量吸水。

而我們的面板,其實分為3層。第一層也就是表面的表皮層,起到保護身體內部結構,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表皮層平均厚度為0。2毫米,在這之下則緊密的連線著第二層面板,真皮層。真皮層來源於中胚葉,由纖維,基質和細胞構成。真皮層之下就是皮下組織了。

手指泡水發皺是腎虛?科學家給出答案!

表皮層由於大量吸水,會發生膨脹變厚。但是下面卻又連線著真皮層,導致還有一股向下拉的力量拉扯住表皮層。於是就產生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現象:手指泡水後發皺。具體可以參考泡泡紙。

手指泡水發皺是腎虛?科學家給出答案!

這種面板還有一種專有名詞,名叫漂母皮。在古代,因為在河邊小溪邊洗衣服的都是女人,所以一些人就將這些洗衣服的人稱為:漂母。漂母因為長期洗衣服,所以這種面板褶皺難以消除,故而稱之為漂母皮。

這個時候另一部分生物學家就站了出來,說:

平時也只見到手指腳趾發皺,沒有看到頭皮肚子上的皮膚髮皺呀?

生物學老師臉一黑,解釋說:人身體的表皮層薄厚是不均勻的,其他部位的面板就像是厚紙板,泡水後雖然也會發皺,但是並不明顯。而手指腳趾的角質層最厚,表現的吸水性狀是最突出的。

手指泡水發皺是腎虛?科學家給出答案!

生物學家表示不信服,他說,

你這個不對,有漏洞。我認為是這樣的。

根據達爾文進化論,大自然會選擇更加適合當前生存環境的基因突變生物,長期以往形成固定的生物種族。而人類,在以前是需要下水抓魚吃的。但是水下環境比較溼滑,難以著力。遇到危險的時候,更加難以著力。長此以往,人類才會在手指和腳趾上進化出褶皺。這些褶皺的作用就是,泡水後身體會認為你在海里抓魚,增加摩擦力方便行動。

而這個出現褶皺的行為,就是神經功能在起作用。

1935年的時候,一位主治中神經麻痺症的醫生髮現,這些病人手掌上的神經麻痺位置,無論怎麼泡水都不會發生褶皺反應。

這一結論直接讓當時的生物學家大驚失色:按照生物學家的解釋,泡水發生褶皺這種反應只是和細胞吸水失水有關,而如今卻被證實和神經麻痺有一定的關係。

此後,科學家們經過長期的對比發現,全球範圍內,只有兩種生物會出現泡水褶皺的反應,為人類和恆河獼猴。至於其他的,目前並沒有發現第三種會發生泡水褶皺反應的生物。而人類和恆河獼猴的共通之處就在於,都要下水抓魚吃。

但是至今為止,

神經說目前還沒有經過完全縝密的試驗來確認正確性

,只是科學界有一個隱約有一個結論:

手腳部的神經感受到表皮層處於潮溼狀態(表皮層大量吸水)後,會劇烈刺激面板裡的毛細血管,告訴它們,“風扯緊呼!”於是,血管隨之收縮,形成手指腳趾上可見的褶皺狀態。

手指泡水發皺是腎虛?科學家給出答案!

這種反應,在神經學上屬於無意識反應,即不經過大腦就會發生的反應,一般都是進化過程當中形成的。

下一次,當再有人告訴你說手指泡水褶皺是腎虛的表現,你就可以扔出這篇文章,當場打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