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一穴之翳風穴

穴名釋義

翳風,首見於《針灸甲乙經》曰:“翳風,在耳後陷者中,按之引耳中,手足少陽之會。刺入五分,灸三壯”。

翳,原指羽扇,有遮蔽,掩覆之義;風指風邪。 因穴在耳後下方陷中,耳形狀似毛扇,如遮蔽風邪之屏翳,故名翳風。“翳”在《廣韻》載“蔽也”,《會元針灸學》雲:“兩耳如翳,兩完骨如屏,所謂為擋前後之風。開口空孔中,為風眼,邪乘開口易衝入空竅;閉口前有耳,後有完骨,下有頰骨護之,故名翳風。

翳風穴

Yīfēng TE17

位置:

翳風穴在耳垂後方,

當乳

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

學一穴之翳風穴

歸經:

手少陽三焦經,手足少陽之會穴。

別名:耳後陷中。

功效:

聰耳

明目

疏風

通絡。

主治

手少陽三焦經之翳風穴,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的疾病,如周圍性面癱、神經性耳鳴、呃逆等。

翳風穴下布有耳大神經、耳顳神經、頸外動靜脈、腮腺、面神經幹、迷走神經、舌下神經、舌咽神經。針刺翳風穴能改善區域性神經調節、血管營養、淋巴迴圈,使面癱、耳鳴耳聾、面肌痙攣、中耳炎等得到改善、治癒。

對於呃逆患者,針刺翳風穴還可使處於興奮狀態的迷走神經抑制,抑制膈肌的異常興奮,使膈肌痙攣緩解,從而發揮止呃的作用。

周圍性面癱

李愛愛研究發現穴位貼敷翳風穴配合電針可以明顯促進面神經恢復的起效時間及療程縮短,且翳風穴為手少陽三焦經穴,又是手、足少陽經之交會穴,其位於耳垂下緣後方的凹陷中,首次見於《針灸甲乙經》,具有祛風、通絡、調氣、開竅、降逆等作用,以達到通耳竅、利頭面、降呃逆的作用。晉代的《針灸甲乙經》中記載:“痙不能言,翳風主之。聾,翳風及會宗,下空主之:口僻不正,失欠,口不開,翳風主之。”現代的研究表明翳風穴所處位置,在下頜支與乳突之間,從解剖學來看,該穴處在面神經幹從莖乳孔中出顱處的體表投影上。將清熱活血,祛風通絡的藥物直接貼敷於該穴,藥物透過透皮吸收,直接作用於面神經可以明顯減輕水腫、消除炎症,解除血管痙攣、改善微迴圈,並可以促使炎性滲出物的吸收,從而起到改善神經功能的作用。

學一穴之翳風穴

神經性耳鳴

:杜國良研究發現針刺治療耳鳴的主要穴位.翳風穴和風池穴,可啟用Sp5、IC、NLL、CN、中縫核等中樞部位的神經元;刺激此兩個穴位的感覺訊號能影響聽覺系統和中縫系統的神經元活動。刺激這兩個穴位的感覺訊號向Sp5的傳遞各有其特異部位,即雙側SpSC的外側區是刺激風池穴訊號特異傳入部位;對側Sp5I的外側和腹外側區是刺激翳風穴訊號特異傳入部位;二者傳入訊號在Sp6的其他區域、IC、NLL、CN、中縫核是重疊的。

呃逆:

馬長注等選取頑固性呃逆 68 例作為實驗物件,隨機分為 2 組,即對照組(n=34 例)僅使用指壓翳風穴治療,觀察組(n=34 例)聯合使用旋覆代赭石湯加減治療。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 85。29%,觀察組為 100。00%,後者顯著優於前者,資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治療頑固性呃逆時聯合使用旋覆代赭石湯加減和指壓翳風穴能夠提升治療效果。

治療方法研究

張惠林研究翳風穴針刺深度及角度CT定位發現,溫木生《穴位注射療法治百病》介紹:“患者臥位或端坐靠背椅,頭頸向健側斜 30°,前傾 15°。 穴位消毒後 ,用 5 號針頭刺入穴位內,得氣回抽無血液方可注入藥液。”按上述方法治療貝爾麻痺,雖然有一定療效,但對貝爾麻痺的主要病機—莖乳孔內面神經非化膿性炎症不能進行有效治療,原因是藥液未充分作用於“病所”。

改進後的定位及注射方法

患者側臥位,翳風穴常規消毒,在CT 引導下穿刺針(7 號腰椎穿刺針)與人體矢狀面約 120°、與人體冠狀面約45°、進針深度約3.5 cm時,穿刺針針尖可達翳風穴深部的莖乳孔處,按此種操作方法治療貝爾麻痺,療效明顯優於傳統方法。

其他:有研究指出用手指尖大力按壓翳風穴,一般5分鐘內對止嗝有幫助作用。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文章僅代表現階段的研究認知水平

,現代醫學不斷進步,醫療知識不斷更新!

感謝閱讀,歡迎交流,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收藏、轉發。

每週更新內容主要為成人針灸推拿及兒童推拿為主!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