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雪帆:仲景常用的“藥對”有哪些?

小白郎中:中醫醫案/醫話/學中醫學臨床的參考文章

柯雪帆:仲景常用的“藥對”有哪些?

導讀:

今天跟著柯雪帆先生一起學習張仲景常用的藥對。

張仲景《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中的方劑,功效卓著,結構嚴密,用藥精當。

仔細分析這些方劑的結構,可以看出,組成這些方劑的基本要素是“藥對”,如桂枝湯中的桂枝配伍芍藥,白虎湯中的知母配石膏等等。

如能掌握藥對,便掌握了處方用藥的要領與核心,仲景方中的藥對不下百餘種,現擇其要者,簡論於下。

01

桂枝配甘草

一、配伍意義

桂枝辛甘溫,氣薄升散,能溫通經脈;甘草甘平,能益氣,有內守之功,使桂枝不致過於走散。

桂甘相配,有《內經》“辛甘發散為陽”之義,既可溫通陽氣,又可以溫振陽氣,使通中有補。這個作用是全身性的,不限於一髒一腑。

二、仲景方例

桂枝湯、麻黃湯中的桂枝、甘草直通衛陽,主要作用於

體表

;桂枝附子湯、甘草附子湯中的桂枝、甘草溫通經絡,主要作用於

肌肉關節

;小青龍湯、澤漆湯中的桂枝、甘草

宣通肺氣,溫化肺中痰飲

苓桂術甘湯中的桂枝、甘草主要作用於

;茯苓甘草湯中的桂枝、甘草主要作用於

;小建中湯中的桂枝、甘草主要作用於

中焦

,取其溫振陽氣,故稱建中;苓桂味甘湯與桂枝加桂(肉桂)湯中的桂枝、甘草主要作用於

桃核承氣湯與溫經湯中的桂枝、甘草主要作用於

血脈、胞宮

;炙甘草湯與桂甘龍牡湯中的桂枝、甘草主要作用於

只用桂、甘二味,名桂枝甘草湯,大量頓服,可以溫振心陽;

竹葉湯中用小量桂枝甘草,既能通陽解表,又可溫陽益氣;麻黃升麻湯中用微量桂枝甘草,屬於輔助之品。

三、後世論述與應用

劉河間《宣明論方》桂苓甘露飲與大順散中的桂枝、甘草,是宣通陽氣以祛暑化溼。《景嶽全書》保元湯中用肉桂、甘草,在於充實全身陽氣。

近年用大劑量桂枝、甘草(各g)治療病態竇房結綜合證,取得很好療效。

02

桂枝配芍藥

一、配伍意義

桂枝辛甘溫屬陽,芍藥苦平,微酸微寒屬陰。

桂枝與芍藥相配,相反相成,桂枝通衛陽以解肌,芍藥和營陰,治寒熱而斂汗,這是調和營衛的功能。

桂枝溫通陽氣以推動血脈之執行;芍藥養血、益陰、緩急,制肝氣之橫逆,這是調和氣血的功能。

桂枝(肉桂)溫振陽氣,益火之源;芍藥能益肝脾真陰,滋潤肝脾,柔肝緩急,這是調整陰陽的功能。

二、仲景方例

桂枝湯及其加味諸方起調和營衛的作用,桂枝茯苓丸與溫經湯中的桂芍相配,起調和氣血的作用;《金匱要略》虛勞篇中的小建中湯與桂枝龍骨壯蠣湯中的桂芍相配,起調整陰陽的作用。

三、後世論述與應用

《本草述鉤元》指出:“桂能引真陽而通血脈,故合於芍藥以和營衛。”《金匱要略心典》說:“欲求陰陽之和者,必於中氣,求中氣之立者,必以建中也。”

近代研究,桂枝湯對出汗、體溫、心率、血壓均能雙向調節,使之趨於正常。後世獨活寄生湯、三痺湯、十全大補湯與人參養榮湯中均有桂芍這一藥對,

其主要作用是調和氣血。

03

桂枝配茯苓

一、配伍意義

桂枝辛甘溫,宣通陽氣,茯苓甘淡平,利水滲溼。桂苓合用,通陽利水,對肺、脾、腎、膀胱的陽氣均可宣通,

其作用是全身性的。

二、仲景方例

通陽利水方首推五苓散,通陽氣,健脾氣,通氣化,使有用之水輸布全身,無用之水下輸膀胱,並非單純地增加尿量而已。

苓桂術甘湯通陽健脾益氣,化中焦之痰飲;苓桂草棗湯通陽利水、平衝降逆;茯苓甘草湯通陽和胃而化水氣;苓桂味甘湯通陽利水兼納腎氣,而潛虛陽;防己茯苓湯能兼通肺衛之陽以導水下行。

此外,桂枝茯苓丸通陽利水,有助於行瘀化瘀,其理論依據是“血不利則為水”。茯苓澤瀉湯為苓桂術甘湯加味;茵陳五苓散為五苓散加味。

三、後世論述與應用

劉河間桂苓甘露飲,朱丹溪胃苓湯與《醫方集解》春澤湯都是五苓散加味而成,可見後世對五苓散頗多發揮。

現代對五苓散有從滲透壓方面進行研究的。

04

桂枝(肉桂)配附子

一、配伍意義

桂枝(肉桂)與附子藥性頗多相似之處,二者配伍之後,在溫陽、散寒、止痛、救逆等方面均起協同作用。

但在仲景著作中,外感病發展為三陰重證而需要回陽救逆時,用姜附相配而不用肉桂;雜病陽虛時才桂附同用。

二、仲景方例

在仲景著作中,桂附相配的方劑可分三類:

1。 溫振陽氣,如桂枝加附子湯之治漏汗不止。

2。 溫通經路、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湯、甘草附子湯與桂枝芍藥知母湯,治風寒溼痺。

3。 溫補腎陽,如腎氣丸之治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此外,烏梅丸與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中亦有桂附,但不佔主要地位,故從略。

三、後世論述與應用

《本草經疏》指出:附子“佐之以桂,則除臟腑沉寒、三焦厥逆、溼淫腹痛、胃寒蛔動、氣虛經閉,補陽虛,散虛壅。”既歸納了仲景用法,也包括後世的發展。

後世將桂附用於回陽救逆的有《傷寒六書》的回陽救急湯。《醫方集解》與《通俗傷寒論》均選用此方。

近年動物實驗研究證明,

附子、肉桂複方對腎上腺皮質性高血壓有降壓作用,但對腎性高血壓無降壓作用。

05

麻黃配桂枝

一、配伍意義

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與通調水道的功能。麻黃桂枝相配有協同作用,能加強麻黃的上述三種功能。

單用麻黃髮汗作用並不顯著,麻桂同用才有明顯的發汗作用。

二、仲景方例

1。 發汗解表:在11首麻桂相配的仲景方中,發汗解表的有7首,其中麻黃用量大多超過桂枝。

2。 宣肺利水化飲:有大青龍湯與小青龍湯,用於溢飲與支飲,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雖列於水氣病篇,其作用亦為溫化中焦水飲。

3。 溫通經絡:有桂枝芍藥知母湯用於治療歷節病。至於麻黃升麻湯中雖有微量桂枝,其主要方義不在於麻桂相配。

三、後世論述與應用

近代《中藥研究文獻摘要》指出:

“桂枝在麻黃湯中的功用是協助麻黃髮汗,而不是監製麻黃髮汗”,“麻黃髮汗程度決定於它的配伍藥物,若不配桂枝,則不是峻汗劑。”

實驗研究發現,麻桂相配的麻黃湯與桂枝湯相比較,降低實驗動物的面板溫度較快,而降低肛門溫度較慢。近年臨床報道,麻黃湯原方治療小兒外感發熱,有良好療效。

06

麻黃配石膏

一、配伍意義

辛溫微苦的麻黃與辛甘大寒的石膏相配,寒溫不同,屬於相反相成,也可稱為取長補短。

用石膏監製麻黃之溫,而充分發揮麻黃的宣散作用,故可用於肺有痰熱或全身各處水溼與熱相結合者。

二、仲景方例

麻黃石膏相配的方劑在仲景著作中有10首。

其中最典型的是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用於清宣肺熱,越婢湯用於水氣病化熱。

大青龍湯、小青龍加石膏湯、厚朴麻黃湯與桂枝二越婢一湯均以麻桂辛溫為主,配少量石膏為輔,與麻杏石甘湯的配伍法有別。

此外,越婢加術湯、越婢加半夏湯、麻黃升麻湯均應作別論。

三、後世論述與應用

《本草思辨錄》以麻黃配石膏、附子配大黃為例,說明透過藥物相制相用的配伍可能使藥性發生變化。

這種配伍石膏量一定要大,如用小量石膏便不能達到清宣鬱熱之目的。

近年臨床大多以麻杏石甘湯加味的形式用於肺熱、痺證化熱及急性腎炎水腫。

07

附子配乾薑

一、配伍意義

附子辛甘大熱,乾薑辛熱,二者配伍有協同作用,即乾薑能加強附子的溫熱作用。

附子溫補腎與命門之火,乾薑溫化肺脾之寒飲痰溼,在這方面二者有互補作用。

二、仲景方例

附子乾薑配伍的代表方為四逆湯,是外感病回陽救逆的主方。

由四逆湯加減,而仍保留附子乾薑這一藥對的有四逆加人參湯、茯苓四逆湯、通脈四逆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白通湯、白通加豬膽汁湯與乾薑附子湯等均有回陽救逆作用。

此外,赤石脂丸中用附子乾薑,目的在於散寒止痛;烏梅丸中用附子乾薑既溫中又能安蛔。

三、後世論述與應用

後世對亡陽重證大多用仲景四逆湯類方治療,另出新方不多。《傷寒六書》回陽救急湯、《景嶽全書》六味回陽飲中均有姜附這一藥對。

近年實驗研究證明,四逆湯對失血性休克家兔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並證明附子與乾薑、甘草同煎可降低附子的毒性。臨床以四逆加人參湯救治心源性亡陽型休克。

08

石膏配知母

一、配伍意義

甘辛大寒的石膏與苦寒滋潤的知母相配,在清熱功能上有協同作用。

石膏使邪從外散,知母使邪從下洩;石膏清肺胃之熱,知母瀉三焦之火,二者互補作用更全面。

二、仲景方例

石膏知母這一藥對的基本方是白虎湯,治療無形邪熱熾盛於裡,同時也可治療熱厥。

兼氣陰兩傷者用白虎加人參湯;溫瘧則用白虎加桂枝湯。麻黃升麻湯中有小量知母與微量石膏,為此方清熱藥的一部分。

三、後世論述與應用

汪昂《醫方集解》認為白虎湯以知母為君,石膏為臣,現行教科書則認為白虎湯以石膏為君,知母為臣。

近年實驗研究證明,石膏退熱作用快,但作用短暫而較弱:知母退熱作用較緩,但作用強而持久,二者合用則退熱作用更加顯著。

09

乾薑配黃連

一、配伍意義

乾薑辛熱,具宣散之性,能通經脈,散寒邪,消痰燥溼,和降胃氣,這些作用可概括為辛開;黃連大苦大寒,具沉降之性,能瀉心火,涼血熱,除煩躁,止嘔吐,治吞酸,這些作用可概括為苦降,二者配合為辛開苦降法,屬相反相成,主要用於脾胃病證。

二、仲景方例

仲景著作中,有乾薑黃連這一藥對的方劑共6首。

其中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黃連湯與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5個方劑的基本性質相似,都用於治療病在脾胃,寒熱錯雜,氣機升降紊亂,虛實夾雜的證候。

另烏梅丸中也有乾薑、黃連,這是用於安蛔的,因為蛔蟲得辛則伏,得苦則下。

三、後世論述與應用

《本草思辨錄》認為黃連降胃陽,乾薑升脾陰,脾升胃降,少陽乃得轉樞。

《成方便讀》認為黃連乾薑是治療痞證的主藥。《丹溪心法》的左金丸,《兵部手集方》的香連丸均為辛開苦降法的靈活應用。

該法已成為治療胃腸道與膽道疾病的常用的方法。

注:

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

本文選摘自《經方臨床運用與研究》,朱章志、李賽美主編,廣東經濟出版社出版,199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