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用藥臨床經驗彙總

一、引經藥

引經藥是是指能導引諸藥直達病所,增強療效的藥物,亦可理解為對機體某一部位有特殊作用的藥物,中醫治風溼病很重視引經藥。引經藥又稱引經報使藥,其源遠流長,起源於藥物的歸經理論,民間以形補形理論亦源於此。清·尤在涇說:“藥無引使,則不通病所”。病有病所,藥有藥位,辨證上加入引經藥可以提高療效。引經是歸經與配伍的結合,透過引經可改變其它藥物的作用方向或部位,或使其作用側重或集中於特定的方向和部位。易水學派張潔古依據《內經》理論,對藥物的引經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認為取各藥性之長,使之各歸其經,則力專效宏。

(一)、按經脈選藥:

據歷代醫家經驗,常用的引經藥:

手少陰心經:黃連、細辛;

手太陽小腸經:藁本、黃柏;

足少陰腎經:獨活、肉桂(桂枝)、知母、細辛;

足太陽膀胱經:羌活;

手太陰肺經:桔梗、升麻、蔥白、白芷;

手陽明大腸經:白芷、升麻、石膏;

足太陰脾經:蒼朮、升麻、葛根、白芍;

足陽明胃經:白芷、升麻、石膏、葛根;

手厥陰心包經:柴胡、丹皮;手少陽三焦經:連翅、柴胡;上焦:地骨皮。中焦:青皮。下焦:附子。

足厥陰肝經:青皮、吳茱萸、川芎、柴胡;

足少陽膽經:柴胡、青皮等。

(二)、按風溼痺證所在經脈選用。

1、按病位選藥:

頭部風溼痺痛:虛證選川芎、白芷;實證選柴胡、勾藤、水牛角。

頸項痛:風重選羌活,熱重選葛根,強硬選葛根、白芍、細辛。

肩背痛:用羌活、黃岑、桂枝、葛根。

胸部擠壓痛;用香附、枳殼。脅痛選柴胡、鬱金。

肩臂痛:有主張從痰溼治療,選丹溪指迷茯苓丸加味,重用祛痰藥。

上肢痺痛:選羌活、防風、桂枝、桑枝、茯苓、陳皮、薑黃、白芍、鹿含草、銀花藤、天仙藤。

背痛:常加羌活、防風引經,肥人少佐附子,氣滯血瘀加生薑黃,腎精虧虛,督脈失養須加狗脊;

背部痺痛:劇烈而他處不痛者,用九香蟲溫陽理氣,並配以葛根、秦艽,病變在腰脊者合用蜂房、烏梢蛇、地鱉蟲行瘀通督,並配以川斷、狗脊。

背脊痛:用石南藤、菖蒲。

腰痛:通用補腎藥可選杞子、巴戟、鹿角膠、狗脊、杜仲、川斷;

腎陰虛:可選黃精、熟地、石斛;

腎陽虛:選巴戟、仙茅、仙靈脾、葫蘆巴等;

有些腰痛:可用白朮、食療用栗子、豬腰。

腰骶部痛:彎腰下蹲受限,加伸筋草、赤白芍等;

劇痛:加花椒、香附、玄胡。

兩髖痛劇:屬熱者選加公英、地丁、板蘭根。

熱入腰間之痛:用稀薟草、海桐皮。

下肢痺痛:可選獨活、牛膝、防己、木瓜、椿根、川芎、五加皮、杜仲、白芍、小活絡丹等。

足跟痛:一般腎虛引起,如見溼熱下注,可在補腎基礎上用木瓜、青黛等。

此外,注重關節痛加松節、乳香。肌肉痛加桑枝、桑寄生。四肢關節痛均可加藤枝類藥,如忍冬藤、雞血藤、伸筋藤、天仙藤、桑枝、桂枝等。周身骨痛加當歸、威靈仙。

(三)、病位深淺用藥有別:

病在肌膚經絡者,一般以防風、麻黃、桂枝、銀花、連翹、 青風藤等辛散之藥;

在筋骨者用白芥子、白附子、川芎、草烏、附子、馬錢子及蟲類之藥;在臟腑者用補益之藥。

熱在氣分:用生石膏、知母;

在營血:用生地、丹皮、玄參等;

手少陰心經:黃連、細辛;

手太陽小腸經:藁本、黃柏;

足少陰腎經:獨活、肉桂(桂枝)、知母、細辛;

足太陽膀胱經:羌活;手太陰肺經:桔梗、升麻、蔥白、白芷;

手陽明大腸經:白芷、升麻、石膏;

足太陰脾經:蒼朮、升麻、葛根、白芍;

足陽明胃經:白芷、升麻、石膏、葛根;

手厥陰心包經:柴胡、丹皮;

手少陽三焦經:連翅、柴胡,

上焦:地骨皮,

中焦:青皮,

下焦:附子;

足厥陰肝經:青皮、吳茱萸、川芎、柴胡;

足少陽膽經:柴胡、青皮等。

(四)、瀉熱選藥

如瀉火藥中:

黃連偏瀉心火,

黃芩偏瀉肺火,

知母偏瀉肝火,

木通偏瀉小腸火,

石膏偏瀉胃火等。

張氏又認為:

用柴胡瀉下焦之火,必佐以黃芩;

用柴胡瀉肝火,必佐以黃連,

可見黃芩、黃連為引經藥。

(五)、按經絡上下選藥

太陽、小腸、膀胱經病,在上用羌活,在下用黃柏;

陽明胃與大腸經病,在上用升麻、白芷,在下用石膏;

太陰脾和厥陰肝經病用白芍引之,

少陰心和腎經病用知母引之等,

張氏強調遣藥的專司。古人云:“引經之藥,劑中用為嚮導,則能接引眾藥,直入本經,用力寡而獲效捷也”。在辨證的基礎上,明白藥性專司、制方專主之理,酌情加入引經藥,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引經藥主要有以下作用:

1、引藥上行

《本草求真》曰:“桔梗系開提肺氣之品,可為諸藥舟楫,載之上浮”。如參苓白朮散,借桔梗載諸藥上浮,引歸於肺,益肺利氣,借肺之布精而養全身,倘若把它當作平喘之品刪掉不用,則違背了《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立法本義,療效難著。王清任所創血府逐瘀湯以桔梗載眾祛瘀之品上行,以除胸中之瘀;《傷寒論》中三物白散亦用桔梗引巴豆上升,以祛除胸中寒實,有學者透過實驗提示了桔梗在該方劑中的“引向”作用,如果去掉桔梗,則僅能滌除腹水而不能盪滌胸水。臨床亦有“諸根多降,桔梗能升”之說。

2、引藥下行

《本經逢原》曰:“丹溪言牛膝能引諸藥下行,筋骨痛風在下者宜加用之”,從歷代醫家的推崇至現今的高校教材均明確提到牛膝的“引藥下行”之功,故牛膝可作為身體下部疾病的引經藥使用,臨床上治療多發性神經根炎、坐骨神經痛、半身不遂、下肢肌痿無力等症,常隨方加用,療效頗著。旋覆花是治療呃逆上氣的一味“引藥下行”之品,臨床有“諸花皆升,旋覆獨降”之說。

(六)、引藥入病所

引藥達病所的藥物,臨床使用十分廣泛,如桑枝引諸藥達臂與手指,羌活引諸藥達上肢,獨活引諸藥達下肢,少陽頭痛專柴胡,巔頂頭痛用藁本,太陰頭痛選蒼朮等。

(七)、引火歸元

金匱腎氣丸中的肉桂即是一味引火歸元之品,在虛陽上越的戴陽證、陰盛格陽的格陽證中常用之。

(八)、引氣歸元

砂仁可“引氣歸元”。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衰反覆發作,表現為肺腎氣虛或虛多實少者,平時服用七味都氣丸加砂仁,對改善肺腎功能、增強免疫機能、減少復發有顯著療效。

(九)、引氣上升

升麻、柴胡在補中益氣湯中引清氣上升,使該方顯益氣升提之功。去除升麻、柴胡該方只有補益氣血之功,而不能益氣升提、升舉下陷之臟器。

(十)、引血下行

鎮肝熄風湯重用牛膝為君,即取其引血下行之功,以防“血之餘氣,並趕於上”之“氣厥”。臨床觀察,該方刪除牛膝而用於高血壓病人,對眩暈一症的療效大為遜色。

(十一)、引邪外達

柴胡可開邪熱內閉,使邪氣從內達外,為醫家臨證所習用。

10、引邪下行

玉女煎中牛膝引邪熱下行,以降上炎之火;四妙丸中的牛膝也起引熱下行作用。

(十二)、十二經補瀉溫涼引經藥歌

1、心經

問君何藥補心經,

遠志山藥共麥冬,

棗仁當歸天竺黃,

六味何來大有功。

玄參苦,黃連涼,

木香貝母瀉心強;

涼心竹葉犀牛角,

硃砂連翹並牛黃。

溫心藿香石菖蒲;

引用細辛獨活湯。

2、肝經

滋補肝經棗仁巧,

薏苡木瓜與貢膠;

瀉肝柴胡並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黃連,龍膽草,車前甘菊涼肝表;

溫肝木香吳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3、脾經

補脾人參綿黃耆,扁豆白朮共陳皮,

蓮子山藥白茯苓,芡實蒼朮甘草宜。

瀉脾藥,用枳實,石膏大黃青皮奇。

溫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明涼脾藥;白芍升麻引入脾。

4、肺經

補肺山藥共麥冬,紫菀烏梅與參苓,

阿膠百部五味子,棉州黃耆更湊靈。

紫蘇子,與防風,澤瀉葶藶瀉肺經,

更有枳殼桑白皮,六味瀉肺一般同。

溫肺木香冬花尋,生薑乾薑白蔻仁;

涼肺黃芩與貝母,人溺山梔沙玄參。

馬兜鈴,瓜蔞仁,桔梗天冬必去心;

引用白芷與升麻,連須蔥白用幾根。

5、腎經

補腎山藥甘枸杞,螵蛸龜板與牡蠣,

杜仲鎖陽巨勝子,山萸蓯蓉共巴戟,

龍虎骨,懷牛膝,五味菟絲與芡實,

再加一味懷熟地,共補腎經十八味。

瀉腎不必多求方,知母澤瀉兩相當。

溫腎肉桂並附子,鹿茸故紙海沈香,

亦溫腎,膃肭臍;涼腎知柏地骨皮,

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獨活肉桂奇。

6、胃經

補胃需用蒼白朮,半夏扁豆綿黃耆,

芡實蓮肉共百合,山藥還加廣陳皮。

瀉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實,

更添芒硝與大黃,多加石膏謝更急。

溫胃木丁與藿香,益智吳萸與良姜,

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乾薑。

涼胃葛根條黃芩,滑石黃連玄花粉,

知母連翹石膏斛,梔子升麻竹茹尋,

十三味藥涼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藥。

7、膽經

補膽龍膽與木通;柴胡青皮瀉膽經。

溫用陳皮製半夏,更加生薑與川芎。

涼用竹茹與黃連;引用盡皆同肝經。

8、大腸經

問君大腸何藥補?左旋牡蠣白龍骨,

桔梗米殼訶子皮,山藥肉蔻並蓮肉。

川大黃,南檳榔,枳殼石斛瀉大腸,

再加芒硝桃麻仁,蔥白三寸瀉更強。

乾薑肉桂吳茱萸,三者同時能溫腸,

引藥盡皆同胃經;槐花條芩涼大腸。

9、小腸經

小腸石斛牡蠣補;瀉用木通共紫蘇,

連須蔥白荔枝核,同為瀉劑君知否。

小腸要求溫, 大小茴香烏藥根;

涼用黃芩天花粉;引用羌活與高本。

10、膀胱經

橘核菖蒲補膀胱,益智續斷龍骨良;

瀉用芒硝車前子,澤瀉滑石石葦幫。

溫用烏藥並茴香;涼用黃柏生地黃,

甘草梢,亦屬涼;引用盡皆同小腸。

11、三焦經

滋補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與黃耆;

瀉用梔子並澤瀉;溫用姜附頗有益。

原石膏,地骨皮,清涼三焦功效急。

引入三焦不用別,藥與肝膽無差異。

12、心包經

地黃一味補包絡;瀉用烏藥並枳殼;

溫肉桂;涼梔子;柴芎青皮是引藥。

二、劑量

藥用劑量之輕重,直接關係到處方的佈局和方組的療效。吳又可說:“證有遲速輕重不等,藥有多寡緩急之分。”輕和重要根據疾病和方組的主輔、治療的需要,而不是由喜惡來決定的。張錫純說,他曾見一醫家治陽毒,“大黃十斤,煮湯十碗,放量飲之,數日飲盡,霍然而愈。”(《醫學衷中參西錄》)。喻嘉言治朱孔陽的痢疾,大黃也用到四兩(120g);陸仲安治胡適的糖尿病,黃芪用到14兩(420g),黨參用到6兩(180g)……。重劑也有重劑的作用,精方重劑,力專任宏,往往能“去邪氣於正氣未敗之先,以免姑息養病而貽患也”(劉鶴一)。臨證每見病重藥輕,杯水車薪,延誤“戰機”;病輕藥重,藥過病所,傷及真元,皆不可取。

總之用藥劑量之巧,應守“三因制宜”的法則,根據患者個體情況,病邪輕重,標本緩急,病程始末,季節時令以及藥物的特殊效能,來把握劑量,當輕就輕,當重就重廣嗔重處方,以補偏救弊,各適其宜。醫學評論家日本·杜邊熙氏說:“漢方之秘,不可告人者,即在劑量。”誠然。例如:

桑葉:小劑量(10g)發汗;大劑量(20~30g)止汗。

枳實:小劑量(10g)降氣;大劑量(20g)升氣。

鹿茸:小劑量有增強心肌收縮作用;大劑量反而抑制心肌的收縮。

黃精:升高血壓劑量要大(穩壓湯用到30~40g)。

玉竹:強心劑量要小(10~20g),過大反而引起期外收縮。

川芎:小劑量(5~8g)有活瘀止血作用;大劑量(15~20g)作用相反,可使子宮平滑肌麻痺,停止收縮。

黃芪:利尿作用15g左右;10g以下無利尿作用,30g反而使尿量減少;補益作用20~40g左右,但只限於配對複方(當歸補血湯、玉屏風散之類),其它處方12~15g足夠。

桂枝:3~5g有補血作用(升高血色素);10g有通陽化飲作用(常配茯苓);15g以上有溫經通絡作用(常配製川烏)。

益母草:用作養血,6g左右(童子益母草最好);用作止血,10g左右;用作活血,15g左右;用作抗腎炎、利尿、降壓、消腫、消除蛋白尿,鮮品180~240g,幹品50~120g左右。

三七粉:小劑量(3~5g)止血(雲南白藥);中劑量(8~10g)活血(三七片);大劑量(10~15g)破血(擴張血管而影響凝血)。

雞血藤:用作補血,10g左右;用作活血,15g左右;用作化瘀、定痛、通經、達痺30g左右。

附片:用作溫補行經,6g左右;

用作溫陽滌飲,12g左右;用作祛寒定痛,15g左右。(注:南方有一名醫用作回陽救逆100~200g1日量,非一般劑量,不可輕試)。

大黃:健胃助納5g;涼血止血10g;清熱通便12~15g;逐痰降火15~20~30g。

石菖蒲:量輕(6~8g)寧心通脈(養心);量大(12g以上)反導心氣(傷正)。

用藥劑量之技巧,範圍甚廣,還要根據藥物本身固有的效能來決定。一般花葉類劑量要輕,介石類劑量要重;芳香類劑量要輕,木實類劑量要重。上述是根據實驗提示,臨床觀察和心得所及,僅舉數例,以示一斑。

三、組方原則

(一)、應某種特殊疾病的治療需要,儘量精選一藥多用的藥物,針對主證,且顧兼證比較複雜的證候群,也就是說盡一藥而取多效之法。比如:

決明子:清肝明目,瀉火通便。主治老年便秘,如果又伴高脂血症、高血壓病、冠心病、早期動脈硬化等症,應當首選,可以單味代茶,長年飲用。

益母草:近代發現有利尿、降壓、消除尿蛋白的作用。腎病綜合徵、腎病高血壓、高血壓腎病之浮腫、蛋白尿等用之最為恰當。

黑芝麻:補益肝腎,潤肺明目,納氣定喘,滑腸通便。為老年病的慢性支氣管炎(老慢支)、肺心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糖、便秘等身患數疾之翁的佳餚良藥(富含亞麻油酸,維生素E)。

何首烏:補腎養血、安神通便。對於以上心血管疾病伴失眠便燥者,注意選用。

黃精、白及:大補肺陰,生肌止血,安中和胃,抗癆扶正,是肺結核患者標本兼顧的良藥。尤其適用於伴有慢性胃炎或久服抗癆(抗結核)藥而引起藥物性胃炎患者。

平地木:強壯,抗癆,止咳化痰,寧嗽定喘。也是肺結核患者標本兼顧之良藥。更適用於久用抗癆藥而致肝功能損害者(民間常把紫金牛作為肺結核患者的專用保健藥)。

桑寄生:補腎、安胎、降壓。用於妊高徵之浮腫,產前子癇,最為理想。

車前子:利尿通淋,化痰止嗽,為水氣凌心犯肺(肺心心衰)、心包積液、滲出性胸膜炎,下藥上用之多功能藥物(按《筆花醫鏡》的用藥式則為葶藶子之“裨將”)。

佛耳草:和中、止咳、化痰、平喘、降壓,本品療嗽不分寒熱虛實。用於老慢支、慢性胃炎、高血壓多病纏身的老年病患者最為適合。

黛蛤散:價廉、功著、效廣。為多種呼吸系統疾病、痰濃帶血、咳喘不寧的佳品。

(二)、合理化裁成方

“病無常形,醫無常方,藥無常品,在善學善用耳。”(《藥鑑·跋》)。病變無常,方難執一,善於化裁古方,以切合時用,靈活加減,能擴充套件成許多類方,變化裕如,應用自得。固守成方不變或濫改濫削有失方義者,均非可取。

(1)、一方多用

高明的臨床醫家,在運用成方的過程中,往往用一法以盡多法之妙,用一方以變多方之巧。朱丹溪著《格致餘論》僅用一個四物湯應變加減,治療諸病。薛己的《內科摘要》全書就突出二個方子即: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方隅著《醫林繩墨》通篇僅圍繞一個二陳湯出入化裁。比如:

二陳湯

加沙參、麥冬,治中焦停溼又兼肺陰不足者(名參麥二陳湯)。

加木香、砂仁,治痰溼內阻,氣滯脘痞者(名香砂二陳湯)。

加吳茱萸、黃連,治溼滯中焦,肝胃不和者(名左金二陳湯)。

加炒蒼朮、厚朴,治溼困脾陽,嘔逆苔膩者(名平胃二陳湯,又名陳平湯)。

加天麻、白朮,治痰濁上湧,耳鳴眩暈者(名麻術二陳湯)。

加紫菀、款冬花,治中有痰飲,喘咳難平者(名款菀二陳湯)。

加枳殼、桔梗,治溼滯中焦,胸悶食少者(名枳桔二陳湯)。

加白芥子、杏仁泥,治內有宿痰,外感風寒者(名六安煎)。

加枳實、竹茹,治痰熱上擾,虛煩不寐者(名溫膽湯)。

加枳實、膽南星,治痰涎壅盛,胸痞咳逆者(名導痰湯)。

加當歸、熟地,治陰血內虛,水泛成痰,咳嗽氣急者(名金水六君煎)。

加白朮、五味子,治五臟受溼,咳痰身重者(《濟生方》)。

桂枝茯苓丸

加紅藤、敗醬草、苡米等,治急、慢性盆腔炎。

加紅藤、敗醬草、莪術等,治盆腔炎性包塊。

加丹參、益母草、水蛭膠囊等,治盆腔淤血癥。

加失笑散、白芥子、海藻、水蛭膠囊等,治盆腔粘連症。

加地鱉蟲、射干、楮實子等,治子宮肌瘤(血止期,作丸服)。

加澤瀉、瞿麥、水蛭膠囊等,治輸卵管積水及盆腔囊性佔位。

加炮山甲、冬葵子、楮實子等,治前列腺肥大症(丸劑)。

加石韋、虎杖、烏藥等,治前列腺炎。

加莪術、海藻等,治陳舊性宮外孕。

(2)、多方聯用

臨證每見病情嚴重複雜或兼證過多的疾病,圍繞主症主方,往往把幾個方子聯合在一起使用,組成功效協同,作用較廣的“大陣”,以蕩逐病邪或大補氣血。餘師愚的清溫敗毒飲、吳鞠通的專翕大生膏,可謂典型代表。譬如固本丸是四君子湯、六君子湯、玉屏風散加胎盤、捕骨脂混合組成。

不僅處方是這樣,用藥也可以參考。必須指出:“重複用藥,藥乃有力。”這是《千金要方》處理特殊病種,聯合重複用藥制方的獨特格律,與盲目“重疊堆藥式”處方有所不同。

(3)、簡化成方

有的古方、驗方用藥過多者,應當分析優選,簡化昇華,簡化後並不影響療效,有的還能提高療效,古今中外不乏其例,對於節約藥材(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

(5)、專方專藥

徐靈胎說:“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藥。”臨證醫家既要熟諳辨證論治,又要掌握專方、專藥(即專病專方,專病專藥),二者不可偏廢,才不失博採眾方之訓。

治病皆有主藥治病一定有主藥,不用主藥便是錯。

火結必要用大黃,枳殼枳實緊跟著。

寒結必要用巴豆,三稜莪術緊跟著。

實結必要用山甲,蠍子蜈蚣緊跟著。

調氣必要用木香,擯榔元胡緊跟著。

透堅必要用牙皂,細辛辛夷緊跟著。破血必要用桃仁,紅花赤芍緊跟著。

脾脹必要用乾漆,火麻鬱仁緊跟著,暖胃必要用硫黃,丹參玉竹緊跟著。

腰疼必要用杜仲,續斷艾葉緊跟著。

陷下必要用洋參,三生(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狗脊緊跟著。去蟲必要用榧子,蕪荑使君緊跟著。

順氣必要用香附,烏藥腹毛緊跟著。通淋必要用斑螫,川漆萆薢緊跟著。

清心必要用黃連,連翹梔子緊跟著。老痰必要用砒霜,雄黃綠豆緊跟著。

助脾必要用馬前,虎骨猴骨緊跟著。定痛必要用良姜,宿砂益智緊跟著。

治疥必要用斑(斑螫)麻(麻黃),大楓蓖麻緊跟著,治瘡必要用神燈,艾絨乳(乳香)沒(沒藥)緊跟著。

治疔必要用蒜灸,烏金(烏金膏,巴豆炒黑研細,用水調塗患處,以膏藥貼之。)菊花(內服甘菊湯,方見卷四疔瘡門)緊跟著。

治邪必要用銅(自然銅)砂(避陽砂),良姜葛根緊跟著。

補氣必要用黨參,炙芪白朮緊跟著。補血必要用芎歸,生地酒芍緊跟著。

補陰必要用熟地,山藥萸肉緊跟著。補火必要用肉桂,乾薑附子緊跟著。

滋陰必要用黃柏,知母丹皮緊跟著。(以上一藥為君)麻黃杏仁療寒嗽,芥子半夏緊跟著。

款冬紫菀療虛嗽,百合五味緊跟著。

川烏草烏療風痺,桂枝靈仙緊跟著。

黑姜吳萸療翻胃,丁香胡椒緊跟著。

蒼朮麻黃療風寒,羌活獨活緊跟著。

川貝蔞霜療火痰,蘇子菔子緊跟著。

烏梅五倍療虛脫,龍骨牡蠣緊跟著。

烏賊訶子療帶下,阿膠肉果(肉豆寇)緊跟著。

條參雲苓療陰虛,骨皮枸杞緊跟著。

霍香杷葉療逆氣,赤石滑石緊跟著。

芫花大戟療水腫,牽牛防已緊跟著。

瓜萎天冬療結胸,川貝川樸緊跟著。

苦參赤苓療溼癢,蛇床白芷緊跟著。

槐花地榆療崩漏。荊芥秦艽緊跟著。

前胡元參療頭風,薄荷柴胡緊跟著。

白附天麻療風痰,殭蠶鬱金緊跟著。

桔梗豆根療喉風,牛子射干緊跟著。

三七蓮子療諸血,黃芩童便緊跟著。

黃芪(用生)防風療自汗,棗仁麥皮緊跟著。

蘆薈胡連療陰熱,澤瀉車前緊跟著。

小茴川椒療腎氣,宿砂故紙緊跟著。

菖蒲柏仁療心疾,茯神遠志緊跟著。

葶藶桑皮療肺喘,礞石硃砂緊跟著。

石膏知母療熱渴,香薷糯米緊跟著。

川楝茴香療疝氣,蘆巴巴戟緊跟著。

升麻柴胡療氣陷,幹葛潞黨緊跟著。

扁豆薏苡療洩瀉,豬苓木通緊跟著。

土礆紅糖療菸毒(洋菸),大黃芒硝緊跟著。(以上兩藥為君)此皆治病之大略,小小蒙醫有捉摸。

(6)、巧用藥對組方

根據藥物的輔、反、成、制之理,組成針對性較強兩味一對的小方組,具有一定的易用性,能令人順勢就熟地根據主症;主病的治療需要,隨時加入處方中,旨在協同而增加功效,制約以防其偏勝,可以加速處方速度,提高臨床療效。這種處方形式,稱作“藥對”或“對藥”。藥對最早出自《黃帝內經》,烏賊骨與茜草根(四烏賊骨一蘆茹丸)、半夏配秫米(覆杯湯)等,至今尚在應用。張機更是運用藥對的大師。他在《傷寒論》中常將:桂枝與麻黃、麻黃與杏仁、杏仁與厚朴、厚朴與半夏、半夏與茯苓、茯苓與桂枝……配對應用,演變成許多名方。至於藥對的專著如《雷公藥對》、《徐之才藥對》等可惜已亡佚。

醫家掌握藥對不在多,而在精。無論是學習前人或自己組合的藥對,必須按照傳統的法度和現代的認識配伍處方。細緻地分析研究是否符合邏輯推理,對預計療效要有所評估,運用諳熟,自然熟能生巧。這便是應用“藥對”之巧。下列藥對,可作參考。

1、相須配對

山萸肉─女貞子(均12~15g):補益肝腎,養血斂陰,有明顯的升高白細胞作用,常加入補中益氣湯服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

丹參(15~30g)─川芎(12~15g):辛通活血,行氣止痛。為“心梗”、“腦梗”、顱腦外傷及其後遺症、突發性耳聾、椎動脈型頸椎病等常用藥對(自擬方)。

骨碎補(15~25g)─川芎(12~15g):補腎活血,行氣通竅。常用於突發性耳聾及其他耳鳴、耳聾(自擬方)。

土茯苓(20~30g)─生槐米(20~30g):除溼敗毒,涼血祛風。常用於血熱型牛皮癬、溼疹樣皮炎、過敏性皮炎等。加甘草名趙氏土槐飲(趙炳南)。

生槐米─連翹(均15~20g):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二味藥均富含“蘆丁” (維生素PP),有增強毛細血管韌性的作用。常用於血小板減少,過敏性紫癜(自擬方)。

白殭蠶(15~20g)─蟬衣(12~15g):熄風鎮靜,解毒散結,具有辛涼洩熱(抗過敏)作用。此藥對在楊慄山的《傷寒溫疫條辨》有名的楊氏15方中,方方均有,其中升降散可為代表。為外感熱病、口眼歪斜、膚熱風疹、血燥隱疹等面板病常用的藥對。陸九芝批評其:以殭蠶、蟬衣“不擔重任”之品塞入“經方”中,“貪天之功,作為已有”(《世捕齋醫書》),這是不公允的。

平地木(20~30g)─楮實子(15~20g):活血軟堅,通絡消積。常用於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脾腫大或肝病肝區脹痛有瘀者。楮實子除有補腎填精作用以外,其另一功效:消堅化結,有類似水紅花子的作用。

葶藶子─車前子(均15~20g):瀉肺平喘、祛痰寧嗽。常用於肺氣腫、肺心病、肺水腫、胸腔積液等咳逆倚息之重症。

葶藶子(15~30g)─白芥子(12~15g):瀉肺行水,逐痰化結。常用於各類胸腔積液。重症加金沸草,成為三味組方(自擬方)。

葶藶子(15~30g)─制附片(12~15g):瀉肺行水,溫陽化飲。取其強心利尿作用,廣泛用於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輕症(自擬方)。

葶藶子(15~30g)─北五加皮(5~12g):用於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重症患者(北五加皮為蘿藦科槓柳根皮,強心作用,超過附片。但服後有胃腸反應,故劑量應由輕到中、到重。自擬方)。

百合(30g)─知母(15~20g):養陰除煩,安神緩急。常用於髒躁證(神經症、癔病、更年期症侯群。張機制方)。

烏賊骨(20~25g)─白及片(15~20g):生肌斂瘍,制酸止痛。具有較好的保護胃黏膜作用。常用於慢性糜爛性胃炎和潰瘍病之嘈、灼、痛症狀明顯者。

烏賊骨(15~25g)─茜草根(12~15g):收攝下元,固衝止崩。常用於子宮功能性出血(《黃帝內經》)。

生薏米(20~30g)─白芥子(10~15g):淡滲化結,軟堅消積。常用於疣狀胃炎。

白及片(15~25g)─赤石脂(12~15g):斂瘍固脫,收攝止血。常用於上消化道出血。

連根蒲公英(20~30g)─鬱金(12~15g):苦辛利膽,行氣解鬱。常用於慢性胃炎,厭食油葷者。

鬱金(12~15g)─白蔻(5~8g):化溼和胃,寬中行氣。是胃病痛在右上腹,牽及膺背者的引經藥對。

敗醬草─紅藤(均20~30g):活血清熱,除穢浣帶。常用於女性生殖系統炎症,慢性盆腔炎、宮頸炎、附件炎等。帶下夾血,月經過多者,減輕紅藤劑量;此為治療闌尾炎的藥對“移植”。

淫羊藿(20~30g)─骨碎補(15~20g):補肝腎、壯筋骨。為衰老性腰膝疫軟,邁步不力之妙劑。

骨碎補(15~20g)─補骨脂(12~15g):補腎壯腰,續骨強筋。為老人腰膝退行性變專用藥對。

葎草(鮮品,帶花者佳,100~200g,切碎後下)─黃芩(15~20g):同類相須,清金除蒸,養陰洩熱。二味煎服能退難退的結核潮熱。

2、相使配對連根

蒲公英(20~30g)─射干(12~15g)清熱敗毒,利咽化結。常用於食管炎、胃咽相關綜合徵。

青黛(20g)─煅蛤粉(80g):清金化痰,止血寧嗽(研極細粉3~5g沖服)名黛蛤散,常用於痰濁黃黏或痰中帶血的呼吸道疾病。是價廉效著之劑,醫家不可不備(張呆《醫說》)。

黃精(20~30g)─當歸(10~12g):名黃精丹,具有補腦益智作用。常用於小兒先天弱智,成人輕型疲勞綜合徵及腦外傷後遺症之頭昏、頭暈、氣虛、善忘,自訴腦力不足者。

澤瀉(15~30g)─柴胡(10~12g):沉降與開達相結合,異類相使,舉上達下,無水不行。常用於各類水腫(徐春圃)。

枇杷葉(15~20g)─冬桑葉(10~15g):清肝肺之餘熱,止陰虛之癆嗽(松江名醫陸士諤,從喻氏清燥救肺湯中昇華輯出)。

生地榆(15~30g)─炒蒼朮(10~12g):主治溼困中焦,下痢赤白(張潔古)。

炒蒼朮(10~12g)─玄參(15~20g):燥潤相兼,剛柔相濟。有較好的降糖、止渴作用。是糖尿病著名的“藥對”(施今墨)。

當歸(15~20g)─制附片(10~12g):溫宮散寒,活血定痛。常用於虛寒痛經(小溫經湯)。

黃芪(15~20g)─滑石(10~12g):益氣滲溼,保元止瀉。名保元化滯湯,原方加白糖。常用於小兒氣虛型洩瀉(王清任)。

懷山藥(15~20g)─車前子(10~12g):健脾調中,滲溼止瀉。常用於小兒脾陰不足,水瀉難止,名滋陰清燥湯(張錫純)。

葛根─桑寄生(均25~30g):據現代藥理實驗觀察,具有擴張血管、降壓、降脂、降糖作用。改善心腦血液迴圈,為心絞痛、心律失常、腦血栓等常用藥對(中藥西用)。

葛根─澤瀉(均20~30g):擴管利尿,定眩止嘔。常用於內耳眩暈(梅尼埃病)。

澤瀉(300g)─何首烏(100g):祛溼化滯,消濁減肥(降低血脂)。研粗末,15~20g煮水代茶,可以控制脂肪肝。

生麥芽(20~30g)─木蝴蝶(10~12g):疏肝行氣,和胃化滯。常用於慢性胃炎、左上腹作脹、噯籲頻作者。

莪術(12~15g)─柴胡(10~12g):疏肝行滯,和胃止痛。常用於慢性胃炎、左上腹硬痛牽及後背者。

射干─威靈仙(各12g):開鬱散結,化堅除梗。常用於梅核氣(由咽淋巴濾泡引起的咽感異常)。

射干(12g)─牛蒡子(10g):宣肺解毒,疏風清熱。常用於外感咳嗽,咽喉煩癢者。

射干─橘紅(均12g):開咽利膈,行氣化痰。常用於痰溼咳嗽,咽喉煩癢者。

射干(12g)─麻黃(8~10g):宣開肺竅,溫散伏寒。常用於寒伏頑咳,咽喉煩癢者。

射干─蟬衣(均12g):疏風散結,清洩開音。常用於咳頻聲啞,咽喉煩癢者。

按:咽喉煩癢(喉頭,聲帶過敏反應),癢即誘發陣咳而劇,持續不止,煩擾不寧,為外感或內傷咳嗽常見之證。病家往往咬定為主症,要求消除“咽癢”,咳嗽可止。醫家必須抓住主症,擬定主方,再結合辨證選用以上藥對,一般可以緩解症狀,有助於治療。如不應,還可以令病人用食指尖由輕→中→重地用力扣壓“天突”穴,或趁熱頻呷(少飲緩咽)雞蛋潤喉茶,可以緩解。

3、寒熱配對

連根蒲公英(20~30g)─川椒(5~8g):寒熱並用,苦辛和降,苦不礙脾,燥不傷胃。廣泛用於慢性胃炎,舌苔無明顯變化者(黃秉良)。

連根蒲公英(20~30g)─炒蒼朮(12~15g):苦降辛開,除溼安胃。常用於慢性胃炎,吐唾清水,舌苔白滑者(自擬方)。

連根蒲公英(20~30g)─甘松(8~12g):苦辛開鬱,醒脾止痛,常用於慢性胃炎,脘痞而痛,食少納呆者(自擬方)。

連根蒲公英(20~30g)─藿香葉(12~15g):苦辛芳化,逐穢安中。常用於慢性胃炎,腹脹洩瀉,舌苔白膩者(自擬方)。以上四組藥對,均適用於HP(+)患者,但蒲公英最好勿久煎。

蘇葉(8g)─黃連(4g):苦辛和降,開鬱平嘔,輕揚止吐。適用於外感熱病,嘔逆不止,服諸重鎮之品不效者。沸水衝浸,再沸即可,待溫頻頻呷之,其嘔即止。名連蘇麻沸飲。薛己首創,頗受溫病學家吳、王、葉、薛所重視。

地龍幹(20~25g)─麻黃(8~12g):解痙定喘,其力雄倍。常用於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

南沙參(15~20g)─麻黃(5~8g):一清一宣,一潤一燥,治伏風痰熱逗留,肺氣宣降失令,痰伏咳頑者(丁甘仁之子丁濟萬方)。

地骨皮(15~20g)─徐長卿(12~15g):清洩肺熱,涼血敗毒,祛風止癢,有較好的抗變態反應作用。廣泛用於過敏性面板病和血熱型牛皮癬(滬上驗方)。

大青葉(15~20g)─羌活(8~12g):苦辛清化,祛風透表,具有較好的抗病毒作用,用於流感之重症(同上)。

茵陳(15~30g)─藿香葉(12~15g):茵陳苦寒清熱利疸,得藿香芳化辛通之佐,其效更捷。所以說藿香是茵陳的增效劑。治療黃疸性肝炎,不僅效著,且能阻截遷延之患(南通肝病專家朱子清方)。

虎杖(15~30g)─制川烏(10~12g):寒溫並用,辛通達痺。適用一切痺證(滬上名醫劉鶴一方)。

臺烏藥─冬葵子(均12g):滑利行滯,順氣通淋。二味合而為佐,是治療諸般淋證(急;慢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炎、乳糜尿等)最為理想的增效劑。

4、變化藥用劑量

藥用劑量之輕重,直接關係到處方的佈局和方組的療效。經常聽說,有的人喜歡用輕,有些人喜歡用重,這種說法欠妥。吳又可說:“證有遲速輕重不等,藥有多寡緩急之分。”輕和重要根據疾病和方組的主輔、治療的需要,而不是由喜惡來決定的,否則就失去了治療意義。

總之用藥劑量之巧,應守“三因制宜”的法則,根據患者個體情況,病邪輕重,標本緩急,病程始末,季節時令以及藥物的特殊效能,來把握劑量,當輕就輕,當重就重廣嗔重處方,以補偏救弊,各適其宜。如此才合乎辨證論治的客觀規律。醫學評論家日本·杜邊熙氏說:“漢方之秘,不可告人者,即在劑量。”誠然。例如:

桑葉:小劑量(10g)發汗;大劑量(20~30g)止汗。

枳實:小劑量(10g)降氣;大劑量(20g)升氣。

鹿茸:小劑量有增強心肌收縮作用;大劑量反而抑制心肌的收縮。

黃精:升高血壓劑量要大(穩壓湯用到30~40g)。

玉竹:強心劑量要小(10~20g),過大反而引起期外收縮。

川芎:小劑量(5~8g)有活瘀止血作用;大劑量(15~20g)作用相反,可使子宮平滑肌麻痺,停止收縮。

黃芪:利尿作用15g左右;10g以下無利尿作用,30g反而使尿量減少;補益作用20~40g左右,但只限於配對複方(當歸補血湯、玉屏風散之類),其它處方12~15g足夠。

桂枝:3~5g有補血作用(升高血色素);10g有通陽化飲作用(常配茯苓);15g以上有溫經通絡作用(常配製川烏)。

益母草:用作養血,6g左右(童子益母草最好);用作止血,10g左右;用作活血,15g左右;用作抗腎炎、利尿、降壓、消腫、消除蛋白尿,鮮品180~240g,幹品50~120g左右。

三七粉:小劑量(3~5g)止血(雲南白藥);中劑量(8~10g)活血(三七片);大劑量(10~15g)破血(擴張血管而影響凝血)。

雞血藤:用作補血,10g左右;用作活血,15g左右;用作化瘀、定痛、通經、達痺30g左右。

附片:用作溫補行經,6g左右;

用作溫陽滌飲,12g左右;用作祛寒定痛,15g左右。(注:南方有一名醫用作回陽救逆100~200g1日量,非一般劑量,不可輕試)。

大黃:健胃助納5g;涼血止血10g;清熱通便12~15g;逐痰降火15~20~30g。

石菖蒲:量輕(6~8g)寧心通脈(養心);量大(12g以上)反導心氣(傷正)。

用藥劑量之技巧,範圍甚廣,還要根據藥物本身固有的效能來決定。一般花葉類劑量要輕,介石類劑量要重;芳香類劑量要輕,木實類劑量要重。

5、選用藥效多兼

臨證處方,還得注意到適應某種特殊疾病的治療需要,儘量精選一藥多用的藥物,針對主證,且顧兼證比較複雜的證候群,也就是說盡一藥而取多效之法,事半功倍。比如:

決明子:清肝明目,瀉火通便。主治老年便秘,如果又伴高脂血症、高血壓病、冠心病、早期動脈硬化等症,應當首選,可以單味代茶,長年飲用。

益母草:近代發現有利尿、降壓、消除尿蛋白的作用。腎病綜合徵、腎病高血壓、高血壓腎病之浮腫、蛋白尿等用之最為恰當。

黑芝麻:補益肝腎,潤肺明目,納氣定喘,滑腸通便。為老年病的慢性支氣管炎(老慢支)、肺心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糖、便秘等身患數疾之翁的佳餚良藥(富含亞麻油酸,維生素E)。

何首烏:補腎養血、安神通便。對於以上心血管疾病伴失眠便燥者,注意選用。

黃精、白及:大補肺陰,生肌止血,安中和胃,抗癆扶正,是肺結核患者標本兼顧的良藥。尤其適用於伴有慢性胃炎或久服抗癆(抗結核)藥而引起藥物性胃炎患者。

平地木:強壯,抗癆,止咳化痰,寧嗽定喘。也是肺結核患者標本兼顧之良藥。更適用於久用抗癆藥而致肝功能損害者(民間常把紫金牛作為肺結核患者的專用保健藥)。

桑寄生:補腎、安胎、降壓。用於妊高徵之浮腫,產前子癇,最為理想。

車前子:利尿通淋,化痰止嗽,為水氣凌心犯肺(肺心心衰)、心包積液、滲出性胸膜炎,下藥上用之多功能藥物(按《筆花醫鏡》的用藥式則為葶藶子之“裨將”)。

佛耳草:和中、止咳、化痰、平喘、降壓,本品療嗽不分寒熱虛實。用於老慢支、慢性胃炎、高血壓多病纏身的老年病患者最為適合。

黛蛤散:價廉、功著、效廣。為多種呼吸系統疾病、痰濃帶血、咳喘不寧的佳品。

6、合理化裁成方

“病無常形,醫無常方,藥無常品,在善學善用耳。”(《藥鑑·跋》)。病變無常,方難執一,善於化裁古方,以切合時用,靈活加減,能擴充套件成許多類方,所以醫家臨證運用成方,應根據治療需要,知常達變,才能變化裕如,應用自得。固守成方不變或濫改濫削有失方義者,均非可取。

7、一方多用

高明的臨床醫家,在運用成方的過程中,往往用一法以盡多法之妙,用一方以變多方之巧。朱丹溪著《格致餘論》僅用一個四物湯應變加減,治療諸病。薛己的《內科摘要》全書就突出二個方子即: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方隅著《醫林繩墨》通篇僅圍繞一個二陳湯出入化裁。比如:

二陳湯

加沙參、麥冬,治中焦停溼又兼肺陰不足者(名參麥二陳湯)。

加木香、砂仁,治痰溼內阻,氣滯脘痞者(名香砂二陳湯)。

加吳茱萸、黃連,治溼滯中焦,肝胃不和者(名左金二陳湯)。

加炒蒼朮、厚朴,治溼困脾陽,嘔逆苔膩者(名平胃二陳湯,又名陳平湯)。

加天麻、白朮,治痰濁上湧,耳鳴眩暈者(名麻術二陳湯)。

加紫菀、款冬花,治中有痰飲,喘咳難平者(名款菀二陳湯)。

加枳殼、桔梗,治溼滯中焦,胸悶食少者(名枳桔二陳湯)。

加白芥子、杏仁泥,治內有宿痰,外感風寒者(名六安煎)。

加枳實、竹茹,治痰熱上擾,虛煩不寐者(名溫膽湯)。

加枳實、膽南星,治痰涎壅盛,胸痞咳逆者(名導痰湯)。

加當歸、熟地,治陰血內虛,水泛成痰,咳嗽氣急者(名金水六君煎)。

加白朮、五味子,治五臟受溼,咳痰身重者(《濟生方》)。

桂枝茯苓丸

加紅藤、敗醬草、苡米等,治急、慢性盆腔炎。

加紅藤、敗醬草、莪術等,治盆腔炎性包塊。

加丹參、益母草、水蛭膠囊等,治盆腔淤血癥。

加失笑散、白芥子、海藻、水蛭膠囊等,治盆腔粘連症。

加地鱉蟲、射干、楮實子等,治子宮肌瘤(血止期,作丸服)。

加澤瀉、瞿麥、水蛭膠囊等,治輸卵管積水及盆腔囊性佔位。

加炮山甲、冬葵子、楮實子等,治前列腺肥大症(丸劑)。

加石韋、虎杖、烏藥等,治前列腺炎。

加莪術、海藻等,治陳舊性宮外孕。

8、多方聯用

臨證每見病情嚴重複雜或兼證過多的疾病,圍繞主症主方,往往把幾個方子聯合在一起使用,組成功效協同,作用較廣的“大陣”,以蕩逐病邪或大補氣血。餘師愚的【清溫敗毒飲】、吳鞠通的【專翕大生膏】,可謂典型代表。譬如【固本丸】是【四君子湯】、【六君子湯】、【玉屏風散】加胎盤、捕骨脂混合組成。本人常將【百合知母湯】、【甘麥大棗湯】、【芍藥甘草湯】、【磁朱丸】等四個方子聯合應用,來治療癔病性抽搐,加菖蒲、鬱金還能解決幻視幻聽等症狀。【金鈴子散】、【失笑散】、【芍藥甘草湯】、【肝氣散】(原名【青囊丸】)聯合運用,名【八味拈痛湯】,治各類痛證,如:腸粘連、痛經、胃腸痙攣性疼痛、腫瘤疼痛等,少數病例,用此藥還能以此停用派替啶(杜冷丁)。

不僅處方是這樣,用藥也可以參考。筆者常將珍珠母、生鐵落、代赭石聯合運用,其鎮攝寧心之功顯著提高;煅龍牡、鹿角霜、烏賊骨聯合運用,其收攝下元,斂經止崩作用更強;金蕎麥、魚腥草、羊奶參聯合運用,治療頑固性肺部感染或肺膿腫、膿胸等,收效更快……。必須指出:“重複用藥,藥乃有力。”這是《千金要方》處理特殊病種,聯合重複用藥制方的獨特格律,與盲目“重疊堆藥式”處方有所不同。

9、簡化成方

有的古方、驗方用藥過多者,應當分析優選,簡化昇華,簡化後並不影響療效,有的還能提高療效,古今中外不乏其例,對於節約藥材(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

英國以前有位老太太家藏一張處方,有30多味草藥組成,治療心臟性水腫有特效,有位醫家用10年功夫(1865~1875)的時間,從中篩選出洋地黃1味,洋地黃的研究至今尚未結束。【蘇合香丸】是15味藥組成,以後篩選為6味藥製成【冠心蘇合丸】,再篩選成2味藥,名【蘇冰滴丸】;【烏梅丸】原10味藥組成,吾師劉惠卿先生優選壓縮成烏梅、川椒2味,名【椒梅湯】(烏梅30g、川椒10g),膽道蛔蟲症服之效捷;【艾附暖宮丸】由10味藥組成,近賢蒲輔周先生以香附、艾葉2味作丸,功效不減;有人根據“欲升先降”的道理,把【補中益氣湯】中陳皮換枳殼治療胃下垂療效提高了一步,之後乾脆用黃芪40g、枳殼15~20g,2味組成,名【小補中益氣湯】,同樣能起到補氣舉陷之功效。《醫門補要》雲:“法在乎活,方在乎純”,誠然。

9、掌握專方專藥

徐靈胎說:“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藥。”臨證醫家既要熟諳辨證論治,又要掌握專方、專藥(即專病專方,專病專藥),二者不可偏廢,才不失博採眾方之訓。《和劑局方》雖然收錄很雜,然而對於保留和推薦專病專方起了很大作用,如至寶丹、蘇合丸、逍遙散等均出自《和劑局方》。專病專方的運用,有借鑑古人之方,有自我建立之方。

譬如本人在臨證中常遇到一些無證可辨或辨證指徵不太明顯者,就立即擬用專病專方。【紅藤六妙飲】治療附件炎、【化堅逐痺酒】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複方山雞粉】治療小兒厭食症、【平麥逍遙散】用作肝病、肝功能恢復期的善後康復調理劑,【艾附暖宮丸】加胎盤治療子宮小於正常的不孕症等,都屬於專方專病。

至於專藥專病,應用範圍更廣,比如:雷丸逐鉤蟲、檳榔打絛蟲、羊蹄治癬、漏蘆通乳、射干開咽、菖蒲宣竅以及大蒜溶液治療百日咳……,皆屬於專藥專病類。應用專藥專病,不能太濫,有人說:“我最喜歡用什麼藥。”我認為這種說法欠於客觀,應根據疾病治療須要來決定。否則就變成:張熟地、陳柴胡、王紅花、羅茯苓了。可見醫家的綽號是有來歷的。

10、巧用藥對組方

根據藥物的輔、反、成、制之理,組成針對性較強兩味一對的小方組,具有一定的易用性,能令人順勢就熟地根據主症、主病的治療需要,隨時加入處方中,旨在協同而增加功效,制約以防其偏勝,可以加速處方速度,提高臨床療效,為臨床醫家慣用的手段。這種處方形式,稱作“藥對”或“對藥”。

藥對最早出自《黃帝內經》,烏賊骨與茜草根(四烏賊骨一蘆茹丸)、半夏配秫米(覆杯湯)等,至今尚在應用。張機更是運用藥對的大師。他在《傷寒論》中常將:桂枝與麻黃、麻黃與杏仁、杏仁與厚朴、厚朴與半夏、半夏與茯苓、茯苓與桂枝……配對應用,演變成許多名方。至於藥對的專著如《雷公藥對》、《徐之才藥對》等可惜已亡佚。近世名醫秦伯未先生非常重視“藥對”的應用,他在《謙齋醫學講稿》中製藥對81則,組合之巧,可法可師。施今墨先生以大方派稱著,但很重視精練單捷的“藥對”組合。《施今墨藥對》的問世,垂惠後世,開導末學,擴大了“藥對”的應用範圍。

醫家掌握藥對不在多,而在精。無論是學習前人或自己組合的藥對,必須按照傳統的法度和現代的認識配伍處方。細緻地分析研究是否符合邏輯推理,對預計療效要有所評估,運用諳熟,自然熟能生巧,巧能應變,隨手拈來,頭頭是道。這便是應用“藥對”之巧。下列藥對,可作參考。

(1)、相須配對

山萸肉─女貞子(均12~15g):補益肝腎,養血斂陰,有明顯的升高白細胞作用,常加入補中益氣湯服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

丹參(15~30g)─川芎(12~15g):辛通活血,行氣止痛。為“心梗”、“腦梗”、顱腦外傷及其後遺症、突發性耳聾、椎動脈型頸椎病等常用藥對(自擬方)。

骨碎補(15~25g)─川芎(12~15g):補腎活血,行氣通竅。常用於突發性耳聾及其他耳鳴、耳聾(自擬方)。

土茯苓(20~30g)─生槐米(20~30g):除溼敗毒,涼血祛風。常用於血熱型牛皮癬、溼疹樣皮炎、過敏性皮炎等。加甘草名趙氏土槐飲(趙炳南)。

生槐米─連翹(均15~20g):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二味藥均富含“蘆丁” (維生素PP),有增強毛細血管韌性的作用。常用於血小板減少,過敏性紫癜(自擬方)。

白殭蠶(15~20g)─蟬衣(12~15g):熄風鎮靜,解毒散結,具有辛涼洩熱(抗過敏)作用。此藥對在楊慄山的《傷寒溫疫條辨》有名的楊氏15方中,方方均有,其中升降散可為代表。為外感熱病、口眼歪斜、膚熱風疹、血燥隱疹等面板病常用的藥對。陸九芝批評其:以殭蠶、蟬衣“不擔重任”之品塞入“經方”中,“貪天之功,作為已有”(《世捕齋醫書》),這是不公允的。

平地木(20~30g)─楮實子(15~20g):活血軟堅,通絡消積。常用於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脾腫大或肝病肝區脹痛有瘀者。楮實子除有補腎填精作用以外,其另一功效:消堅化結,有類似水紅花子的作用。

葶藶子─車前子(均15~20g):瀉肺平喘、祛痰寧嗽。常用於肺氣腫、肺心病、肺水腫、胸腔積液等咳逆倚息之重症。

葶藶子(15~30g)─白芥子(12~15g):瀉肺行水,逐痰化結。常用於各類胸腔積液。重症加金沸草,成為三味組方。

葶藶子(15~30g)─制附片(12~15g):瀉肺行水,溫陽化飲。取其強心利尿作用,廣泛用於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輕症。

葶藶子(15~30g)─北五加皮(5~12g):用於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重症患者(北五加皮為蘿藦科槓柳根皮,強心作用,超過附片。但服後有胃腸反應,故劑量應由輕到中、到重。。

百合(30g)─知母(15~20g):養陰除煩,安神緩急。常用於髒躁證(神經症、癔病、更年期症侯群。張機制方)。

烏賊骨(20~25g)─白及片(15~20g):生肌斂瘍,制酸止痛。具有較好的保護胃黏膜作用。常用於慢性糜爛性胃炎和潰瘍病之嘈、灼、痛症狀明顯者(自擬方)。

烏賊骨(15~25g)─茜草根(12~15g):收攝下元,固衝止崩。常用於子宮功能性出血(《黃帝內經》)。

生薏米(20~30g)─白芥子(10~15g):淡滲化結,軟堅消積。常用於疣狀胃炎(自擬方)。

白及片(15~25g)─赤石脂(12~15g):斂瘍固脫,收攝止血。常用於上消化道出血(自擬方)。

連根蒲公英(20~30g)─鬱金(12~15g):苦辛利膽,行氣解鬱。常用於慢性胃炎,厭食油葷者(自擬方)。

鬱金(12~15g)─白蔻(5~8g):化溼和胃,寬中行氣。是胃病痛在右上腹,牽及膺背者的引經藥對(自擬方)。

敗醬草─紅藤(均20~30g):活血清熱,除穢浣帶。常用於女性生殖系統炎症,慢性盆腔炎、宮頸炎、附件炎等。帶下夾血,月經過多者,減輕紅藤劑量;此為治療闌尾炎的藥對“移植”。

淫羊藿(20~30g)─骨碎補(15~20g):補肝腎、壯筋骨。為衰老性腰膝疫軟,邁步不力之妙劑(自擬方)。

骨碎補(15~20g)─補骨脂(12~15g):補腎壯腰,續骨強筋。為老人腰膝退行性變專用藥對(自擬方)。

葎草(鮮品,帶花者佳,100~200g,切碎後下)─黃芩(15~20g):同類相須,清金除蒸,養陰洩熱。二味煎服能退難退的結核潮熱(自擬方)。

(2)、相使配對

連根蒲公英(20~30g)─射干(12~15g)清熱敗毒,利咽化結。常用於食管炎、胃咽相關綜合徵(自擬方)。

青黛(20g)─煅蛤粉(80g):清金化痰,止血寧嗽(研極細粉3~5g沖服)名黛蛤散,常用於痰濁黃黏或痰中帶血的呼吸道疾病。是價廉效著之劑,醫家不可不備(張呆《醫說》)。

黃精(20~30g)─當歸(10~12g):名黃精丹,具有補腦益智作用。常用於小兒先天弱智,成人輕型疲勞綜合徵及腦外傷後遺症之頭昏、頭暈、氣虛、善忘,自訴腦力不足者(古方)。

澤瀉(15~30g)─柴胡(10~12g):沉降與開達相結合,異類相使,舉上達下,無水不行。常用於各類水腫(徐春圃)。

枇杷葉(15~20g)─冬桑葉(10~15g):清肝肺之餘熱,止陰虛之癆嗽(松江名醫陸士諤,從喻氏清燥救肺湯中昇華輯出)。

生地榆(15~30g)─炒蒼朮(10~12g):主治溼困中焦,下痢赤白(張潔古)。

炒蒼朮(10~12g)─玄參(15~20g):燥潤相兼,剛柔相濟。有較好的降糖、止渴作用。是糖尿病著名的“藥對”(施今墨)。

當歸(15~20g)─制附片(10~12g):溫宮散寒,活血定痛。常用於虛寒痛經(小溫經湯)。

黃芪(15~20g)─滑石(10~12g):益氣滲溼,保元止瀉。名保元化滯湯,原方加白糖。常用於小兒氣虛型洩瀉(王清任)。

懷山藥(15~20g)─車前子(10~12g):健脾調中,滲溼止瀉。常用於小兒脾陰不足,水瀉難止,名滋陰清燥湯(張錫純)。

葛根─桑寄生(均25~30g):據現代藥理實驗觀察,具有擴張血管、降壓、降脂、降糖作用。改善心腦血液迴圈,為心絞痛、心律失常、腦血栓等常用藥對(中藥西用)。

葛根─澤瀉(均20~30g):擴冠利尿,定眩止嘔。常用於內耳眩暈(梅尼埃病)。

澤瀉(300g)─何首烏(100g):祛溼化滯,消濁減肥(降低血脂)。研粗末,15~20g煮水代茶,可以控制脂肪肝。

生麥芽(20~30g)─木蝴蝶(10~12g):疏肝行氣,和胃化滯。常用於慢性胃炎、左上腹作脹、噯籲頻作者(自擬方)。

莪術(12~15g)─柴胡(10~12g):疏肝行滯,和胃止痛。常用於慢性胃炎、左上腹硬痛牽及後背者(自擬方)。

射干─威靈仙(各12g):開鬱散結,化堅除梗。常用於梅核氣(由咽淋巴濾泡引起的咽感異常)。

射干(12g)─牛蒡子(10g):宣肺解毒,疏風清熱。常用於外感咳嗽,咽喉煩癢者。

射干─橘紅(均12g):開咽利膈,行氣化痰。常用於痰溼咳嗽,咽喉煩癢者。

射干(12g)─麻黃(8~10g):宣開肺竅,溫散伏寒。常用於寒伏頑咳,咽喉煩癢者。

射干─蟬衣(均12g):疏風散結,清洩開音。常用於咳頻聲啞,咽喉煩癢者(自擬方)。

按:咽喉煩癢(喉頭,聲帶過敏反應),癢即誘發陣咳而劇,持續不止,煩擾不寧,為外感或內傷咳嗽常見之證。病家往往咬定為主症,要求消除“咽癢”,咳嗽可止。醫家必須抓住主症,擬定主方,再結合辨證選用以上藥對,一般可以緩解症狀,有助於治療。如不應,還可以令病人用食指尖由輕→中→重地用力扣壓“天突”穴,或趁熱頻呷(少飲緩咽)雞蛋潤喉茶,可以緩解。

(3)、寒熱配對

連根蒲公英(20~30g)─川椒(5~8g):寒熱並用,苦辛和降,苦不礙脾,燥不傷胃。廣泛用於慢性胃炎,舌苔無明顯變化者(黃秉良)。

連根蒲公英(20~30g)─炒蒼朮(12~15g):苦降辛開,除溼安胃。常用於慢性胃炎,吐唾清水,舌苔白滑者(自擬方)。

連根蒲公英(20~30g)─甘松(8~12g):苦辛開鬱,醒脾止痛,常用於慢性胃炎,脘痞而痛,食少納呆者(自擬方)。

連根蒲公英(20~30g)─藿香葉(12~15g):苦辛芳化,逐穢安中。常用於慢性胃炎,腹脹洩瀉,舌苔白膩者(自擬方)。以上四組藥對,均適用於HP(+)患者,但蒲公英最好勿久煎(據報道其另一作用抗潰瘍的有效成分含在根中,故連根用,須切碎)。

蘇葉(8g)─黃連(4g):苦辛和降,開鬱平嘔,輕揚止吐。適用於外感熱病,嘔逆不止,服諸重鎮之品不效者。沸水衝浸,再沸即可,待溫頻頻呷之,其嘔即止。名連蘇麻沸飲。薛己首創,頗受溫病學家吳、王、葉、薛所重視。

地龍幹(20~25g)─麻黃(8~12g):解痙定喘,其力雄倍。常用於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全國老慢支座談會秘書處)。

南沙參(15~20g)─麻黃(5~8g):一清一宣,一潤一燥,治伏風痰熱逗留,肺氣宣降失令,痰伏咳頑者(丁甘仁之子丁濟萬方)。

地骨皮(15~20g)─徐長卿(12~15g):清洩肺熱,涼血敗毒,祛風止癢,有較好的抗變態反應作用。廣泛用於過敏性面板病和血熱型牛皮癬(滬上驗方)。

大青葉(15~20g)─羌活(8~12g):苦辛清化,祛風透表,具有較好的抗病毒作用,用於流感之重症(同上)。

茵陳(15~30g)─藿香葉(12~15g):茵陳苦寒清熱利疸,得藿香芳化辛通之佐,其效更捷。所以說藿香是茵陳的增效劑。治療黃疸性肝炎,不僅效著,且能阻截遷延之患(南通肝病專家朱子清方)。

虎杖(15~30g)─制川烏(10~12g):寒溫並用,辛通達痺。適用一切痺證(滬上名醫劉鶴一方)。

臺烏藥─冬葵子(均12g):滑利行滯,順氣通淋。二味合而為佐,是治療諸般淋證(急;慢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炎、乳糜尿等)最為理想的增效劑。